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创作,创造有温度的艺术

——刘梦迪


       艺术是享受,更是生产力,好的艺术是生活的必需品。

                    一.审美创造艺术价值 

       审美决定需求,人人都应有较高的审美素质才会有美好生活。如今在开放而纷繁的社会中,知识进步与科技发展让人思想更开阔,我们在这个大量的数据库中择取着眼花缭乱的信息,当然,在积蓄有益能量地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被一些虚假干扰思绪,想得到的信息更加便捷丰富,但越来越多的投机取巧者却夹杂其中来混淆人们的视线。艺术的广阔天地同样如此,如何在百花齐放的艺术圈子中趋利避害、提高艺术修养不仅是收藏家的专注所在,更是做艺术的人首要具备的隐性能量。

       高尚的审美是一个人气质的展现,不仅体现在绘画中,家居生活、穿衣打扮、谈吐操行等等都展现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有什么样的审美,这是通过文化程度、品行、阅读等日渐显现的。例如音乐,古时的古典音乐有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标准而经典;现在流行音乐有爵士、摇滚、重金属等等。音乐的情绪表达更多元、风格更丰富,听众也赋有更包容的接纳力,任何表现也不足为奇。音乐的创新得到了很大的释放,但这也让一些无专业修养只凭一副所谓的"好嗓子"的草根一炮成名,因为标准"宽泛"了啊,我觉得他们自圆其说的能力是成名的关键,所以一些专业科班的努力勤奋音乐者愤愤不平,认为观众毫不专业、缺乏审美但却对这大数据时代无能为力。一时的潮流抵不过永恒的美,我认为艺术家要做的只有是坚定信念、提升修养与专业能力,用实力证明一切,从而成为浮躁社会中的一股清泉。

       音乐如此,绘画更如此,现在很多人在传统与当代中互相争论着,但不存在谁好谁坏,毕竟所持理念不同,各自占据自己所喜好的阵营去完善才是关键,不是说当代艺术就是假大空,也不是传统绘画就顽固不变,而是要做到各自艺术阵营里的精英才是成功者,当代与传统经典中的浑水摸鱼者才是我们要排除的病害,艺术修养低且能力不足者才是要被淘汰的"艺术家"。科学有分毫必究的严谨,艺术同样也有高尚与低俗、浅创作与深度创作的本质不同。 

1.高尚与低俗 

       高尚与低俗,是很多事物都可分辨的两面,一部小说、一部电影、甚至一个人的思想品格都有高尚与低俗之分,高尚的事物通常具备文化修养高、底蕴深厚、独特且包容性强的特性,一个表面的绽放能深挖出其源泉深处的巨大能量。高尚的艺术是有温度、有深意的理性篇章,经典的大师力作便是最好的教科书典范。 

       而低俗可以表现为两方面即:思想构思上与形式表现上。艺术一直是以美而存在的,当然也存在许多以暴力、血腥、色情等表达方式来抨击某件事情,但是有些人为了表现而去表现,以这种刺激神经的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去博人眼球,充满强烈的目的性与功利心。我们生活于舒适而和平的时代,很多人像痛苦、灾难、暴力等未体验便好奇,这种强烈的反差与好奇心也导致这样的画面产生,但这里也应该有个度,首先应具备的是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我们表现的是艺术美,心里的黑暗也不配与艺术挂钩。另外色彩、构图、造型上的俗则为基本功不牢与审美上的问题,见得最多的便是所谓的 "行画"的通病,艺术是精雕细琢的美,是大气磅礴的气势,而不是流水线上生产的无生命感的粗糙物件,根源上的低审美即使再努力何来高尚而美的艺术?

 2.深度创作与浅创作 

       工匠与艺术家的区别在于浅创作与深度创作的本质不同。像米开朗基罗所说:"艺术家用脑,而不是用手去画。"

       工匠的加工好比只把粮食加工成了面粉,只是换了个形式的存在,价值上没有多大的提升,简单的作业费的是体力而不是脑力因而形成普通的物品,而艺术家是再通过面粉更深度的加工成面包、饼干等富有创意、可口的食品,这里粮食的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口感更丰富多样,这如同艺术品的价值所在,艺术家传递的不仅仅是事物的简单再现,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思考、想象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去呈现一种不可复制的独特的美和情感感染力,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与深入骨髓的能力让观者获得更高层次的艺术享受,让人本能的去细细体会这美感或形成深刻印象。

