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日常·似水流年

——读李阳画作有感

匠人·日常·似水流年

匠人·日常·似水流年

——读李阳画作有感

张 涛

当艺术的历史走入21世纪,尤其于脸书、推特、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一个画家声名的传播速度,从凡高、伦勃朗的百余年坎坷遮蔽重新发现,缩短到短短的几天,几日,甚至几个小时。好处是你若是块金子擦去尘埃放出光芒的几率大大增加,劣处是急功近利的诱惑与浮华虚荣的焦虑同样大大增加。

碎片化的万花筒时代,小聪明与大智慧泥沙俱下,也让观者傻傻分不清。持小聪明者操控媒介大肆宣扬,虽然画艺未必与声名匹配,抑或完全相反。但并不妨碍颇擅此道者可得镁光灯下的虚荣满足与纸醉金迷的华丽涂装,但百余年后此类人笔下之作,大约往往是历史价值大于艺术价值。现在流行所谓“工匠精神”,专为某一事业倾十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心血而不懈怠,大约就是对这些年社会上所横行无忌的各类受世俗物欲所驱使的小聪明的反驳与反思。画人李阳,就有点所谓的工匠精神孕育其魂其魄。我不愿意以“家”称之,是因为李阳还年轻,还有冲劲,早早的盖棺定论送上一顶“艺术家”抑或“画家”的桂冠,算不上伤天害理那也是敷衍塞责。李阳性格谦逊内敛,没有一些画艺未到气质先到的年轻“艺术家”的傲娇与戾气。这是好事,说明还有上升的空间,还有吸纳的弹性,还有进步的动力。

李阳隅于出驴肉火烧与哈弗神车的小城市,十年如一日,默默地画着用心地观察着。他喜绘风景,喜欢用静默的笔触,勾勒自然的微妙与玄机。李阳笔下的山与路、水与树、人与物,没有浓烈绚烂的笔触与千般旖旎的色彩,大面积的平涂与色调的细微对比,加之一些细节处颇为丰富的小笔触处理,使得画面整体的视觉张力顿时显现。这种张力,并非扑面而来的强烈刺激,而是润物无声的细细品味,简洁点儿说,就是耐看。在一个“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这份耐看,已经很不容易。

从李阳的画作,可以感受到卢奥的影子、闻到莫兰迪的气息、甚至看到其导师段正渠先生的风格,但是李阳的可贵,在于能学其师同时出其师。毕业十年,我看到了李阳的踯躅探索蹒跚前行的艰辛与不易,看到了他一步步形成自己绘画语言的历程与心印。在架上绘画虽不能说已走到孤芳自赏的穷途末路,但是在小小尺幅间能寻觅到自己的绘画语言形成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已实属以卵击石以小搏大的今天,许多艺术媒材已经委身科学技术为妾,在一个机器大复制的时代,多少艺术家力图求新求变,李阳却走向了一条回去的路,走向了一条相反的路,走向了一条“不合时宜”的路。所谓“工匠精神”,大体不过如此。

本雅明阐释了机器复制时代艺术失去手工创作时那电光火石间“灵韵”的悄然消失,李阳的创作,正是在重拾这一点一滴的“灵韵”。那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对世界的理解,对自然的体悟,对身外之物的感动与阐释。归根结底,是对大千世界渺小自我存在感的确证与自证。高更的塔希提之问,一剑封喉,古往今来无数画家,端起画笔的那一刻,即是对历史的伟大征服,也是对自我的身份认同。

李阳的画作,没有崇高,没有伟大,没有主旋律,只有日常——日常的屋角陈设,日常的友朋神采,日常的日升日落。在他的画作中,没有做作的姿态与刻意的感动,只有平淡如水的生活。读画如读人,李阳是个真诚的人,你让他装,他也装不出来。性情如此,画作如此。有性情上的这份真意,有画笔下的这份执拗,李阳确证这个世界的架上路径,会越走越通达。

2017年12月1日记于花家地南街8号

 (张涛: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讲师、《美术研究》编辑)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