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绘画系学生的思考随笔

是拿起一根笔在指尖挥舞这样简单的事情的深刻思考啊

关于一个绘画系学生的思考随笔

关于一个绘画系学生的思考随笔

不复杂的,才是最好的

人,只有你懂得悲伤,懂得感恩的时候,你才能看懂世界

首先你要知道,凡是可言说的都必然是简单的道理,真正的难题总在不可说的地方。

我永远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他说画树,树的根,没有一根是按照规定去生长的,有的可能扎根地下,有的就可能跃然纸上

现在中国素描在于凝重,西方素描重于灵动,遂导致国内油画赶不上油画本来的样子,这也往往让西方人看出中国油画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力

弹好钢琴的手,必然是刚劲的,画好素描的手,也必然是满茧的。纤细的是曲儿,优饶的是画

不是简单地描绘自然,而是表现自我心中的诉求

我现在很虚弱,仿佛平静的湖面,风一吹就散。——若是这样,请你就多帮我画些繁盛的叶子,把我遮盖,把我温暖。

主要是色,一个特有的颜色已经说明了一切,色即是灵魂,线条要做更重要的,去刻画出灵魂具体的形状。

客观已经存在了,我们没必要再去重现,重要的是表现。表现我们内心想要表现的

主观是先于事实的一种存在,它使现实成为自身表达的载体,然后画家选择最合适的语言来书写它,精致它。

对于画面:初期我也是很幻想立体空间的,可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纸和画布说到底还是一个平面,你还是得把它看明白写,才能画明白。它很平,就像最安静的湖面,但是说到底是湖,所以里面又很有内涵,这个内涵或许是光影假象倒影之类,也许又真的是湖里本身的东西——这就是纸面的魔术。

很多人画影子,却不知道影子落在心里

把自然的产物作为一种精神的抒发

技巧确实可以抓人眼球,博人欢心;但是优秀和艺术的奇妙更多的在于真情的流露,——如果你不能欣赏毫无技巧的流露,也就不能真正体会纯粹的艺术

书画中为什么要有速写?要有书法?——这说明书画的本意不是叫你每天每天不干别的,彻底的书画,而反而是生活中,不忙时的一个等闲,安定下来,静一静心,定一定神,修一点慧根的事情。——这是书画的本意,与本真

灵魂就是,你失去了所有表面,所剩下的

影子和实物的区别:影子没有高光,更灰

影子的灵性在于反光

艺术是用来揭露人类真实的生存状态的

我们不能因为“为了让它伟大”就万事站在人类角度去作画,有时候绘画或者其他,还就是表达当时我个人的情绪,只是这种情绪复杂而富于变化,你可以在它之中看到任何情绪的影子,《危险关系》中说“任何的心理疾病都要跟性牵连,都可以用性来解释’’极限的“幸福”必定是性的感觉么?

另一个方面来看,很多画家把画视野为珍宝,别人碰一下都心疼——另一些则完全不关心自己作品的评价,你骂它或赞扬它,他都会说“那不重要,画的好坏重要么?我技法高不高超重要么?”——绘画在这样的人心中就是一种表达,反而很个人化。他只是想跟另一个自己说一说话,于其他任何都无关。

如果你说艺朮不重要,那么是对精神的否定,如果说重要,它又是精神的附属品,你该如何面对?设有答案……

艺术如同读书,目的不是解惑,而是更加深刻地质疑

我的一位摄影的朋友告诉我,他这么多年,一看到美景就拿起相机,到头来很多瞬间不是被记录下来,而是白白浪费在抓拍的浮躁上,消失眼前——所以他后来渐渐的懂得了欣赏绘画,他总和我说,画家的心是永恒的,是可以让美延续和生长的,不单单是最美的一瞬

你要想找到绘画的沉重就必须让笔如鸟飞舞般的熟练,然后,让这只鸟,这只天使,重重地衰落人间。

对于颜色,——你活的真实,它也真实;你带着面纱,那它也带上不诚的面纱。所以你要看到它本来一面

我钦佩那那些用身体劳动的人们,去工地上看看吧,你在艺术上的熟练,他们都有,他们更高超,更绝顶——徒手抛砖,那砖头像粘了502般在空中抱团——把新鲜的水泥抛到空中,水泥总可以稳稳坠回盆中。他们不动脑子的劳动,意外地精彩、漂亮。

