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于世却不乱于心 向心中的理想致敬


【编者按:一个星期前我同刘鹏取得联系,他当即表示愿意接受采访。前后几次接触,他一直给我“邻家男孩”般的亲切感,听见他熟络的称呼,好似相识已久的老朋友。但他光怪陆离与超现实元素相融合的作品,却与其“暖男”的形象截然相反。】

刘鹏从小热爱绘画,多年的学院教育加上绘画经历,他将自己的人生阶段总结为三大时期:创作初期是认识自我阶段即技术探索期,后来便是实现自我即习惯养成期。最后是忘掉自我,回到最初的艺术的原点时期。由此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在艺术道路上善于总结和自省的人。绘画对于他,是热爱,更多的是情绪表达。“绘画这门艺术不仅给我带来了色彩,也给我带来了知己般的慰藉。在我开心的时候,用彩笔画下自己的喜悦;在我不开心的时候,用颜料画下自己的烦恼。绘画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在画画时,心才真正属于我自己,能够自由表达是我最感兴趣的。”这种感受相信很多艺术创作者都深有感触,但只有至情至真的人才能让自己充分融入其中,忘却周遭的纷繁芜杂,坚持本心。

创作灵感好比生命源泉,源源不断地汲取外界的文化修养,也是每位艺术家的必修课。做学问要有一个很高的标准衡量自己,给自己一个定位。特别是当今的信息爆炸的时代,外界干扰太多。他喜欢读各种书,《山海经》、《浮士德》、《卡夫卡》、《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如数家珍。但是他从不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从中得到他自己认为所需要的营养,这些营养是支撑绘画创作的重要元素,对他来说绘画就像是日常记日记,每张画都会写很多感受,画之前写,画完之后也会写,看各种经典书可以激发更多的灵感。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刘鹏看来,艺术的魅力在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如一棵树,画家眼里看到的是树的造型和美感,商人眼里看到的是经济价值,木匠眼里看到的是它的实用价值。所以每个人对艺术的解读各有不同。当观众走近他的画时,能驻足细看对于他来说已经是莫大的肯定,因为这说明这幅画作本身就有吸引他的地方。有时候,有些藏家买了刘鹏的画后,会给作品配文字再发给他看。他会很感动,因为说明买他画的人真正读懂了他,从画中读到了他对社会,对人与自然,生命问题的终极思考。

他从不刻意去为形成个人风格追求个人艺术语言,一切只为最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属于他个人的艺术语言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他创作价值的体现。刘鹏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他生在了大变革时代,深切感受到这几十年国家的巨大变化。于是一开始他画了很多写实题材,后来慢慢走向抽象、表现主义。在此期间,他花了很长时间探索,包括本民族的文化思想,也借鉴了西方一些绘画的形式美感,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并且受到许多权威人士及同行的赞赏。淡泊名利,坚持艺术创作的纯粹。服务于市场还是坚持内心的创作本身,这是当代每一个艺术家都会遇到的问题。刘鹏也不例外,他经常会和身边的朋友一起探讨,他认为独立性是优秀画家的品格,谄媚世俗对画家来说最大的伤害,也亵渎了艺术。真正做学问的人,多数很清贫。从古到今,无论中外,真正做学问的人,往往淡泊名利。画家很多也是这样,比如八大,徐渭,梵高,高更。如果为了金钱谄媚世俗,必然受到金钱的裹挟,是无法坚持学术自由的。所以要想成为真正的画家首先要静下心来,忠于自己的内心。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坚持自己的艺术,到最后才能体悟到艺术的真谛。

艺术家在任何时代都是社会文化精英,是社会精神文明“净化器”,所以更应该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要重要。物质财富的增加,多元文化的碰撞,价值取向的混乱……很多问题的背后本质上是人自身精神性的问题。而人类灵魂的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担任什么样的角色,承担怎样的任务?刘鹏主张:“艺术家主动地以多种形式参与到美育活动中,艺术家的介入对艺术教育的作用、对人们精神的鼓励和指引性力量将是其他常规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从事绘画数十年,刘鹏依旧保持每年的“高产”创作,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对于物质和名利,他早已看得云淡风轻。只要能让他日日拿起画笔,闲暇之余读读书,来一次骑行。对于这样的生活,他就已感到足矣。正如他最后提到的那样:“让生活简单,再简单些,让人生的脚步慢下来,等待灵魂跟上来。人生如斯,始为人生矣。”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