       这里同样是运用颜料与画笔,即便描述同一事物,工匠仅停留于眼前的观察,仅仅是抠细节的还原客体,这不叫艺术,只是愚笨与懒惰者所做的仅依靠时间而形成的商品,是浅显的、僵硬的、没有情感的浅创作,但艺术家的深度创作让我们体验到的是他们似乎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眼睛,主观的分析充分展现了艺术的美,观者可以从中体验到美好、愉悦、忧虑等不同的感受。不仅绘画,所有的艺术都如此,作家笔下的人物刻画,如果只让人感受到了憎恨未免太浅显不值得深刻回味,当找到可恶缘由时,可悲、可怜甚至善良等标签融入其中便让人物立体充满情感。再例如曾看过一个视频是对于圆周率的钢琴演奏,这里如果把《圆周率如果用钢琴弹出来是一种什么感觉》的标题改为《艺术家如何用圆周率进行再创作》更为贴切,优秀的钢琴家只是把圆周率作为创作的材料,其中的右手和弦的美妙、升降音的调整与节奏的把握才是作品生动的关键,不然圆周率也就仅仅是一串数字,韵律的形成是艺术家反复思考体会得以形成的精华。 

       浅创作存在于绘画中的以下各个方面:高科技带来的无主观能动性的起稿构图、既缺少理性支持又没有主观变换的单一色彩、源于明暗节奏与冷暖所致的呆板空间、画面简陋粗鄙的创作思想等。这种状况的存在源于创作者的功利心与即刻要求回报的浮躁心态,与其说他们在做艺术,不如说是在做生意。而做到忠于内心不跟风、牢固基础不懈怠、学习知识不自负也是艺术之路上路越走越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能做到深度创作的创作者一定也同其作品一样坚韧与大气。

       著名艺术史学家和美学家贡布里希在其著作《艺术的故事》中曾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人们对于艺术的态度:"还有一种讲法,说过去伟大的艺术家无一例外总是在他们的时代里遭到反对和嘲笑;这种奇谈不胫而走,于是公众现在做出值得称赞的努力,不再反对和嘲笑任何东西。把艺术家看作是代表未来时代的先锋,如果要我们不欣赏他们,那么看起来可笑的就会是我们而不是他们,这种观点至少已经支配了数目相当可观的少数派。"这种反客为主的角色转换与"皇帝新装"式的可笑盲从,还是源于艺术修养审美意识的缺失。许多普通大众、批评家甚至艺术家不明是非更没有底气去批判,区别深度创作与浅创作是经验与审美的考验,不同于科学的有数据有结论,它需要一双慧眼与清晰的头脑来明辨这模糊不清的边界。正如贡布里希所说:"科学不同于艺术,因为科学家能够用推理的方法把难解跟荒谬分开。"就像一些荒诞艺术,但创作者却自得其乐,把自己的"艺术"包裹上高尚与理性的外表,解释起来有理有据,其实不过败絮其中,禁不住仔细的推敲与时间的见证。这些是高科技无法代替的,科技的产物是无思想的,它是绝不同于艺术家用情感、用思维创作的艺术品,真正的艺术品不需多言,它本身的魅力就是无限的,实力形成价值。 

                       二."偏爱原始性" 

       当崇高与深度创作的美具备时,艺术的审美修养也得到了升华,哲学家爱德蒙伯克曾在《崇高和优美观念起源的哲学探讨》中对美与崇高进行论述,贡布里希总结道:"作者关注这两个审美反应的对比,提出了一个生物学解释去说明人性,也的确适用于所有生物的本性。如果美的经验会与色情魅力相关,那也只源于人类繁衍和保存物种的本能。他发现,崇高的感觉与之相反,非常接近我们的敬畏感和恐惧感,与自我保护的本能相关:一位有吸引力的女性是优美的,一道雷暴则崇高。换言之,有趣味的人的选择菜单,现在有两个主要范畴:一种是美,可以在完美的艺术中享受到;另一种是崇高,是敬畏精神,它非常接近坚硬、庄严的特性。"            

