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家张红梅: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

当代艺术家张红梅: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

2015年3月16日,中国当代艺术家张红梅个人作品展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图书馆亮相,这里是张红梅的母校,学院的师生们第一次得以近距离的观看这位在国际舞台上越走越远的校友的作品。

用张红梅自己的话说,“越是在母校办展,我越是忐忑。”或许是近乡情怯,对于这个展览,张红梅一点也不敢怠慢,展出了各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事实上,这个在母校办展“战战兢兢”的艺术家,已经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威尼斯双年展等众多国际重要展览上亮相,成为国际艺术界认识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全新形象。

国际艺坛的新势力

张红梅生于山东,属于70后的一代艺术家。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又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织物艺术,并在这里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她远走意大利,在米兰理工大学进行艺术和设计研究。

从2000年开始,张红梅女士屡次参加重要的国际展览,包括国际纤维艺术展,萨比奥内塔双年展,美国迈阿密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影像艺术展,以及意大利、美国、埃及、墨西哥等地的其他展览和个人艺术展。她的作品也曾作为意大利Premio tenco音乐节舞台背景,与各国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见面。

著名策展人,意大利国家文化艺术中心主席温琴佐•桑弗说,张红梅已经在国际艺术领域崭露头角。她重新解读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像,极其敏感地在作品中插入具有强烈表现力的色彩元素,并借此创造一个整体,一个介于造型和抽象之间的独特新颖的艺术形式。 

张红梅告诉记者,她的作品走向国际市场,与桑弗先生的慧眼识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013年3月8日,在济南索菲特银座大饭店张红梅作品展上,担任该展览策展人温琴佐•桑弗先生表达了他对张红梅作品的喜爱,他说,毫无疑问,她是中国艺术景色中的一个独特形象,这一点毋庸置疑。这种独特性来自于她可以在其中自由活动并释放想象力的创作语境,这使她不从属于某种意义上可能会扼杀创造力的任何流派或趋势,而是摆脱各种束缚与规则,毫无保留的开拓新路,以一种越来越令人信服的方式在自由之路上开花结果。

桑弗先生是意大利国家文化艺术中心主席,同时是一位蜚声国际的策展人,他与中国的伙伴曾毅一起策划的毕加索、达芬奇中国展览,创造了万人排队的观展奇迹。今年3月初,记者在北京再次与桑弗先生见面时,谈到当前的各种流派,桑弗先生再次表示,张红梅的作品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她的作品就是她自己的。国际市场欣赏这样的表达方式,这是艺术的本质,她凭借着鲜明的国际化语言和大胆革新的表现形式,在国际市场开始异军突起。

美国记者Cortney Lane Stell在当地媒体发表文章介绍张红梅时写道,中国当代艺术家张红梅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及科罗拉多州的丹弗举办展览之后,逐渐开始成为美国民众所熟知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最近她在美国展出的“记忆系列”是她2010年的作品,这个系列的作品在内涵上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形式上很明显的受到了非具象绘画创始人蒙德里安的影响,在色彩上传承了中国古典建筑中所运用的色彩,用几乎固定的几何形式来界定古典人物的面部特征。通过这两个方面——传统形象色彩和抽象几何形式引发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关系的思考。其绘画的巧妙之处在于将绘画的技巧不经意间融入艺术家自我直觉与感受。

现在,张红梅的作品每年都要参加国内外的多个重要展览,意大利阿莱桑德里亚银行、美国迈阿密市政、NOTO市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埃及文化中心、中国马德里文化中心,北京水立方等机构都收藏有她的雕塑和绘画作品。

中国文化的新形象

在最新的一次展览中,张红梅展出了她的“记忆”系列,“中国印”系列,“冬天的记忆”系列,“意象山水”系列以及在埃及展览之后的“埃及印象”系列。在这些作品中,无论是飘扬在画面上空的中国花布,还是纵横在画面中的黑色线条,无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国风尚。

谈到最初的“记忆”系列,张红梅说,她曾于无意中收集到一批老族谱,这些老族谱上面的人物形象给她带来很多思考,时代的发展让这些形象变得黯然,然后无意中的一次显露却又彰显着这些逝去的文化还有着非同一般的光华。张红梅将这些老物件与她所喜爱的蒙德里安的几何图像结合起来,用或长或短的几何形把那些人物形象进行分割,使之若隐若现,半遮半掩。表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叠。

张红梅显然是一个善于讲述中国故事的艺术家。从“记忆”系列开始,她所表现的,从来没有离开中国文化。

“中国印”系列讲述的是中国传统印章符号,“冬天的记忆”系列阐释的是中国阴阳和合的哲学精神,及至“意象山水”系列,她又开始将视角回归中国的文人画,用现代绘画材料抒发中国的文人情怀。

