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木山水

積木山水

「山水草木,造化自然,此實景也;因心造境,以手運心,此虛境也。」——方士庶《天慵齋隨筆》

畫中山水原本是自然實景與畫者心境虛實一體的存在,是畫者藉由山水形態生發探求萬物之道的藝術於哲學實踐。然而從明清開始,山水畫開始重師法古人卻不重寫生,甚至被人詬病為「紙抄紙」。這一趨勢在我看來,是山水語言脫離實景依附而逐漸走向概念化符號化的過程。時至今日,尤其對城市人,缺乏「造化自然」的視覺經驗浸潤,所繪山水的實景依附越發微弱,藉由山水形態而求萬物之道也難以適用。對於我而言,山水語言為這個時代所用,更多在於它虛境的部分,「因心造境,以手運心」,其所能探求或說反映的更多是個人的生存狀態與所構建的體系。 由於對實景依附的脫離,構成元素并無需是真山,真樹,真水,只需境由心生,其生發符合自身的審美或觀看體系即成立。——積木假山假水,便是順從此意。此外,它也是符合城市人多見直線,透過理性構建的視覺經驗的符號性語言。

青綠山水常用於表現佛門淨土,隱逸之境。此組作品以青綠賦彩,亦是沿用此意,表達並非真實、想像中的精神之境。

二零一五年四月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