肢体透露着他们的灵魂,而颜色,颜色融化着他们的灵魂。颜色里,流露出的,是灵魂的表情。如果你喜欢一个人,那么你可能使用甜蜜的颜色,但如果是你爱人的肢体,无论如何的颜色,都可以传情。

低俗的作品同时也是小气的,容不下头发上有灰,脚上的泥,嘴巴撇一撇,表情囧一囧——但这又有何不可。

油画,再一次证明了它自身的性质,它的模拟性——它强大的模拟性,运用于模拟佳能,那是堪称完美的复印;而用到伟大的创造,那则是惊世骇俗的艺术!

在真正的坐下来安静地描写生活以前,人们均是苦恼幼稚地,但只要他们看到正路的宽度,就会回到教堂,接收阳光下,草地的芬芳。

颜色既是灵魂也是肉体,而肢体存在于艺术里,如果是活着的,必然存在于一个情节里

什么是感觉?感觉就是存在于我们自身存在之外,但又永远属于我们的东西。你不需要运用它,它就在你的感受里

在我书画的那些经历里,没有人真正的关心你

在达到任何预期前,所做的都是那些细碎的枯燥的,日复一日,无人关注却要一直坚持的事。

我们的大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却唯独很少创造

创造中允许无措、疯乱、禁锢……但是在这些背后,你一定看到什么东西在孕育,在发生。

无论如何,我感谢我的家庭允许我至始至终饲养动物,动物对于我的生活,它真是神奇的存在,你用心观察它,便可知这生活的真谛

如果你不知所措,试着去观赏一下午的山水吧,它本身就是答案

山太复杂了,一两笔的描摹根本全概不了,山太简单了,几条青线就涵盖了一切

所有绘画,都在于一颗会画的心

我这样说你别吃惊,世间万物都和你样,有思想。狗没教也知道去门外尿尿,然后从门缝里挤回来。——他们只是外形不同的人。

我爱世间万物不胜于爱你,同样爱你也一样。——这便是博爱,不是广泛的爱,而是爱每一样

你画的画是你的画,和其他任何人无关,所以毫无必要在意别人怎么看,又不是他人去画的画

力在哪里?力不在画上,在笔上。画好的人,必然在浑厚的用笔上。画很轻柔,但是灵魂中浑厚刚劲藏着笔中的力

这一笔不画下去,你永远不会知道画里柳暗花明

无论是绘画还是什么,人很难珍惜看重自己已有的部分。

你要懂得运用自如你已有的绘画技术,而不是每次都以“延展”的姿态去画。

绘画主要是舒服而不是技术

卡通通过夸张古怪的手法雕刻出每个人灵魂的模样,每种性格特有的,并且是立体的模样

绘画则是让每种物或人的灵魂飘出来,“出鞘”——愿你在画中看到你灵魂索绕的模样

在我面前,一切都变成抽象又具体的

所有混乱不是时机不够,而是“盲目”,你要“稳”,即便有风,即便有雨,但河水本性平稳

对我之前混乱的颜色,中国有一词的解释的极好,“哗众取宠”,哗众然取一宠。

我们不评论其他任何形式的存在,也不受任何形式的干扰,那前提是存在自己的独立的价值观,自己绝妙的追求

最绚丽难以置信的色彩,是从最脏最宽厚的土壤里拔地而起的——那是我最欣赏的

为什么你越学美术你越不会画?因为根本上,艺术就没有技法可循,一个人的灵魂的高度,决定了他作品的深度

我画的鸡,无疑是可怜的:他们无法改变自己马上要终结的命运,他们也无法改变自己仅存的生活,仅仅笼中的阳光与米糠。——可是他们有时又或是可爱的,在无人的下午,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们取悦于彼此。仿佛这一切的悲伤都于它无关了。

