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雕塑需要“中式语言”

——许正龙访谈

赵楠楠、易昕/访谈

许正龙:清华大学教授、博导,全国城雕艺委会特邀委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学院雕塑》执行主编。主要著作有《时空铭——雕塑艺文选》、 《雕塑概论》、《雕塑构造》。代表作品有《火柴》、《惊蛰》、《苍茫》等。主张在中西文化碰撞交融下,汲取中华传统精髓,融合西方现代语汇,研究雕塑构造形态。注重发挥想象力,探求原创性方式,创作“中国、当代、个性、灵智”的艺术作品,以此述说“中式物语”,丰富雕塑文化类型,营造新型人文空间。


首先,您在创作中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创作,成为了您的创作特点之一,请问您为什么会想到用平常事物作为题材?

:看来你们还挺了解我呀,谢谢!我在创作中确实较早直接反映日常物品,今天,我在研讨会上说的也是要强调“中式物语”。所谓继承传统不是去做佛像或者什么,那是表面的,是否该从诗性角度去承继?!诗是中华文化国粹,诗性特点就是象征、隐喻、托物言志。比如描写一个杯子,感觉上是说杯子,实际在说另一事情,通过其来阐述文化哲理。也就是说,物非仅物,背后有深度因素。我常借用人们习以为常的甚至不太关注的 “物”,试图将物与人或者另一物建立起联系。面对此物,大家看到首先没有距离感,再一琢磨,视乎又不只是一种物,还有另外的东西在里面,这样就好玩,有诗情余味。我有好几件作品,如:把火柴头和人结合、手捏式开关和人结合、提琴和女人体结合,这些都是早期作品了,是我第一个创作期的作品,当时做了一批。还有把手和餐叉融为一体,本来叉子是四个齿的,我把它变成五个,既是手也是叉子,手有手的功能,叉子有叉子的功能,合在一起就有一种潜在因素,观众可能会琢磨这里面的关系,会去思考和想象,或许这就是“无间创想”,我觉得挺好玩的!

公共雕塑需要“中式语言”


您提出了“中式物语”的概念,能和我们说说您在推动这一概念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吗?

: 20世纪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理性的方面。涉及到雕塑专业呢,就是在解剖、结构和透视等这类中国古代没有的知识领域,我们认真地学习和研究。还有一点,我们把西方雕塑教学体系引进来,加以开展中国的学院雕塑教育。近一百年了,取得了很大成就,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雕塑家,这些艺术家有文化、有修养。许多方面,我们和西方雕塑家已经同步或很接近了,他们能做的,我们也能做,他们做到什么样,我们也能做到什么样。因为学院教育普及,让中国现代雕塑家跟中国古代雕塑家不太一样。古时雕塑家是民间匠人,是被文人士大夫小瞧的低下阶层。现代雕塑家的社会地位已提高了,作品能进入美术馆或画廊,进入优美的城市空间,大家都是有学术见解的知识分子之一。进入21世纪,不能停留在原有程度上,应该找回民族自信,这是一种文化自信,找到和西方艺术家不同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一方水土一方人,我们要找到新艺术。这种新艺术不是回到传统的中国艺术状态,我曾提出八个字:“中国、当代、个性、灵智”。也就是说,你是中国艺术家,做的东西不能跟法国、西班牙、美国等外国艺术家一样,那就没意思了;当代的含义就是不能跟汉唐、宋元、明清艺术家一样,那就没有时代感了;既是艺术,我觉得还是应有个性体现,就是有一种独特面貌;灵智是一种高层面的思维,不是停留在1+1=2的程度,应该是1+1=3、1+1=n,让人展开联想。思路也不是一条死胡同,如果什么都看不懂,就会和观众没有互动和交流,看不懂也没意思。还是要看得懂,但是不能停留在仅仅看得懂,看了还能让人想,为什么那么智慧?我怎么没想到!高手能从别人觉得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出美来,能找到一种意趣在里面,这就好玩嘛。艺术本身是让生活多姿多彩的,每位艺术家如果都能这样去做的话,那这个世界也就丰富了。


有专家说公共艺术分两种,一种是单一的公共艺术作品,一种是建立在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作品,您认为您比较倾向于哪种?

