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审美01】不了解历史文化,何谈艺术?

【独立审美01】不了解历史文化,何谈艺术?

写在开头的闲语:经过两年的学习,自认为是"参通"了艺术的本质,也能够"平视"任何的艺术作品,这个学习过程像是"上台阶"的一种体验。于是,想整理一系列关于《如何建立起独立的艺术审美》的内容,从中西方艺术的知识点说起,重点谈绘画艺术。


一、艺术与历史文化

要建立起独立的艺术审美,首先必须能够"平视"任何的艺术作品,也就是不崇拜所谓的名作或大师,但可以有个人偏好,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得看懂艺术。其实,看懂艺术最容易的一个途径就是系统地了解美术史;假如悟性高一点,自己能够随时"切换"到不同艺术家所处的时空,去想象那时人们的状态,那将会是非常美妙的一种体验。

艺术,它并不是独立的精神产物,也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从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文化,又是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各具特色,不同时期的艺术必定是对特定时空的反映。艺术,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包含时代中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思潮)。


二、中西方的文化脉络线

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带来不同的文化体验、思维逻辑和生存哲学。


西方:油画是西方绘画艺术主要的呈现方式,大部分经典的油画作品都是在宗教/教廷或宫廷/贵族"实用主义"的定制之下产生的,重视的是绘画技术的不断完善;直到19世纪的印象派,油画艺术才慢慢体现在个人情感的纯粹表达上。其中画面题材的核心也是由对神的崇拜转到对人的赞美之上,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对"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主义的表达。总结来说,西方的油画艺术是关于人和人性的表达,很直接的直线思维逻辑。

其中,民主革命和科技革命对时代的影响重大,必然对当时的文化思潮和艺术形成密切的呼应。同时,无论写实油派,印象派,还是抽象派等等,都是很理性和科学的技术表现,会有理性的技巧安排,西方艺术家深谙造型理论、色彩理论等等。


中国:中国绘画艺术也是由一个为贵族/皇家服务到文人/士大夫性情表达的转变过程,中国的政治始终是在皇权的统治之下,经济上有是农业经济为主,民众都是"小富即安",而士族阶层也是遵从老庄哲学和中庸之道,这就造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内敛、含蓄的特点,也是由中国人的这种思维逻辑决定的。自元代以来,水墨画逐渐兴起,这些画家都是流行"隐逸避世"的作风,通过寄情于山水来表达一些自己的不满和无奈,大部分是自娱自乐,毕竟大多数人是看不懂这种含蓄的,文化上很难起到"革命性"的波澜。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和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思潮,可以算是两次意义重大的思想文化潮流,可惜没有继承下来。时下,只是简单地把"水墨"的形式认为是中国画的核心,而忽视了最重要的文人精神。


三、当下的艺术状态

二战之后的创伤,政治格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严重影响着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全球化的今天,必将是"杂交的艺术"盛行。中国现在流行的"意象油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强调个性化,民族特色化。(所谓的"意象油画"是完全的中国人在画油画,西方人不一定看得懂,因为不是按照油画的理论体系画的,只是用油画颜料画中国人自己的东西,能否形成有影响力的艺术流派,需要时间的检验。)


一代人的文化潮流,对下一代的影响也就二三十年,就会出现新式的、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文化潮流,有时也会更迭得更快。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