——愿他们永存在《这个下午》

你会画死板,会画惊悚,会快乐,会怄气,会水嫩可爱,也会俏皮可人——可你就是不会画迷茫,那种存在于每一种表情背后的痴痴的迷茫

画山是这样的,你不了解它,你就不能够把它的心给表达出来,你就只能,要么描描它的雄伟,要么画画他的骨头。

而要了解它,或者一个人,那真的是要靠缘分的,你与它无缘,当然就匆匆从它身边走过,它留不住你,你也不会留恋它

我坐在山里,有时就像在等一个人,有时又不知道在等些什么——山也是这样。如果你是它要等的人,那你们一定会有段姻缘

生命,最难等可贵的,不是它生前的光彩照人,而是它死后,依旧磅礴大气的灵魂

好的绘画,一定是无技可寻的

绘画到底在做什么?大自然这么美丽,我们取舍其中,只是留个念想。几千年后,风景不在了,画还记得

好的画,就是提纯,提纯什么?好的画家提纯色彩,高明些的提纯出语言,更高明的画家,画出“真谛”,还有一些画家,他不画语言也不画生活,他画共性,万物的共性,天地的共性,时空中的永恒不变。伟大的不一定精彩,单务必震撼。

那是在山里的一个雨夜,我突然意识到绘画的意义了

我认为就是表达,

绘画是表达的媒介,桥梁。而表达的东西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思想的高度 如果这个画家的价值观高,站在了一个时代的立场,那么他的表达就是“共性“

共性”,可以是人类高度的,也可以是万物的,

您常说的“归纳和概括”,其实不单纯是“物相表面”的概括,更重要的在于心灵对他的理解和他本身它最最纯粹的部分

如果想看到神,必然要走着去神殿,走着

技巧是本的书,你可以随时翻看,但你不能一直活在书里对不对?

中国各行各业都是很盲目的,她的人,都是很没有个性的,总是美名自己的“懒惰抄袭”为“学习”,日本水族一直保持“简洁干净”,荷兰德国一直注重“生态科技”,中国呢?“不三不四,不左不右”一直如此

你画的多差,你也要把持你自己,你就是你,不是其他任何人。——如果哪天成功了,即便成名了,没有了自己,成为了雷同,你又有什么意义?失去了自己,你就没有了生存在这里的意义。

你画的风景让我们记住了风景,他画的风景,让我们记住了他

你们必须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越小。

绘画的“度”,并不难在思考,而是如何自由下笔的途中

艺术一定要去表达不可视的存在,现实并没有任何意义,意义在于艺术赋它价值,是主观的把握,有什么样的内心,就有什么样的呈现,现实只是艺朮的载体

要用点线面去评定画的话,你早就累死了

有的时候觉得自己画的不如从前,画的好的时候可以控制自己,可以画出一模一样的来——而从前确实无法做到这点,但也正因为无法复制,所以那时更在乎内心了——人到头来总归要折回去

如果你是为自己而画,开心和自由是最主要的

复杂并不难阐述,难的是单纯的阐释

李渔有云,尤物足以移人,尤物维何?媚态是已。尤物者,不可解说之事

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纵使形之老去匮乏,颦笑却可饱含青春的涌动。

但是我对绘画,一直还是自己感觉为主,型歪不歪在表面,有的学生被艺术考核管制到心理已经畸形而无法体会作画的真实和乐趣,才最悲哀

我一直觉得,对生活个人的自有的体会远远比技法要重要百倍,好比你看山赏景,有体会的人在远远遥望的那一瞬间就接受了山的博大的洗礼,而技法穷极一生也不过是画画花草

表达你所想表达的,画你所想画的�

孔老师是典型的汉子性子女儿心,她的娇媚她的柔情却令我想起母亲,我的母亲也是如此,很多女性都是这样,她们骨头硬,但性情如水,干净有曲度。如果你是欣赏她们的人,那真的是需要眼光,需要体会与理解。

你要记得,总有一些画,它无法用镜头拍出美,你必须去走近她,亲耳去听它诉说——这才是画家的神奇的那部分

若是画家,必然画的都是心中所想,灵魂所向

画在我来说更多的是抚摸,抚摸他灵魂的脆弱

绘画就像一场电影,如果哪个老师没播放一分钟就给你剧透一下,再讲讲其中的语法——你觉得这电影还能看么?