:不管怎么叫,公共艺术总是艺术,在艺术应用中出现的一个新学科门类。公共艺术首要核心是艺术, “公共”两字限定了此种艺术类型,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艺术作品为社会服务所处场域的公共性,即作品所处的是公共空间,不是私有空间,不是个人卧室,更不是老百姓不能进的皇宫,而是一个多数公民可以出入的场所,包括室内和室外公共空间。二是艺术作品不是为宗教寺庙服务的,不是为政治权利服务的,而是为普通公民服务的,即服务对象的公共性。从此两点来评判公共艺术作品,至于采用什么形式,我觉得是两个层面的细化。公共艺术的目的还是为了让生活更多彩和有趣,让平民对生活更有信心,工作更有热情,觉得生命无限美好。这可能会对主题和形式有所限制与制约。比如公共艺术创作更多强调公众参与,也即双向互动,一件作品在公共空间里主要不是用来教育人的,而是与人平起平坐的,人们平视甚至俯视观之,观众参与反而增添作品内涵。所以公共艺术作品忌讳然让人顶礼膜拜,此种公共性就打折扣了。公共艺术要有时空适应面,经得住时间考验,耐得住世界各地的公民来赏析,这便是公共性体现。


您认为雕塑家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公共艺术是艺术应用的公共性形态,雕塑只是艺术中的某种类型而已。不能说所有雕塑都是公共艺术,但公共艺术中必然少不了雕塑形态。在雕塑应用化过程中,大量作品已逐步走向公共空间了。这个广阔空间提供了雕塑家施展才华的场所,若是雕塑家能把主题内容和形式语言跟特定公共场域建立起难以分割的联系,感觉作品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生拉硬拽地摆进去的,那么公共艺术特征将更加明显。


您能否推荐和介绍一两件您最欣赏的公共艺术作品?

:中国美院的沈烈毅喜欢把石头表面做成水波纹,在厦门和杭州等地都有其作,他用花岗岩打制出一艘船,船面的水波纹做的细腻且精彩,放置草坪上,没有台子,就七、八十公分高,人和雕塑可以互动。智慧在哪呢?花岗岩是坚硬之物,他却用石头做水,水是柔性物质,刚柔相济,这就是智慧。

公共雕塑需要“中式语言”


再推荐我的作品行吗?临时想别人的作品,或许说的不到位,自己的作品了如指掌。2012年,我给瑞典雕塑公园做了一件作品。主办方提供给我的材料是一枚六米长的巡航导弹,真的巡航导弹,原来曾服役于皇家海军,退役后把里面的火药全部取出,外壳还是非常完整的,就是那种带着两翼的巡航导弹。本来我在国内已准备好要做什么,稿子也画好,组委会也通过了。然而当我看到造型这么完美的巡航导弹时,觉得破坏了特可惜,虽然他们仅仅是把其提供给艺术家作为一种雕塑材料,用来做公共艺术作品,可我觉得这形态已相当完美。怎么办呢?我想尽量不破坏它的初始状态,头几天,我没动手做,把国内带来的稿子否定掉了,从早到晚,转圈盯着这枚导弹。突然想到,可把弹头变成中华钢笔。我四处找机器零件,诸如飞机上的发动机部件等,经过打磨,然后装上零件,装配出了一个钢笔头,很大的钢笔头。后半部几乎没动,取名叫《和合­­——从导弹至钢笔》,和平的和,合作的合。作品没有底座,直接搁在草坪里,导弹机翼也是五、六十公分高,大人、小孩可以坐在机翼上聊天和玩耍。

公共雕塑需要“中式语言”


作品内涵也存在转换关系,沈烈毅的作品是从硬石至柔水,我是将原本毁灭性武器变成一种和平合作之物,概念在内涵上潜在转换。

(本文原载《公共艺术》杂志2016年第②期)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