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和朱聪夏徵谈她的绘画

这篇访谈是2015年在重庆ODD艺术空间做展览《对话》的时候写的。

大概介绍了读研到毕业以后一年的工作状态。

现在摘录部分在此,也是给喜欢我的画的朋友们一些文字上的解释。

艺术家朱聪夏徵现工作生活于成都,在自己位于四川音乐学院的家兼工作室中她围绕着西方美术史这一线索和对西方宗教图式的浓厚兴趣持续地进行着创作与大量的阅读。油画系科班出身的她却钟情于水彩这种轻柔的水性媒介,在创作中她对各种标志性的经典图像进行揉捏与并置,同时专注于画面各种微小的细节刻画。

我们向朱聪夏徵提了几个感兴趣的问题,请她谈了谈自己的绘画

对话

对话

朱聪夏徵在她的工作室


问:你从大学本科到研究生都就读于四川美院油画系,为什么选择水彩这种媒介来创作?

答:在学生阶段,我尝试过各种绘画风格和油画技法,也涉足过影像等多媒体艺术的实践,最终我却选择了水彩。我并非水彩专业出身,对水彩的专业知识也并不了解,在创作中我运用了许多不被传统水彩画所接受的技法,比如层层晕染,反复修改,用黑色颜料等。这些油画专业带来的技法习惯之于水彩而言固然显得有些“业余”,但水彩自然晕染产生的随机性效果和水彩颜料与纸之间的特殊肌理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竟形成了一种我自己独特的语言技巧。此外水彩的特性使得它更倾向于创作小尺幅的作品,而我又特别钟情于一些微小细节的刻画,每一次俯首于工作台上的那一张小纸片绘制水彩作品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地兴奋和紧张,水彩快干的特性总是让我要集中注意力在每一个细节上,这给了我其他东西都给不了的快感。对话

对话 纸上水彩 30*40cm

问:在你的作品中能看到很多西方艺术史上的经典图像,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杨·范艾克,到超现实主义、杜尚近至当代国际艺术明星杰夫·昆斯、达明安·霍斯特,你是基于什么选择这些图像的?

答:此次展览作品中出现的一些形象,如莎乐美、天使或是圣母、剑,都似曾相识,他们存在于很多绘画作品当中,抑或有许多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家描绘过这些宗教故事中的形象。这一时期艺术是为宗教服务的,远非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莎乐美、天使、圣母只是一个符号,他们在我的作品中没有具体的五官,是不清晰的形象。他们出现在不同艺术家的不同作品当中,但是故事是一样的,要传达出的宗教意味也是相同的。这种似曾相识的氛围通过水彩特殊肌理的提炼会显得更加的模糊和具有隐喻性,这也恰恰表达了我对于那段历史的一种思考。

对话

莎乐美 纸上水彩 30*40cm

对话

三个圣人 纸上水彩 30*40cm

在另外一些作品中,博伊斯的椅子,安迪·沃霍尔的罐头,杜尚的《大玻璃》等,如你所说,他们都是一些经典的图像,可以一眼看出它的出处。如此般“致敬”式的绘画早就存在,像马奈创作《奥林匹亚》时挪用了提香《乌比诺的维纳斯》的图式,这不仅是致敬,甚至是对过去的质疑,这是艺术史的进步,艺术家在艺术史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正所谓:“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艺术家的个案是值得探索的,正是这些伟大艺术家的思想和创新在不停地推动着艺术史的进程。我在创作中将这些代表性的元素揉捏在一起,有时甚至将不同艺术家的不同作品并置于同一画面,形成新的对话以获得全新的可能性。

对话


马格利特的老虎机 纸上水彩 19*28cm

对话

有骨架的气球狗 纸上水彩 30*40cm

对话

奥林匹亚 纸上水彩 30*40cm

对话

购物 纸上水彩 30*40cm

问:你谈到你在最开始创作时深受德国艺术史家汉斯·贝尔廷的《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这本书的影响,这本书和艺术史对于你的艺术创作意味着什么?

答:刚才也谈到了我的绘画作品很多都涉及了美术史和艺术家个案,那么自然我需要从书籍和阅读中寻求支撑和继续发散思考的出发点。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书中有谈到关于评论和文本对于艺术的冲击,这让我想到了杜尚的《大玻璃》这件作品,这就是一个文本大于作品的很好的例子,也是第一件将文本和评论提到了比作品本身更重要位置的作品。于是就画了《文本包围作品》。学习艺术绕不开艺术史,值得警惕的是在创作中对艺术史的专研必须要转化为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成立。对话

文本包围作品 纸上水彩 30*40cm对话

大玻璃 杜尚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