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的困难

孙策

抽象艺术的困难在于不借助形象来达到某种丰富性,产生"关系"对于应用"笔道儿"明显不如一张脸来的容易。

对于一张脸,比较容易达成一种呼应关系,可能是解剖关系,也可能是明暗关系,也可能是立体主义的块面关系,还可以是笔墨关系。总之,依托在这张脸的形象上,作者可以展开画面结构。抽象艺术难的多,它一开始面对的就是虚无,手上的材料只有所谓的点线面。而我们知道,好的抽象艺术是由于关系的共振发达到可以类比于形象再现绘画的丰富性。

比如看托姆布雷的作品可以明显感到这种特点:丰富;协调(不也是古典艺术的终极目标吗?)而又因为抽象绘画不指认任何形象,那它就是自由的(不被所指认的物体的文化指涉所干扰)同时又是仅仅封闭在绘画内部的。当我们看到那些具有启迪性的伟大的作品时,往往可能会觉得不适,因为它们是超出我们理解的"优秀"作品的,那些正确的理论技巧,成系统的,没有风险的正确。那么安全,一套一套的,符合期待的庸常之作。我想,好的画作有可能是松散的(粘土),粘稠的,未成型的。它的广骜体现在它是有限的形体产生的无限的激荡,是一种隐喻。好作品不是一次看过觉得真妙,第二次就索然无味的,它是每次你可都觉得妙,又有点说不清楚,无法穷尽的体验。因为在经验系统之外。有时像是玩笑,或者冒犯(并非故作姿态的)。但是虽然玻璃和钻石非常相似却是完全不同的。

理解的人才知道那里有多么可贵和困难。几乎没法被语言定义。单看一两件作品像是业余的,不太有圈子里的关键词。但是看多了,发现会形成一个整体,一个语言世界,结构复杂而精致。不露痕迹,自言自语。另一个角度看,个人觉得好多作品不应该像德国哲学著作那样复杂,拗口。应该具有某种直观性,就像挖掘出了隐藏在身边的经验,那么熟悉,那么直接。


喜欢上的人会惊出一身汗,自叹不如,我怎么没想到!我怎么没感受到!从此,它的认识刷新了观看她的人,刷新了他们的感知方式,并在他们身上继续生长。所以可以说好的艺术是病毒;所谓的"我们被文化所塑造"指的就是这个吧。

2016年1月30号

于秦皇岛家中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