      所以说美与崇高是艺术的核心之一,而对于美的论述每个人观点不一,有人认为画得像便是好,如之前朋友圈许多人都在转发的一段话:"许多人对艺术的欣赏水平停留在:弹得真快、唱得真高、画得真像。大概这水平。"虽然是句笑话,但也看出审美的需求还有很大空间,但这里所说的"像"不等同于卓越的写实绘画,这里的"像"是浅创作的一大病诟,即造型与色彩不假思索的细抠,既无理论实践支撑又无客观观察后的主观分辨,让一位不懂绘画的人在画布上磨上几个月照样很像。优秀的写实绘画是微观上有精湛的细节功力,宏观上有色彩的掌控力,是区别于照片的主观性,是造型上的完美呈现,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说:"人们这样说,漂亮的人胜过普通人,画家笔下的作品胜过真实对象,的确在于许多零散的优点被集中在一个范例上。"同时又在《诗学》中说:"像宙克西斯所画的人物(或许是不可能有的),不过这样更好,因为画家所画的人物应当比真人更美。"例如描绘一个人物,也许模特本身不完美与高挑,那拉长脖子也许让人感到更优美,改变身材比例更突显气质,这不是仅有一张漂亮脸蛋儿所能取代的,整体的和谐大于局部的完美。 

       艺术家们将众美集为一体不仅是造型上的美,也是色彩上的灵动,也许没有照相技术,画家的绘画水平会更高?像写实大师冷军老师一直的强调:"多画写生,写生十分重要。"这也许是辨别写实创作好坏甚至艺术好坏的一个方式,写生是画家真正实力的体现,因为它无需一个又一个复杂的技术来"幻化"出作品,像自古大师们所警惕的"手法"危害性。而写生,更直接与纯粹,它会暴露个人绘画的致命缺点,这一点是十分显而易见且准确无误的。如果一位画家能自信示范写生我想这一定是一位实力派艺术家。

       既然单有"像"不一定是美,那我们认为美的东西似乎很难去描述,我认为美好的事物应当是永恒的、朴素的,华丽的精致也只会引起短暂的迷恋,最让人历久弥新的是"原始性"的美。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对此阐述了一个经典的理论并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最能愉悦和最能打动我们感官的东西,恰恰也是我们很快感到厌恶而疏远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很难说清楚。一般说来,新的图画在美和色彩的多样性方面和古画相比,显得更加光彩夺目,一开始会迷住我们的视觉,但是这种愉悦不能持久,而古画的粗朴和古拙却仍然吸引我们。在唱歌时滑音和颤音比严净的音调更柔和、更优美,可使用太多,那就不仅具有严肃情绪的人会抗议,而且大众也会不满。我们的其他感官也是如此,会更长久喜欢具有平和气味的香料,而不是喜欢非常浓烈、非常扑鼻的那种,宁愿闻蜂蜡的气息而不愿闻番红花的香气。其余触觉也有柔软与平滑的限度。味觉是最贪婪的感官,很容易给甜味吸引,然而它又如此之快拒绝和厌恶所有甜味……因而在所有事物中,厌恶和愉悦相邻并存。"即刻的愉悦易逝甚至会引起厌恶,如同许多昙花一现的网络歌曲,投机取巧的小把戏与洗脑节奏在众人笑笑之后便是极度的厌恶;蛋糕的丝滑甜蜜在享受过余是随之而来的甜腻感,不如清茶的持久芬芳;漂亮脸蛋儿引人注目,但更让人爱慕的是美丽的心灵、聪慧的头脑、深厚的修养;时间会消磨表面的浮华,同样也会酝酿一坛醇厚的美酒,聪明的人面对婚姻,会更注重一个有趣的灵魂所承载的能量,拥有思维之美的人是个靠谱的灵魂伴侣。这些被贡布里希归纳为"原始性"的朴素的美、纯粹的有灵魂的美、崇高的美是艺术家为何要表达并创作艺术的根源之一,这样的美不会被跟风所淘汰,是艺术家在熟练技巧后却能进而抛弃技巧展示真实的美,也只有深度创作的艺术作品才会展露这样的美,生命有限但有限生命中创造的灵魂之美的创作是永恒而耐人寻味的艺术。

