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

苏雨涵这样想


       自俄国画家康定斯基在二十世纪初画出世界上第一幅抽象绘画起,抽象绘画大约沿着两条路发展,一条强调情感表现,一条注重理性结构,而它们的一致性在于强调绘画作为一种语言的内在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无关乎形象。抽象艺术家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位置,重视绘画语言的探索和表达,从而传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宗教态度和个人情感。我画抽象画的目的也不外乎如此。经过了十五年的探索后,更是迷恋绘画这门语言的美了,它的美在于结构、空间、肌理、色彩及点线面的合理组合等。经由这些有意味的形式,可以唤起读者的共鸣、想象、回忆。(我觉得鲁道夫·阿恩海姆的异质同构说超有道理。)我发现,在意色彩的人会关注我的作品中的色彩成分,对形体感兴趣的人会首先看到我描绘的形状,喜欢音乐的人会读到画面的节奏感,这很有意思。但我也知道,当下熟悉绘画这门语言的人不多,他们看画的时候仍然期待故事,所以我很注重给作品起名字的环节,帮助大家理解。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