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曦林评胡杨礼赞

张介宇巨幅作品胡杨礼赞


       我和张介宇先生在接触中发现他是一个沉默的人,像胡杨一样少言寡语,但是他的话都表现在他的画中。另外他有非常强烈的事业心。从师于岭南画派黎雄才先生,黎雄才先生就喜欢画大树。在中国美术馆多次举办黎雄才先生的画展上,我看到了先生的诸多画松的精彩作品。       

        那么张介宇先生在黎雄才那里传承的是什么?可能不仅仅是笔墨。还有中国人对树的认识。这就是中国的哲学,智者 悦水,仁者喜山,把山河和人的精神所匹配起来,我们的祖先们喜欢松树、喜欢柏树。把它当作绘画的重要题材。汉武帝昔日在岱庙中种了柏树,今天还健在。他把松山下面的两棵古柏命名为大将军和二将军。所以人们就形成了一种审美的体系,松柏即象征着人的情操。 今天胡杨也正是传承了这样的文脉。我在新疆工作了15年。靠着胡杨林很近,为什么这个刘㬢林就看不到胡杨?那张介宇就看到了呢,这除了他自己的创作和灵感以外,还有是他作为艺术家的强烈责任感,他推崇胡杨,把胡杨当作一尊尊佛来画,目的是呼唤人们保护胡杨,保护生态家园。却也开启了中国美术史上胡杨作为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表现的先河。我为介宇点赞! 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大美而不言,这表现了一种不张扬。那么胡杨就属于大美不言。它静静的在那里长了几千年。还在那里坚强地活着。活了千年还健在,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  这是天赐良机,那么介宇的机遇就在新时期。当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都关注着生态平衡,正好胡杨林被保护起来。这时我们发现胡杨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精神是相互统一的,从而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张介宇创作胡杨是对的。我们中华民族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赞写,是中华民族审美体系的再发现,和更高价值的发现。那么当我们把它当成一种精神的象征时,如何从造型艺术将它体现出来,如何将这种精神转化成笔墨色彩,张介宇创作的很成功。他用雄强有力的笔墨和热情斑烂的色彩,歌颂了胡杨的正能量。所以我再次对其胡杨礼赞的创作的成功表示祝贺。         

       也因此对胡杨的表现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画种,古人有梅、兰、竹、菊四君子,没有梅、兰、竹、菊、松柏的研讨会,今天专为胡杨艺术召开的研讨会,也是美术界的一个创新之举。我最近也见到了很多年轻人,非常喜爱胡杨,显然看到它已经被迷到了,所以我建议张介宇先生办胡杨学校,他可以收弟子来共同创作和描绘胡杨。使得胡杨的创作在我们绘画领域中得到发扬和传承。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中永远生根、发芽,和壮大。谢谢大家。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