每一个画家最终画的是自己,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张红梅说,“我们生活在中国,骨子里流淌的是中国文化的血液,自然而然就会表现出来,这是根深蒂固的,无法改变的,同样一个没有接触过西方文化的人,如果硬要在绘画中表现西方的东西,那是缘木求鱼。”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徐思敏在评价张红梅的作品时说,中国元素,也是中国梦的文化表达。张红梅的作品通过中国的元素加上世界的视野和观点,这其实正是一百年来中国艺术的一个主动选择。从林风眠、吴大羽那一批留法的艺术家开始,到现在国内的各种探索,形成了一条艺术的流脉。

张红梅似乎很轻松的找到了这样一种中国元素,与所讲的中西结合不同是,她寻求的其实不是一种文化的嫁接,而是通过一种世界语言来阐述中国文化精神。很多艺术家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艺术符号,而张红梅从一开始就带有这种符号特征,这种符号特征就是中国元素。

徐思民教授甚至把张红梅的作品风格与贝聿铭的建筑联想到了一起,他说,“红梅的作品很有意思,有贝聿铭的味道。苏州博物馆是他设计的,红梅的作品跟他思想很接近,他在方寸之间建了江南山水。其实就是几块石头切了切,即白当黑,在苏州闹市建了一个园林。而张红梅同样在方寸之间用简单的结构营造了一方中国山水。”

从中国花布到中国山水,从五彩缤纷到黑白两色,张红梅在中国文化精神的探究上正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外而内行进。从她新近创作的“山水”系列可以看出,她的画面特征从“满”转变到了“空”,这更进一步表明了她对中国文化的深刻感知。在中国的哲学体系中,空是更大的满,无是最大的有,张红梅对中国文化的探求正在向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延展。

艺术语言的新表达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张红梅的作品对材料的应用非常宽泛,我们很难用一个词去界定她的作品属于什么材料,其中既有布料的拼贴,也有油彩和丙烯,还有纤维。除了材料,她的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及其艺术语言是尤其值得业界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张红梅所创作的不是国画,不是水墨,因此她无需对传统绘画中的各种技法和规矩负责,她只需要对自己的感受负责。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先生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感动,就无法感动自己也无法感动别人。吴冠中先生也曾谈到,现在很多画家的功夫都着眼于技法的更新,学人家,学古人的技法,然后力求创出自己的独特技法,从颜料,纸张,笔法到题材,写实抽象……都在尝试探索,他们将功夫用在画内,却失去了感人的力量源泉。怎样才能画出感人的作品呢?“拿出你的心,首先自己要有感受,如能不择手段的表达你的感受,哪怕你短于辞令,甚至有些口吃,留得真情在画图,代代知音不绝。”

张红梅正是如此,她在忠于自己感受的基础上,用自己最擅长的语言创作出了属于她自己的画。她总结自己在创作中的几个关键词,“传统”、“记忆”、“印记”是关于绘画内容的,“颜色的选择”、“材料的运用”、“模糊的处理”是关于创作方式的,这些关键词系统地组合成了张红梅作品语言的特征。

潘鲁生先生则将其总结为“跨界”,他说,“艺术家一定要跨界,跨界的思维,就是艺术的创造源泉。红梅学的是染织,还有纤维艺术,她对材料的了解,对色彩的了解,对民间文化的了解,都是非常深入的,她把自己的专业和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进行对接,有的时候借助材料,有的时候借力工艺,有的时候借用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就形成了艺术的跨界,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拓展,非常有意义。所以现在看她的作品,一看是一种中国的文化,同时还很当代,对形质对材料有一种新的应用,再者,视觉语言冲击很强。”

通过这种跨界,张红梅避开了中国绘画的书写方式,与传统山水、花鸟、人物画当中的“气韵生动、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相比,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全新的一种表达方式和对传统的新解读。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刘娅萍同样赞赏张红梅作品中的当代性。她说,张红梅的画不表现过于激进的东西,也不表现落后的东西,不波普,也不反波普,她不靠向任何主义,而只表现她自己的思考。有些人总想代表时代,而张红梅恰恰体现了时代。

这也正如美国的媒体所评论的那样,张红梅的作品在艺术界变得更加重要的今天,就如同国际艺术界已经把目光聚焦到中国当代艺术也就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和二十一世纪初这个阶段上一样。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增长迅猛,已经成为全球艺术和经济的热门话题。这种相对新的当代艺术市场相对应的是新富的艺术收藏家和艺术中心。毫无疑问,张红梅的系列作品打破了一切固有的疆界,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在传承中国优秀古典文化的同时,也体现了其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当代艺术情怀。(赵京桥)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