                      三.艺术价值的形成 

       好的艺术是艺术家的思维结晶与经验积累,深度创作是理性与感性、实践上的客观与主观、风格与情感相互交错而诞生的。 

 1. 理性与感性 

(1)理性 

       首先对于理性的理解分为两方面即:思维(艺术修养)和实践能力(功底)。

       前面提及的艺术不盲从不跟风以及应去偏爱"原始性"都是人们经过对比和理论知识的分析以及个人主观潜意识共同作用产生的艺术分辨意识。这样当我们面对一幅细致入微却"没有颜色"的单纯"下功夫"的画作和一幅看似简单、轻松、一挥而就的有着深厚功底的磅礴画面时,就能很快分辨出是非好坏并不被假象即所谓的"细"与"像"所迷惑,如同意大利画家卡斯蒂廖内的总结:"一条自然的线条,简简单单的一笔,轻松地一挥而就,让人觉得画家的手不需费劲,也不需技巧,自己就移动到了终点,而效果与画家的设想完全吻合,这才体现出艺术家的高妙之处。"又如威尼斯画家、批评家、艺术史家鲍西尼以提香为例说:"就连下笔轻松的画家,特别是提香,最后也会在最亮处或者阴暗处涂上几笔,以特有的绝技消除绘画过程中留下的花过功夫的痕迹;因此,如果看不出作品中的最后几笔,特别是在头像中看不出来,那么,这样的作品只能看成是复制品,因为小心模仿的画家会留下过于细腻的痕迹。"所以说这简单的一笔是画家多少年的功底所产生的质变。朴素轻松的画面对比繁复并充斥着多余笔触的紧张感要更高级,或许多读、多看、多思考是让人听到就感到失望的捷径。学习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再升华精炼为简单的有趣游戏。

       修养是风向标,避免了不必要的诱惑和岔路,正确的道路必然崎岖,没有牢固的地基其余都是空想。所谓"学习"一词不只是一个动作,当分解为"学"与"习"时便可知学而时习之的重要性,很多人只注重了"学"而忽略了"习"的重要性,如同"修行",修得过后去践行之才可成就这一完整动作,理论与实践,一个也不能少。所以对于理性在艺术中的辩证,我认为它是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必要性已经论证,没有理性指导一定不是好的作品,但只有理性也不一定创作出好的艺术,如一个勤奋但不灵光的"笨"孩子的学习之路还是有很大困难的,虽说我相信这也能成功,但如果聪慧再加努力,那应该是完美了。毕竟艺术不像科学,感性还是要占得一席之位的,这其中包含的是天赋、灵感和热情。 

(2)感性 

a.天赋 

       不同于灵感与热情的后天性,"天赋"一词让人感到的是虚无,当一位画家的作品让人赞叹时,我们最爱夸的也是天赋异禀。许多人至今不知自己有何天赋,艺术的天赋是上帝之手的眷顾。世界上有无数的艺术家,但有天赋的艺术家却屈指可数:当看到安格尔九岁时的第一张素描时那真是名副其实的天才;而从小展露绘画天分,二十六岁便成为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破格接纳的最年轻会员的透纳,同样也是有着幸运的天赋;更不用说有着众多头衔的达芬奇,他不是简单的"斜杠青年",只看其手稿、笔记便可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天赋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魔力,但这些拥有着艺术天分的大师的成名之路仅说靠天赋也是不真实的,如同透纳被问及成功秘诀时,他说:"秘诀只有一个,勤奋再勤奋。"爱德华.戴斯也以他为例,称:"勤奋加自制,没有老师也能突飞猛进。"人生而不平等,但输在起跑线上不等于无缘胜利,重在行动。天赋是一份锦上添花的礼物,拥有固然完美,但不管是否拥有,都需要勤奋作为成功的发动机来点燃艺术。

 b.灵感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耳熟能详的爱迪生名言似乎还有下半句即"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重要。"两句话意思完全相反,但灵感对于科学和艺术有时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似乎同天赋有着关联,但不是凭空瞎想,灵感基于经验,成于积累。我们会发现每一位艺术大师的作品不一定都是完美的,出于一人之手的画作虽说画风是特色,但每幅作品一定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如果说这幅画上的人物安放在他的另一幅作品的背景之上也无大碍,那我觉得就是失败的。画师对于一个物象的感受一定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同一个模特,不同的境域、不同的神情与不同的服饰甚至画师不同的的心境营造给人的也是不同的情感艺术。很多画家画的很费力,但自己画的人物大相径庭,这幅画的人配那幅画的景似乎也行,这是懒惰作祟,看到模特只凭自己已知的经验并且没有深入探索的好奇心,因而作画时我相信也是无聊的,因为这是流水线式工作。每一幅绘画作品中的人物、肤色、质感、眼神等都是画家充满着独特的心情所描绘的色彩、构图。风景更是如此,机械地用同一种方式诉说天空、树、水等,即使功夫到家,没有情感、没有思考与灵感便少了一份惊喜和趣味。像现在很多艺术教科化的"商品",人物肤色亮面用什么色,暗面如何过渡,从画面开始如何一步步操作到结束都有着严格的流程与配色,这未免也太无趣了,这样的艺术久之便会腻,也只有看过署名才会知晓是谁的画作。大众化的商品也只能被称之为"真是下功夫",用的是时间,费的是体力,缺少的是自我。灵感证明着每个人作为独特个体而存在,是基于理性的个人天赋。 