我不喜欢谈论,我只画自己喜欢画的部分

老练是命数,你没有必要去追求它,你要珍惜纯真。

律境

你只是一心想画,就画进去了

生活中有的事情急不得,有的事还慢不的——就像一首隐约的曲儿。懂得生活的人必然是了解生活的心律的人,也必然是生活的歌颂者。论到画,那就成了律境。

很多东西只是舒服,不讲较真学,只为了心情愉快的一刻

我画画,别人随便评定,我反正是不用嘴画画。

你一直在寻找现实的颜色,我一直在寻找恐怖的颜色,心理的颜色,脆弱的灵魂的颜色

(衣柜里的自己:挂起的心)

(鲜活的死亡)

绘画事实上是与灵魂的交流,说到底它不是描摹,所以你用现实的手段去考虑是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交流的高度的,这时,那些天性用自己的灵魂去感受世界的人们出现了,他们才是绘画的高度

你在寻找自己时,就已经找到了自己

不要去追求理性和熟络,你老了自然就老练

不要照片,要当着面画,再照着思考去画,事物只有在你面前时,它才在、生长、

打破本身就是一种侧视,看看试试,而忽略它自来的气息

物体本身就是无限的,不必打破它,不必扭曲它

如果你足够敏感,你讲创出“无法解读,但又永待解读”的东西

重复,谈到重复,我首先想到的是夏天粘脏皱的我的床单,我很不喜欢去洗这样的床单,总有一种“不可逆转”的悲折感——可其实并不是,我的母亲可以让它“焕然一新”,母亲可以重复地把“粘脏皱”的任何东西变成“香净舒”,这就是重复的能力,确信的能力。

如果你把力量放在自己身上,那是肌肉的力量

如果你把力量放在信仰之上,那是灵魂的力量

之后喜欢用毛笔写字,就是因为它包含所有的“柔韧与自由”

相和

最主要的不是你能画出存在的事物,而是那些本不存在的部分

关注灵魂的人,纯粹而饱满

论工整,现在的发丝油画哪及《乾隆 南巡图》万分之一

画画就像推着宝宝逛街,你可以挑选艳美之极的果蔬的色彩,也

可以留恋肥美的火腿的肉欲,但是你别忘记你推车里还有你的孩子,不忘本心,方得始终

做艺术的人是什么样的么?就像思路清晰答案明确的做题人,他会不自主的忽略所有无关的事物

我让俗人大跌了眼界,但并没有喂饱我自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股动力,就算它虚无,也是一种鼓舞

坐在“红椅子”上哭

(如果我幸福,我不会坐在这里)

荣是虚妄的,衰是虚幻的,万物恒定的是平静——圣经以平静水做始然,意指思想,中国,五术六艺,恒久不变的都是信念,对本心的信仰

绘画,都是轻微的感情控制

绘画本身并没什么难度

所有的空隙都浮现在一张薄薄的纸上

你可以这样理解:你用很大的感情,但纸留下空隙

绘画的好处是把我们生活中总也放不下的,替我们放下

想画好璀璨的,就要了解最灰暗的

绘画不是词海的堆砌,是谁也代替不了的一笔一划

有人说我是在用感觉画画,其实我是在用感情画画

书法的功底如鲤的绯盘墨色,非数载无以敦厚

绘画要做的减法,是兰性君子,绘画要做的加法,是厚实真实。

不要草茂神稀,轻飘无持。

画在一开始走向了心灵的边缘,然后它们越来越像我心里的颜色。

笔墨的绘画是一种忘我的绘画,而我们现在,还只是“记得”的绘画。

我们为什么要找绘画呢?绘画一直跟着你。

我们为什么要一直找自己呢?影子它一直跟着你。

最难的是,他不去索取,也不抛弃的时候。

真实的人,应该是记忆里的人

文字要起揭示作用,颜色也一样

,绘画呢,画背后的故事

天才就是坚信了自己脚步的人

画了很多年,才知道很多东西不是美,是伟大。

我就想这么一直画下去,如果它很艺术,我很荣幸。如果它不艺术,那也许我和艺术无缘。但是我只想这么画下去。

夕阳有两种,一种是你背靠沙发眼里的惬意,一种是夸父逐日眼里的滚烫。

我们看画,有一个习惯,未看先拍。而当我正准备拍克罗惠支的画时,我畏怕了,我尴尬了。

这就同如去看一位死者,你们面对着,你会去拍照么?

