细节的重量

——电影《烈日灼心》之启发

细节的重量

——电影《烈日灼心》之启发

 文/鲍明源


从前我们总爱说细节与成败的关系,仿佛它就是一个冥冥之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寻找着那最关键的部分发出致命一击,一个庞大的系统在无数的细节上建立起来或者因此而崩塌。但是,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细节早已不是那常常被人遗忘并潜藏在阴暗的角落里的幽灵,它已成为剧情之外的第二主角,以至于某些电影结束后给观众刻骨铭心的不是剧情的波折或叙事的精妙,而是那些细节的描绘。精到的细节于一个颦蹙,场景的视觉甚至气味的强烈质感,几个镜头的特写或切换以及某个事物的重复出现中诉说着弦外之音。那是电影语言表达的第二张嘴,它拓展了电影表现力的维度,加重了电影的厚重感,让人想看第二遍第三遍并把在手里细细玩味。《烈日灼心》就是这样一部很“重”的电影。细节的重量

第一遍片子看罢,首先佩服导演。同网络上众人的评论相似,我也被片中辛小丰和伊谷春那两张无比复杂又变化多端,沉默时都会说话的脸深深带入整个紧密快节奏的剧情中,只觉得仿佛一场梦,精神被这两张脸牵着走,危险,感激,较量,冲突,遗憾,不舍。最后只剩一张脸,心也随即死去一半,结束后才又觉得自己活过来。表演实际成为了撑起本片艺术性的支柱。如果没有这种演技,《烈日灼心》会变得很平庸,陷入类型片的汪洋大海中。其实,如果没有导演不顾一切地强调极致,演员及这部影片的震撼力便不会爆发出来,细节亦然。

细节的重量


首先,场景及环境的刻画可以看出导演在细节上的执着与独立。片中几个地方非常出彩。比如两个罪犯所租的房屋:光线昏暗,八十年代的花地砖,满是黑灰和勉强遮住窟窿的廉价墙纸,腐朽干枯的旧家具,混乱的物品和几块布围成的床,还有那古老的从未开过的吊扇,上面布满了电线,还有窃听器。这种景象只会出现在偏远郊区的老房子里,可见导演下了一番功夫为了强化罪犯在逃期间那压抑落魄又苟且的生活。这没有一天整齐阳光的屋子就像那四处躲避,并且忍受烈日灼心般煎熬的罪犯那样没有一天有平静的心。在这间屋子里,尤其是对杨自道受伤后跌撞着回屋自己包扎伤口的细节描写,几个镜头给了特写用白酒消毒,用缝衣针缝合,白酒洒落在伤口上流淌,还有黑暗的小屋。包扎得简单粗暴更渲染了在逃罪犯那种生活的苦难。这场景也显示出了房东的苛刻,配合了他的奸诈和小心眼,窃听也变得顺理成章。片子开始时我们知道这间破屋之前住过42家,“全是坏人”。果然,只有坏人才会租这种破房子,这间屋子就是一个标签,给辛小丰和杨自道明确了罪犯的身份,每天白天的见义勇为与正义和夜晚他们黑暗回忆以及对伊谷春的焦虑形成鲜明对比,更强化了人性两面的矛盾性。在这里,这间屋子的环境起到的作用与其说是烘托渲染气氛,不如说是一种揭示——逃亡生活的煎熬。如果没有这间精心布局的异常破旧的屋子,这种悲剧感会大大折扣。这种符号性的场所在片中有很多,比如警长的办公室,警员的宿舍,凌晨的街道,赌球的宫殿般的场所,大厦楼顶密密麻麻的管道。其实最终这些场景都是在圆满每一个属于它的人,有什么样的场景就有什么样的人,对环境的描写最终是在描写人物,除了演员自身塑造之外,所处的环境也会告诉我们,他是什么样的人。