c.热情 

       天赋或许不足,灵感也许不多,但无热情是长久不了艺术的。关于热情,看过最打动人的一段视频是北大汇丰商学院毕业典礼上史蛟教授对"热情"、"精通"与"成功"做出的分析,她引用乔布斯在某大学毕业典礼的一句话作为开场白:"绝不要屈就于一个你不热爱的工作。"她认为"年轻人只该去做自己全心热爱所向往的工作。为什么呢?因为热爱带来全情投入,全情投入带来成功,即使不成功,至少你是快乐的。是不是很美妙?无懈可击。"这或许给很多迷茫而努力的年轻人以动力,热爱给予人即时的快乐,长久了是终生的事业。如她所说:"在北美和英国的调查中,只有4%的大学生声称自己具有某种职业相关的热情……有个事实不容忽视:就是成功人士往往确实对自己的事业抱有莫大的热情。"热情是做好一份工作、成就一份事业的前提。  

      浮躁与功利心做艺术只会生产浅创作,久而久之自己也会厌烦而放弃的。或许真的应该崇拜而不是嘲笑梵高那股疯劲儿,从热爱到痴迷,像是毛姆笔下以高更为原型的斯特里克兰德——"如果他曾在画室里单枪匹马和上帝的天使孤注一掷地扭打在一起,那他从来没有让任何人窥见他鼻青脸肿的样子。"虽然不认同他的道德作风,但他对理想是"即使只靠一支画笔,沦陷于赤贫之中。我孤独而炽热的灵魂也无法和画画儿分开。"我们在梦想与现实中徘徊,大部分人为了"六便士"低头奔波着,他却执着的追逐"月亮",热情与信念让他无视他人异样的眼光。总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上,只不过验证的时间漫长。

       然而只有热情却无韧劲就只是喊口号,正如史教授所说:"其实是有一个第三方因素同时导致了成功和热情,这个第三方因素是什么呢?是精通,你对自己职业技能的精通。你达到大师级的水准,就会有信心和成就感,成功和热情也就随之而来。"和对天赋、灵感元素的阐述一样,最终还是要归结于理性,这是理论付诸于实践的基本道理。 

2.实践中的主客观辩证 

       前面基本从宏观上叙述了如何进行深度创作,那再从微观上讲进行深度创作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就更繁复多样了,但整体离不开两大要素即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影响。

       在科学领域里,我想客观是重中之重,但在艺术领域,主观意识必不可少,造型上需要的完美的主观性,色彩上更是需要发现美的眼睛。而客观的基础地位是不可改变的,如画家齐白石先生所说:"我绝不画我没见过的东西。"源于客观的主观性才是进行深度创作要点。

       浅创作的绘画很大程度上也源于主观性的缺失,深度创作的艺术一定是照片无法比拟的,其中的颜色与造型都充满着主观思维的来回纠正。 

(1)造型构图 

      只是对着物象盲目照搬是很多绘画存在的一个致命问题,深入细节不等于画进去只用小笔抠到眼花。能够从细微处抽离出来用对比的眼光看问题,从而表现每一个边缘线的不同虚实,每一组明暗的微妙差异,用大笔描绘细节又照顾整体才是绘画的极致美。记得大学时期老师就常说的一句话:"学会用大笔画细节。"许多画家经常会说自己职业病是久坐画画导致的颈椎疼,我觉得站着作画完全可以避免,并且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我们总要适时地远观画面的整体效果以免陷入局部的旋涡,如同自信的击剑选手来回踱步,去审视与调整作品,这是个体力与脑力的反复考验。上大学时我们去导师毛焰老师工作室观看学习,毛老师就用一个小镜子来纠正画面不足,那样观看如同与画面相隔很远,那么造型与色彩的问题都会显而易见,这时便可根据需要来改动画面。这些方式都是整体意识的体现,是包含于主观意识之中的造型观念。

