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绘画为时间的刻度

以绘画为时间的刻度

以绘画为时间的刻度

韩国艺术家Byron Kim从2001年开始他的周日绘画项目,他持续的在每周日完成一副35 x 35cm的布面丙烯,灵感取自那一刻的天空,并在画面底部用铅笔写上一行随笔并标注时间和地点。


Byron Kim很好的诠释了抽象绘画与具象绘画之间的关系。他使用人类的身体,人类的文明,自然世界,作为最初始的灵感源泉,在此之上,他创造出细微,敏感,诗性的作品。


时间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内涵是无尽永前,其外延是一切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分、秒或者是年、月,都是人们发明出的一个便于记录万物运动规律的记录单位,如公里、米等。但时间本身是不存在的,所以时间倒流或回到过去,其实是建立在一个不存在的逻辑基础上的。可是如果以绘画的画面作为纪录时间的媒介,画面内容为记录单位,加之艺术家的实践过程,那么绘画是不是也和影像作品一样具备了时间性?


我在三年前创作过一组纸本作品,纪录起床到入睡之间每个整点的天空颜色。后来在此基础上创作一组木板油画的作品《9am-8pm》,纪录波士顿初冬的一天从早上9am 到晚上8pm 的每一个整点。也是因为这组创作我开始了解到Byron Kim的作品,同时开始思考绘画与时间的关系。


在去年旧金山的初冬傍晚,我在普拉提工作室上课,那一天我刚好在靠窗的器械上训练,在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中我总是会被窗外变化的天空颜色吸引。于是我回到工作室纪录下那几个让我有所触动的时间点《6:59pm》,《7:00pm》,《7:17pm》,《7:30pm》。时间的流逝带来温度的变化,光线的变化让我意识到这些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泉。于是《正午》和《日出》更是着重展示这种感官的变化,并想通过强烈的画面唤起观者对于那些时刻的感受。


在今年夏末我和冷翀开始频繁的短途旅行,因为旧金山环海的地理特征,我们基本走遍湾区每一个海湾。当我望向大海和天空,仿佛感受不到时间又或者时间是永恒的。如同Vija Celmins的纸本作品。于是我开始了更加系统的黄昏的系列创作。这个系列一直持续到现在。我将画面凝固在黄昏的一个时刻,不停的转换着地点,并且将海面与天空受到光线变化产生绚丽的颜色概括成抽象语言,最终整合为自己的画面。所以这一系列的画面元素概括为时间,空间与光。《日出,而不是日落》和《黄昏》是这一系列最开始的两张,后来又创作了《summer comes to a close 1》和《summer comes to a close 2》。最近的几幅分别为《an autumn evening at sutro baths》, 《6:34pm at point reyes》, 《sunset freeway》,和《 glistening》。

以绘画为时间的刻度

以前创作总是将绘画赋予过多的使命感,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足够深刻。后来用了很久逐渐剥离这种沉重的使命感,删减过于复杂的含义回归纯粹的感知。想如果观者透过画面感受到那一刻的温度就足够了。


就像Agnes Martin总是再强调最基本的幸福,总是说希望自己的作品让人幸福。所以她的绘画带给你宁静。但你说她幸福么。我却不觉得。



整刊官网阅读:www.blink-magazine.com 

电脑/iPad浏览效果更加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