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师恩,贾宽画过的几个古代尊师重道的小故事
教师节了,有多少人还记得曾对我们谆谆教导的恩师?
小时候对我们的耳提面命,是想我们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精益求精的要求下,隐藏着希望我们成为人中龙凤的心。
老师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身为学生的我们自然要怀着感恩的心,敬爱他们。那么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尊师重道的典故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敬爱师长的吧。
— 程门立雪 —
北宋时期,有一个著名学者叫程颐,是主张“去人欲,存天理”的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程颐在当时的名气很大,许多人慕名而来求学问道。有一天,一个叫杨时的学生来拜见程颐,有问题要询问。不巧的是,他来到的时候,程颐正在休息入睡。杨时怕打扰到老师,又不想放弃求学,便站在门外,静静的等待。当时正是冬天,在杨时 在门外站立的时候,逐渐下起了雪,且越下越大。但是杨时并没有因此离开,而是继续等待。后来雪都下得有一尺厚了,程颐终于醒了过来。杨时进屋子的时候,程颐说他在窗外看见了一个雪人,那个雪人就是杨时。因此便有了“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后人也以此作为尊师重道的典范。
— 子贡尊师 —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提倡“有教无类”,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是“七十二贤士”。在孔子的众多学生中,有一个学生,非常出名,叫做子贡。子贡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师孔子。一次,鲁国有个大夫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听到了却非常的气愤,即使那个人在夸自己。子贡说:如果每个人的才能都是一座房子,那老师的房子光是围墙就有十丈那么多,房子则更加得富丽堂皇,一般人没法翻过围墙看到里面的房子;而我子贡的房子,围墙只有肩高,一眼就可望尽。接着,子贡又把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熠熠生辉,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这一番话下来,直把对方说得面红耳赤。
— 张良拾履—
北宋时期,有一个著名学者叫程颐,是主张“去人欲,存天理”的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程颐在当时的名气很大,许多人慕名而来求学问道。有一天,一个叫杨时的学生来拜见程颐,有问题要询问。不巧的是,他来到的时候,程颐正在休息入睡。杨时怕打扰到老师,又不想放弃求学,便站在门外,静静的等待。当时正是冬天,在杨时 在门外站立的时候,逐渐下起了雪,且越下越大。但是杨时并没有因此离开,而是继续等待。后来雪都下得有一尺厚了,程颐终于醒了过来。杨时进屋子的时候,程颐说他在窗外看见了一个雪人,那个雪人就是杨时。因此便有了“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后人也以此作为尊师重道的典范。
— “孺子可教”这个成语就是出自此处 —
古人将尊师重道看的极重,对老师是否敬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之一。然而到了现代,却有许多人对老师毫无尊敬之心,更不知感恩。我们对他们的严厉心生不满,为繁忙的功课感到痛苦,却不知道多少个日夜他们也在熬夜备课批改作业,为我们的学业费尽心思。父母关注的是一个孩子,老师关注的是一群学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懂得尊师重道这个道理,在即将到来的教师节,真心地为老师送上一句祝福!
感念师恩!
愿老师们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