       塑造造型不能照实再现,分毫不差的是科技,所有的物象没有极致的完美,但绘画可以创造完美,修饰一下五官与身材线条使其精致,像前面所说的创造气质美、改变一些不入画的缺点、调整画面布局、改造色彩搭配都是主观对于造型与构图的合理改造。

 (2)色彩 

      关于色彩的分析,我曾对此写过《色彩的力量》一篇文章来表达我自己的泛泛理解和经验,如果在古代,面对安格尔与德拉克罗瓦的素描和色彩之战,我或许会站在德拉克罗瓦的色彩大营中,同样是两位经典大师,同样的尊敬与仰视,不是对素描不重视,而是确实着迷于色彩的魅力之中。 

       所有的颜色都是相对存在的,这一论点准确无误。色彩表现有别于照片的光与色,例如同一样物体在明亮与黑暗、冷色与暖色中的表达完全不同,不仅色彩,轮廓虚实也不同,这是分清画面主次的方法,舍弃与虚化有时并不是偷懒而是深刻的大局观,如同许多"未完成作品"有时比面面俱到的完美画面更有趣味,又似国画中的留白,这样构图更回味留长。所以说掌控节奏与主次分明对于古典绘画乃至其他艺术都很受用。最典型的例子是伦勃朗的《夜巡》,得罪雇主却成就历史巨作,他创作的是艺术而非订单,赚到每个雇主的订金就成就不了历史大作啊!

       描绘色彩更是描绘内心美的感受,最怕复杂的调和与犹豫迟疑所呈现的脏颜色与不高级无色彩倾向的灰色调,那是没有美感的画面,是浅创作。但鲜亮却单一的色彩也许美但不免粉气与媚俗,在明度中找变化并融入有冷暖的灰色调、大胆运用对比分辨主次等都可让漂浮的粉气变稳重。但画者总不可避免的把握不当而在脏色、适中、粉气中徘徊,稍有不慎便失去平衡向一端倾斜。其实我们一直在追求去调和颜色,去调出一个匀匀的"准确"色彩才放心落笔,但重要的不在于过分调和而是色彩的叠加与相邻。混合是化学反应,叠加是物理方法,层层的冷暖叠加会使油画更有质感,如跳跃的音符般生动,微妙的变化也在这层叠的色彩中展露,似印象派的调色,厚重却不乏生机。所以说最稳的平衡是大胆尝试并非小心翼翼,恰当的补色调和会很美妙,但补色调和易脏是个不争的事实,而相邻就不一样了,紫色与黄色、红色与绿色,把这些补色改变适当的明度与纯度并反复的相邻与叠加是避免脏色的绝佳方式,但需要找微妙变化,这就是长期已久的绘画经验发挥余力了。莫兰迪的灰色调就是这样的相邻与叠加,在现在运用在服装是一种高级的穿衣搭配,油画何尝不是一个个颜色之间的搭配? 

(3)边缘线 

      这些只是主观发挥作用的一些表现。实际中更多的细小的问题都有主观性做主导。例如边缘线问题,最早达芬奇发现解决人物轮廓看起来不那么生硬的方法,即"渐隐法",贡布里希这样描述:"画家必须给观众留下猜想的余地。如果轮廓化的不那么明确,如果形状有些模糊仿佛消失在阴影中,那么枯燥、生硬的形象就能够避免。这就是莱奥纳尔多发现的著名的画法,意大利人称之为‘sfumato’(渐隐法)——这种模糊不清的轮廓和柔和的色彩使得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总是给我们留下想象的余地。" 

       毕竟人是立体的,实际物体是无数的面而无边缘线,我们画出的人物愈靠近边缘愈是无数的小面叠加而形成此"线",并且越是处于暗面,线就越模糊甚至陷于环境中,例如画头发时,当画到后脑勺时经常会用笔轻松且融入环境色使其感觉转过去,而不是边线清晰显得外翻,当然风格不同表现方式各有特色,但渐隐法对古典绘画的发展的确起着重大影响。 

       主观意识创造风格迥异的绘画,是深度创作的必要条件,但绘画的基本还是源于对物象的观察、对经验的积累,之后才有理解与创新。就如同我们学画之初都是学习老师、临摹大师开始的,模仿的学习日久天长便成为自己绘画本领,结合对生活的感触和理性思考后的个人主观意识才逐渐塑造出自己的风格,量变形成质变。