其次,道具的使用别具一格。《烈日灼心》里最独特的道具:香烟。抽烟的镜头成为案件之外贯穿影片的第二线索。不奇怪,男人戏里必定会有香烟出现,但是该片的吸烟镜头似乎另有深意。其实我们仔细听一听就会发现,香烟在说话,它在说焦虑——两种不同的焦虑,一种是罪犯逃亡煎熬躲避怀疑的焦虑,一种是警长苦苦思索锁定目标又放弃那种起起伏伏的焦虑。整个片子只有两个人在抽烟,伊谷春和辛小丰。辛小丰抽完烟用手指捏碎这个镜头出现了多次。而伊谷春烟雾缭绕在办公室的窗前伫立。当伊谷春提起水库杀人案时,正在开车的辛小丰嘴里叼的烟的烟灰越来越长,暗示着惊恐,这时候他的大脑一片空白。细节的重量深夜在派出所食堂吃饭时的辛小丰还抽着烟,反映出他在吃饭时内心仍然紧绷。高楼激战过后,他们两个人疲惫且心有余悸地躺在楼顶,其实对于辛小丰更多的是在思考,在想 “鞋掉了”。而进入这部分叙事的镜头首先给了一个颠倒的图像,给从激烈紧张到平静松弛之间设置一个缓冲区,同时也给人一种虽然脱离危险但危机却远远没有结束的意思,暗示了下文最后的审判即将来临。这一段有很长的空白,没有一句台词,只有呼吸和风声。过了一会儿伊谷春从兜里拽出揉皱了的香烟包抽出一支点上递给躺在边上、眼睛直直望着天的辛小丰。辛小丰接过烟来,想要抽,手却一直停在空中。而这支悬在空中的烟说出了他的绝望和无助,紧绷感烟消云散,迎接他的将是无边的黑暗。而电影在伊谷春探监时,对递烟和吸烟的细致描绘强化了两人和两种世界,两种命运,自由与囚禁的距离,悲剧感顿出。伊谷春给辛小丰递烟,对方想接但手却因为被铐着抬不起来,只得用嘴够。最后小丰想要说好爸爸之前,他猛吸了几口,因为他使劲吸着烟,心里也在使劲用力地把这件事说出来,内心的撕裂与痛苦集中到这几口烟上。同时暗示接下来他有重要的话想说。当辛小丰在暗中窥视办公室时,烟雾的动和伊谷春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光线下的剪影形成一种标志性的符号,这种符号意味着思索,因此辛小丰敏锐地意识到更强的危机感。电影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可以从一些道具中点明。此外,这支烟对强化人物性格起了较大作用,除了演员的演技外,用抽烟来塑造男人的形象非常对,抽烟给了男人沧桑感,给了伊谷春老练、坚定、克制和坚忍的形象。给了辛小丰谨慎、焦虑、恐慌不安的性格。烟雾给了影片焦灼急促的节奏,定下一种基调。这烟雾仿佛是烈日灼烧下的心散发出的黑烟,这个案件,灼烧着这三个人的心。细节的重量

此片的细节,可圈点的地方太多,不断蹦出来的闽南粗话使片子在严肃主题下多了点儿诙谐与人味儿,人的喊叫也是加强真实性调动气氛的手段,用酒消毒的镜头和高楼戏正因为有了各种声嘶力竭才更有冲击力。有些细节还具有象征性意义。当要被逮捕时,杨自道决绝地转头跨过水沟上的那座铁架走到对岸,小夏在对岸被伊谷春拦住,这时镜头切换到全景,画面上一条水沟把陆地分成两块,在杨自道消失的那块陆地上小夏哭喊着。一条水沟暗喻着在小夏单方面的爱情里,这个案件隔绝了小夏与杨自道的生活世界,最后也阴阳两隔,从形式上加重了悲剧气息。

这是一部“有嚼头”的影片。两遍看下来给我的启发是:电影细节带来的内容丰富性和真实性从而使其感觉有厚度,有重量。那么我作为同样从事艺术学习的学生,认为做艺术首先要精致,要深入进去,不能浮在表面。艺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永远是细腻又精致的。这种细腻与精致一直感动着每一个渴望艺术滋养心灵的人。只有有了合理并经过推敲的细节,作品才会有说服力,有很强的传播性,才会刻在人的心里。《中庸》里有句话讲 “致广大而尽精微”。我认为可以拿它来理解电影: 既要有对于剧情合理性和叙事结构独特的宏观安排还有整体形式感的把握,又要把每一个呈现出的分镜头做到尽可能真实鲜明,充满视觉张力,场景、气氛、道具、动作、光线、摄影、色彩等每一个具体的细微等安排得非常恰当。这时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被称之为作品的东西。

我不是修电影学专业的,在这里只能凭着自己的冲动和热情粗糙地思考一下它给我的启发,拉来几个名词附庸风雅。电影的魅力就在于语言的丰富性和巨大表现力。我爱电影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它说了什么,而在于它能怎么说。当然,电影细节的成功运用会成为一部影片的独特表达。我不爱看简单粗糙的东西,这一次有幸遇到了一贯以“复杂”做自己标签的曹保平导演的作品,让我看着不糙,耐品,有重量。帷幕落下,站起身离去时,心里是充实的。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