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中的时间滞留

何为时间滞留,即绘画中信息点的集合所产生的一种共同作用的现象。多量的信息聚集所带来的综合意义或是创作过程中的“痕迹”,我称呼它为时间滞留

我认为在非写生类(尤其是抽象)的创作中,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少量的信息也许只会带来一种线性的观感,线性的好处是:作品内容会显得清晰明确、不啰嗦,作者所传递的意思几乎不会被观者误读。但这随之带来的问题是:这种线性的表达要何以使创作出的作品具备体量?我认为每一种不同篇幅、尺寸的作品都应当具备与之对应的体量,或轻盈也好、或沉重也好,但都不应当出现观感上的失衡。

我觉得当代的抽象艺术就明显存在这个失衡的问题。篇幅过大,又没有大篇幅该具备的体量的作品屡屡皆是。这就又领向了另一个问题:你创作的动机是什么?

是感受吗?是情绪和激情吗?如果你仅靠这些创作,那是不负责任的。我们都清楚不论是西方抽象还是中国意派,内在要求都不是如此的简单匮乏,可到了自己做创作的时候,要求却松懈了,总怀着一种心理:如果我画的足够大、足够有形式感,外人看了自然会敬而远之、认为它是有意义的。

但空有形式的画面等于没有形式,单纯营造美感的画面等于没有美感。实验性也好,激情也好,这是外围的骨架,内核是精神性与种种思考。这些严苛的内在要求是发生在新媒体艺术对架上绘画的冲击下,是发生在综合抽象对架上抽象的冲击下。

我始终觉得抽象不是被创造出来的,我们只是在探索中发现了它,未来我们也会通过它进而发现新的流派和运动。那么当下的抽象该如何继续?

康定斯基与马列维奇、米罗与克利,他们都将抽象送入了各自实验的极端,这个极端是创造新的视觉体系、新的审美,并贴近绘画的本源,用克利的话来说就是“离开源头的歌唱就是不准确的歌唱,最沉默的声音就是盛大歌剧里的唯一台词。”

在这个过程中,在观看康定斯基绘画风格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过程中,你不难发现创作者一直在“有我”到“无我”的境界中切换着。如果再给他们几十年生命,我相信他们亦会颠覆自己生前的作品。这种切换很可能是无止境的。

因此我提出 时间滞留,是想让绘画从纵向的发展解放出来,转向横向的发展,在一部分人探索本源和纯粹精神时,也该有一部分人将抽象领向社会性、人性的范畴。历史于抽象的作用是什么?社会问题于抽象的反应是什么?我觉得抽象应当具备这项责任,即作为时代的镜子,将一切反应出来,具有批判性与自我批判性。比起很像是“儿童涂鸦”的抽象,这一范畴的“抽象”更接近表现主义,但又有所区别。而这个“区别”,正是当代艺术家很少关注的一点。

我觉得抽象作品缺乏成熟的凝练并不是硬伤,把所有的信息在不破坏“骨架”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它们呈现上去,赋予作品一种时效性,就已经是成功的行为。我关注实效性是想说明它的存在是与人们发展的阶段紧密贴合的,正如资本发达的时期有波普,长期压抑的德国社会出现悲观哲学与表现主义,中国几千年的严肃政治气息下出现的薄名淡利的人生观与“出世”的山水画。那么当今时代也应该有反应它的艺术形式、艺术思想出现。因此我认为,在作品中留下多量的信息是有必要的,它可以体现当代人的生活细节,体现一个时期的特征,也就是说,它会使得过程与结果同时存在,这样的一幅画面,既是一种作品、也是一种行为艺术。

 2019年5月23日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