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日记

造一片景,抒一次情


意大利演员托玛索•萨尔维尼说:“在我表演的时候,我过着双重生活,我,哭着,笑着,但同时我又在分析着自己的眼泪和自己的笑声,使它们能够更强烈地影响着那些我要打动的人的心。”

我在享受绘画过程的同时,通常也会受到一定画外因素的干扰(不知道“干扰”这个词是否准确,某些因素迫使我去对画面进行一定的理性思考,那么我将其称作“干扰”)。笔触与色彩在画布上的显现与覆盖带给我心灵上的颤动,一方面我跟随着画面的变化而产生持续的动力去绘画,另一方面我也会试图引导画面的走向,与最初的想法相契合。这种绘画状态让自己不断的在画里画外游走,同时在感性与理性之间不断切换。当我意识到了这个状态在持续地伴随着我的创作时,我会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这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状态是被什么在控制?

风景日记

 浮云 布面丙烯 15x15cm 2017

显然这并不是我理想创作状态,我希望绘画的过程是严密的,像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不受干扰地做画。

演员托玛索在表演的同时也会审视自己的表演,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强烈地打动人心。绘画不是表演,我不敢将绘画同表演做类比,但她的经验提醒了我艺术行为是可以被操控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绘画同样如此,我不希望带着目的去绘画,这样会加大对画面的干扰。绘画的动力往往只是一种感受或一个问题,但在画的过程中会伴随着自己对画面与主题的思考(例如,这个效果对不对?怎么更准确一些?)这种理性的思考其实是对画面元素的二次整合,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看似是一个很合理的过程,但最后所得到的效果会让我开始质疑这种不经意的思考。(往往不假思索、果敢的绘画所流露出来的气质是百看不厌的)

风景日记山间一支云 布面丙烯 12x18cm 2017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无法做到完全理性地绘画,同样也很难绝对感性地表达。为了达到最佳的绘画状态,通常我会在画之前不断地调整思绪,尽力地排除外界干扰,直到落笔的瞬间,我希望此时能够不再去想与画面无关的任何事情。在绘画的过程中,我也希望能够忘记形式、效果、目的等想法,画面唯一要遵循的法则就是将最初的感受或问题在画面中延续下去。

风景日记

 谷雨 布面丙烯 15x15cm 2017

在这批风景画中,画面里只有某一个元素来自于我对自然的观察,它可能是一朵云,可能是一棵树,也可能是一缕光,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意可见的事物,但它们在某一时间或情境下给予我绘画的灵感。整个画面只有这一部分是真实的,我通过它带给我的感受去创造(想像)一个不同于现实,但更接近内心的风景。在绘画中,为了减少干扰,我尽量不去设想这个风景的图式,只需要记住那个特定元素带给我的特殊感受,画面的其他部分其实就交给了这个感受去补充,至于是否合理与真实此时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初的那份触动是否还在。

风景日记

田野 布面丙烯 15x15cm 2017

这样的风景画其实就相当于写了一本风景日记,每一天的经历和感受其实到最后脑海中只剩下一个符号和印象。这足够去写一篇“日记”,它不仅能帮助我记录当下的感觉,同时还能让我学着去剔除杂念,摆脱不必要的干扰。

我明白即使有一个明确的描绘对象作为画面的线索,在短时间内也无法解决文中我所提到的困惑,我想这就像修行一样,需要不断地梳理自己的脉络,不断地锤炼自己的内心,坚定和纯粹会让一切变得更加清晰。 

海鸥

2017年10月于天津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