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到底是不是商品

艺术市场要不要过度商业化?

      最近鄙人遇到了一个大困惑,艺术品到底是不是商品?艺术创作者到底是不是马克思先生定义的生产者?艺术市场资本的进入到底是促进艺术市场的繁荣还是过度的商业化会导致人类失去最后一块净土?如果是,那就是艺术从业者该变革了,该思考自身的供给是不是市场的需要。如果不是,没有资金驱动的领域连生存都岌岌可危,还谈何成为引领人类的精神的灯塔,带领大众找到灵魂的栖息地? 

      艺术品到底是不是商品?为什么一方面是艺术品市场的萧条一边是日渐增长的精神需求却找不到适合自己需求的矛盾?为什么供给方和需求方巨大的差异如此巨大?艺术创作者说,艺术是神圣的,艺术创作是由心而发的行为,必须跟随自己内心的表达才有可能做出惊艳的艺术作品,美的东西最终是要被聚焦的,艺术是先行者,是启迪人们的思维,是照亮人们的灯塔。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他们。艺术创作者为了伟大的艺术可以献身,可以等待被认可的那天在所不惜此生的任何代价。迎合市场无疑会做出失去自我。而另一方面,市场的需求者,握着消费能力的人们说,我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东西。名家的天价太贵,新潮的前卫的我看不懂。但是真的有需要啊。我家新装修的房子,我公司搬迁新办公室,我过年过节想给客户送有品味的艺术品,都需要。可我希望这些东西符合我的需求,办公室我希望是积极正能量的色彩,我希望有风水很好财运亨通的寓意。送客户我需要根据不同喜欢送一些特别含义的东西。艺术创作者在埋头专研自己的学术,修炼自己的造诣。供给和需求的信息不对称或者不对路导致了艺术品市场的萧条。

      矛盾的归结点,艺术品到底是不是商品?应该不应该商品化?假如是,艺术从业者就是产品经理。作为产品经理,最应该确定的是自己的定位。你将要服务的对象的需求是什么。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层次,消费取向,经济收入,审美风格都应该纳入产品设计前的考虑。产品出来以后得营销也很重要。在什么地方,什么场景营销自己的产品。如果不是,艺术品以及艺术工作者的现实价值是什么?是创造出一堆藏于庙堂之高的博物馆或者藏家仓库里不被人知的东西?还是一批处于江湖之远的凡人不可及的神物?

     我不希望看到艺术工作者们过度苦逼的创作,修炼造诣,完全不关注市场以至于生活得非常艰难。许多年轻的艺术工作者因为没有生活的保障而被迫改行,许多有才华的艺术工作者们都生活在生活的温饱线。也甚至有个别的在极度的痛苦和绝望中轻生。一方面沉浸在理想的丰满中,另一方面又被现实的骨感裹挟。同时也反感为了收入一味钻营,失去了艺术该有的坚持和探索。所有的艺术家都只关心怎能被创造被卖出去的商品,艺术领域的探索将失去进步的原动力,当艺术失去对人类启迪的灵光,这无疑是人类的灭顶之灾。

     艺术到底要不要商品化?如何解决艺术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如何让艺术工作者创造更大价值,为现实的艺术普及和人们艺术修养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又能坚守自己艺术探索?现在艺术与商业交集口的白公子为艺术发声,请商界朋友们们和艺术界朋友们一起参与探讨。       

         白公子撰写于于2016年末2017来临之际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