 3."风格即人" 

       古有"字如其人"的说法,十八世纪法国美学家布封也有"风格即人"之说,其意都是对于艺术表现与艺术家性格关系的阐述,狄德罗对此也曾说过:"请你相信,画家在作品中的自我写照比文学家在他作品中的自我写照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人性格奔放直爽,其画作很可能是潇洒不拖泥带水的笔触与大气磅礴的气势,如同生性好斗、粗犷、不拘小节的"鬼才"画家戈雅,他本身也抵触矫揉造作之风,作品更是大胆表现情感,多见辉宏场面,从画中就能感受画家的刚烈性格。而那种色调暗淡几乎无笔触的平静画面,画家性格可能内敛、忧郁并喜好精致的细节刻画等。这样的情况屡试不爽,但仅适用于画家真实的内心性格,毕竟人的两面性差别还是很大的。

       而每个人的眼睛所看到的色彩也有差异,同样是看一块颜色,但在每个人眼中呈现的却有明暗、冷暖的不同。性格决定了画家的喜好,不同的视觉也导致不同的色彩,喜好与视觉影响着后来形成的画风,风格的存在也是深度创作形成的关键,毕竟如果只有一种标准未免太过于乏味而缺少了灵魂的魅力与直达画家内心深处的情感,但它不是刻意形成的,它是沉淀后的芬芳,急不来也等不到,时间够了、汲取多了、能力强了自然形成独特。

       性格影响创作,品行同样也是,不一定所有聪明与善良的艺术家都能成就好的艺术,但品行差即使有再多的天赋我觉得也不会是好的艺术家更没有好的作品,作品反映人的内心,如杨飞云老师说的艺术是表达真善美,没有善良的心灵,他的画面怎么会有真挚的情感?

       前面说视觉影响风格,不仅体现在对颜色的感受力,更是对物象的关注重点不同。如同性别差异也会导致不同的风格,大体来说男画家更注重造型塑造因而写实居多,而女画家对色彩更敏感并钟爱印象派。当然这不能以偏概全,这里说的是个概率,而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百度百科上这样写道:"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男女在视觉上存在差异:男性的眼睛对小细节和移动的物体更为敏感,女性更容易发现颜色的变化。"更有研究表明,说这一不同源于远古时代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分工不同导致,男性狩猎中看的范围广更关注物体的运动,而女人采集蔬果、种子因而对色彩更敏感,也有说是因为男女本身的构造不同(例如仅存于X染色体中的一种色彩基因使得女性比男性多出一份的敏感)才产生了上述的分工。不管怎样,多多少少会有差异的存在,关注造型还是关注色彩,重点不同就形成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情感再现。

        这些不同是横向对比而出的概率,纵向来说,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一成不变,成长、思想等都会时时刻刻发生改变,所以才有了艺术上少年时期、成熟时期与暮年时期的风格变化,纵观一位画家一生的作品,每个时期应当有不一样的东西存在于画面中,这是阅历与思维的作用。作家傅雷总结雕塑家多纳泰罗的艺术人生:"少年时候,和传统决绝而往自然中探求‘美’,这是他革命的开始。其次,他在作品中表现内心生活和性格,与当时侧重造型美的风气易趣:这是他艺术革命成功的顶点。最后他在《圣约翰-巴底斯脱》及《圣马特兰纳》诸作中,完全弃绝造型美,而以表现内心生活为唯一的目标时,他就流入极端与褊枉之途"看过这精炼的总结再看他的作品《圣乔治像》与《抹大拉的玛丽亚》,风格变化让人好奇他的转变过程,没有好坏,只是跟随自己的心去创造艺术。

        风格是不容易形成的,是千姿百态的,但只有深度创作的艺术才能成有某种风格,它本身就是基于高尚审美的独特个性。


       总而言之,艺术是崇高和美的代名词,艺术创作者更是因为偏爱这"原始性"的朴素、纯粹及有温度的美而去创造艺术,高度的审美修养让我们追求深度创作的魅力,这需要怀揣热情、挖掘灵感,再有那么一点天赋做佐料,更需要勤奋与修养,用发现美的眼睛主观归纳,长此已久的坚持与思考量变出自己的风格,才能称之为创造艺术。深度创作,创造有温度的艺术。

                                                             2018年7月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