你也不能说“观赏”,你要惊愕,你要悲伤,这是面对一种不公,直面一种说不明的物质。

我也喜欢画照片、临摹,因为不用脑子,照着一笔笔画上即可

好的作品像字典,你不可能一点都读不懂,但你一定能够看到它的好,只是你读懂它一个字,和运用了它的整体,是截然不同的体味

人才是什么,当然不是随着大流往前走的众人,但也不可能是逆着洋流退步的傻子,人才啊,是正前方,你永远遥不可及的存在

笔触和画的关系就像枯叶蝶蝶和枯叶,你永远不可能把枯叶蝶看做是真的枯叶——但只要你一个恍惚,它就消失在枯叶间。

素描,型准——这是要一天天一张张练到熟烂于心,掌控于手的。而对于了色彩,却也不是你瞎练能够得到的,是反反复复切真的体会,画你看到的,才最真切。

看到你的画跟补丁似的被你钉钉凿凿,你不心疼么?画就是笔笔画到,画不到你还摩擦什么个劲,布的脸都叫你擦没了。

所有的艺术品都是不可思议的,但又都是深思熟虑的

立体来自于一个人的意识,空间不是色与线条的技术结合,全然是听由直觉意识的摆布,纸面还原给观者的是最终意识形态,而不是纸面——区别于一个平面上的色型展示——白纸上面记录一句话——“彩色的树在远方的梦里,伸手便能触及”。——绘画强调引领观者的意识形态。

美是自然的形成,不是苛求的集中体现。如果任何一张作品都杰出,那结果就是平庸。

空间产生于光影,这里的光影,也包括色的光感,类如素描里的色,色里的素描感(素描即空间)

光(光产生轮廓,色,体),光到影的变迁,就是色从无到有的变化,而画笔即在画下有形之物的色,也就在画下无形之物的色。

画下的是色,空下的也是色。——这便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绘画源于“你认为的那样”,而不是“谁教你的那样”。


如果我们画人,就画其情——而如今我们画骨骼,画肌肉——那是医生的事情!

法也源于情:见景生情,情生意,意生法

画有法,尤甚情

画不能动,思巧

完美的残缺:故事本身残缺,画面并不残缺

决心是什么,决心就是你绝对不接受定数,有绝对的勇气面对了改变

画画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当你有苦难言时,可以用画笔表达你的悲伤

技巧是得到,而不要是结果

绘画是种天赋,你永远不知道你有多幸福,你最迷人的时刻永远就不是扬起下巴的时刻,而是拿起画笔的那一瞬

日本是生长着的畸形,根是中国,花是欧美——然而它最棒,最惹眼

18世纪俄罗斯肖像画 (深受荷兰肖像画影响,注:十九世纪意大利才影响了俄罗斯):

一政界肖像

二家庭肖像

三伤感肖像,宗教画

绘画如同性爱一样,尽管它们可以带来一些实际的成果,但那并不是我们喜欢它的原因


画画不谈钱,是艺术家,画画谈钱,是匠人——但艺术家有艺术家的交往方式,匠人有匠人的交易条例——但他偏偏叫你“朋友”,朋友这词很巧妙,,他既不把人当艺术家尊重,也不把你当工作者看,他既不说“收藏”,也不说“购买”,他直接“要,给,送”

我所有的努力都是在我离开时不那么狼狈

我不想说绘画技巧多么严肃,就是玩,然后走向成熟——无论色彩还是素描,个人就是“先燥后静”得过程,莫要装成熟,绘画也要给予成长的时间,,装老辣,要玩的过瘾,最后才能痛快

神秘是不曾被讨论的存在

帮老师找素描的时候有意地翻到自己初学时和没学美术时的画儿,才发现那时自己画的人“是特有表情的画”,直到是拜了师入了门,平日里却只会画些坐着瘫软的脸,不在生气,不在怒骂,似乎也是“高雅”的诅咒

有些时候有些东西是预兆着你怎么死的。而有些时候,有些东西是预兆着你怎么活过来的。

我说这话的意思,其实倒不是一定要画的很傻很笨,而主要是“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画画和任何事情一样,你不能总想着你会的,要时时刻刻尝试那不可能的

