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田琦的艺术创作


你有一系列绘画与手工刺绣结合的作品,最初促成这种结合的机缘是什么呢? 

2010年我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保送研究生,继续版画的创作。当时我的研究课题是版画的现代语言研究。版画是一种既有趣又无聊的创作方式,说它有趣是因为版画的制作过程中有很多有意和无意"犯错"的部分,很多意外的惊喜会在版画制作的过程中显现出来。我后来的刺绣作品很明显受到版画的制作启发,对于材料本身的敏感度也是随着版画的制作过成逐渐提升的。说它无聊是因为从技术的层面讲想要完成一幅好的版画作品必须要像科学实验一样严谨。版画制作的每一步都要力求完美才能达到某种理想的效果预设。复制性版画则更像是一部完美的3d打印机复制出一台一摸一样的3d打印机。版画的技术之美往往是外行人无法感受到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不懂版画。在长期的版画制作中,我逐渐感觉到自己的某种强烈的创作激情和感性的表达被压抑,这不是适合我的表达方式。于是我利用身边最常见的材料———针线开始创作。当然即使我不做版画,某些版画的思维方式已经融入到我的思考方式之中了。

访谈


访谈

版画创作小稿  2008


 正如"针成之物"策展人说的那样"物物只有真正做到了心意相通的体验,才能感受到平凡生活的爱与惊艳"那样,在你的作品中是怎样体会这种物物相通的关系的? 

佛陀悟道之初曾对附近追随他的孩子们开示到:有了解才能有爱,有爱才能有接受和包容。我想让成年人相信和做到爱,接受、包容的难度要比小孩子更难。尤其是在如今中国这个商业价值体系为主流的"快"社会中。一个人很难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一个人,一件事。于是在很多成年人的内心中,爱,几乎是作为泡沫剧中哄骗人的奇迹出现的,亦或是某些人把一厢情愿的对于别人的执着当成了爱。在我的创作中,爱和真实一直是我想要向观者传达的主题。在我看来,物物相同或是心意相通的基础是真诚,至诚而显神通。专注、察觉,心念只投入在当下之事,才能体验到生命的真实,这一点无论对于创作者本身和观者都一样。也是我选择一针一线的刺绣(如数念珠一样)的"笨拙"方式进行创作的原因。一旦你绝对专注的投入到一件事中,你会立刻感受到宇宙的整体中所有事物的内在联系。这时候无论你做什么,都能实现真实意义上的心念相同。 (如平面作品:《伪装系列》《飘》《我不了解你,但我了解你的背影》行为作品《众善奉行》《洗白》等。)

访谈

访谈


访谈


访谈


创作开始阶段需要草稿吗?怎样确定在什么位置用什么颜色的丝线从而得到想要的效果?

最初的"冷血动物"系列是没有草稿的,当时想用一种从局部开始到整体的方式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方式难度非常高,需要持续在好的创作状态中一气呵成。刺绣一副作品需要的时间非常长。想要在最后达到完美的效果需要特别强的专注力。在既专注又放松的状态中每天创作8个小时以上,将近一个月才能完成一副作品。非常像修行的状态。后期的人物系列会有一个简单的线稿。有时候直接绘制在画布上,有时候要提前做草稿。线的配色主要依靠的是之前十几年的绘画经验。看上去很感性的选择颜色,实际上大脑里是一个长期经验总结下来的理性系统在发生作用。 

访谈


访谈

访谈

访谈

访谈




最近在蔓空间的行为艺术表演表达什么概念?


真实的专注于当下才是活着的意义。 



 几乎所有你参加的展览,形式都是多元的,视觉作品、声音实验、行为艺术结合在一起,这种设定的原因是什么,在展示效果上有什么优势? 

并不是想刻意用多元化的方式去展示作品。而是不同的想法需要用不同的形式承载。就像不同的灵魂寄拖于不同的生物体内。比如说16年开始的行为艺术是因为平面的创作本身已经无法满足我身体本身的表达需求,身体上的感受需要有一种更直接的表达出口。再早一些选择刺绣在平面上做作品而不是版画,也是因为版画的创作方式不能直接的表达。我的那种想要平衡平静与激情的关系的矛盾,那种想要寻找自然的表达的欲望驱使着我改变创作方式。比如说这次蔓空间得作品Ego(自我)用了平面绘画,声音装置和行为艺术并置的方式表达这一阶段自我的组成状态。每一天都在录音(长期的记录习惯)每一天都在刺绣,每一天都在用身体表达爱与不爱。自我就是真实的在这三种介质中穿梭游荡。停留在哪一刻,就成为那一刻。

访谈

访谈


 你的行为艺术作品之间有联系吗还是独立的?早期作品和新近的作品之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如果让你选择一件早期的代表作和最新的作品比较,会怎样描述? 

是有联系的。不但我的行为艺术之间有联系,我的绘画和行为也有联系。所以我会有绘画与行为艺术同名的作品出现,如"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我想我的早期作品和新近作品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早期作品的创作出发点是更为随机的,而近期的作品会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范围内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讨论一个命题。这种讨论甚至不限于艺术的讨论。目前除了艺术的表达方式我也长期的投入在佛教的研究和astanga的习练中。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