他比你画的好是指技巧,但他不是你,人最厉害的不是技巧,而是你自己,技巧不过是画家的座驾,

你们都喜欢我成熟的样子,我就喜欢小孩的玩意

你走近了,山就远了

是强烈的,是平静的,是矛盾的存在着

画不是攻克,是艺术品,所以你永远也不要说“马上要完成了”

什么能震撼你,什么能通向你

很多人画肖像总是阴郁的,自以为是“阴郁的气质”,而其实绘画并不阴郁

仿若倾盆大雨过,她极冷又极乏,她蜷缩又倦怠,僵硬又柔软,想要睡去,却终也睡不了

水的隐喻,光的衍射,镜子产生的疑惑,浓烈的情感和移动的阴影

你要在画面里展现强烈的力量,这力量可以是脆弱,可以是无助

我们都在向前走,都在走向同一种方式,然而我被自己的忸怩不安所唤回

没有哪个强大的世界愿意接受我这种令他蒙羞的色情,而我却要因此而自强不息

无论你想要达到何种高度,你都必须步行到达

绘画是感性的,但感性不戴指乱的——用情深的

因为我的问题,所以我的大学和研究生的岁月都是故意而为的一种逃离,只为求得一点安宁。

我总是不愿面对一些绝对错误的问题,我愿设想或相信谁来达到最合适的结局,反而我用了绝大部分时间来远离,这远离一开始是纯粹的躲避,而后演变成了,或者这些日子,成就了如今这样不近如意的样子

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她迫使自己的身体不断做出调整 ,才能让它保持敏捷,持续突破极限

美术是我的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不同的是,这是未知而崭新的世界,同时却可以顿悟我们最好奇的部分,而非全盘接受,接受它最好的部分,最奇的

我选择色彩并不依据任何科学理论,我依据的是观察、感受和亲身体验。——马蒂斯

认真并不是设计师的基本精神,任何人都很认真,设计师必须要出自内心的热爱汽车

撒切尔说过纵然香港给你如何100年你们中国也不可能向世界输出思想 不幸言中了

我为什么画的快?因为我知道心之所向,当你知道你要的是什么的时候,你怎会慢下来

有人说画是个很简单的事,只是画结构——我不承认画只是画结构这种简单的事,那你岂不是不用学习绘画——而绘画之所以难在于“我们相信绘画在描绘灵魂与未知,描绘心灵与不定”

油画,我们的美术馆陈列着诸多逸品,却无神品——然而当我看过国人雕塑的润美与隽劲,我明确了美的追求

我们所受的教育使我们善于蔽讳书画本意,尤以失真表达为著

首先我上课多次打断您很不礼貌,我要说声抱歉。

我认为老师传授知识的前提是该知识是被渴望的,很显然我代表少部分班级异类并不渴望现在老师说传授的“目光聚焦主体,主体面积比例和强对此等观点”,列宾被人信服是因为他画出了感动高尔基他祖父那一代的《纤夫》,而纤夫之所以令人震撼绝对不是主角目光的功劳,而是那个事件本身,任何一个人看到《柏林墙》的时候都不可能第一联想就注意“这个墙画的很精美,比例很好,光影完美”——这方面吧?我认为一个老师在我们为期两年的创作一开始,就为我选错了所要重视的方向,我个人冒昧的以为,每个人第一步要画的主题思想深度是应该最被重视的。

下面是我想要表达的

如果

我们品尝万物,但是我们从不借鉴,我们的改变始终源于自我的挖掘,一以贯之的追求带来的欢乐才是内在的创新

守(建立观念,学习最经典),破(怀疑),离(抽离自我,重建自信)

是对自我的迫切的想要认知,支撑一件作品的贯彻始终的剧烈的震撼,这一点是个我注定的追寻,无可取代,也无法剥夺——同样也无法被给予

画要像你自己

绘画只是一个载体,绘者通过它传达,观者透过它体会。但是它很特别的地方在于,它连接着二者,却让彼此看到自己。

画笔要带出力量,力量于笔画,而不是手。

绘画不怕迷失自我,怕得是不曾找到

信仰是一种虚无,但只有你坚持他的真实,并直到它成为真实,一切就都有了意义——这就是不被理解的过程——坚持一件虚无的事情并坚信他的真实存在。

观察是眼睛对事实的抚摸,绘画是笔对灵魂的抚摸——艺术是这种抚摸的态度,它决定你抚摸到的是什么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