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美之术 (四)

       首先是用笔变化的美。天能造万物,皆因天是运动,《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运动感,富于变化,是美的基础。画家石壶语“画者,化也。在纸上要笔笔化。”物象百态印于心,成竹在胸,得于心应于手。石涛语“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笔笔生化,就要使毛笔的运行每一瞬间都在手腕变化的控制中。这需要长期苦练方得到的功力。变化的美,丰富厚重,引人欣赏。

       二是造型简洁的美。自然界中适者生存,万物通过进化,一切多余的,无用的都消失了。“触目横斜千万朵 ,赏心只有三两枝”,自然进化有取舍,笔墨表现更需要取舍,如何取舍,需要长期修炼而得,是画外功。也需要天赋聪慧,莎士比亚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如果说笔墨变化是画家的基本功,是硬件。那么,笔墨简洁则是画家的软实力。简洁是在丰富变化中取舍,变化是通过简洁展示,琐碎繁杂是难以展现变化的。简洁也不单指表现的结果,也包括表现的过程。齐白石曾说:“方法要简单,效果要最好。”简洁的美,清新淡雅,沁人心脾。

       三是表现神秘的美。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让达凡奇成为世界最伟大的画家。拥有神秘是艺术的最高追求。《老子》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漏泄造化秘,夺取鬼神工”可谓是艺坛巨匠齐白石的座右铭。齐白石晚年画虾,用浓墨铁篆线画虾须,给人虾须在上飘动,虾身藏在水底的神秘感。东晋时期,在自然风光秀丽的兰亭,文人墨客通过酒杯在水中漂流走向,饮酒并即兴赋诗,酒杯受控于自然的溪流,这是一个天人合一的游戏。大书法家王羲之通过“曲水流觞”,创作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神秘源自天然,人类对大自然永生敬畏。过度理智,完全控制,搞水墨试验;丧失理性,随意捏造,胡涂乱抹,玩抽象艺术。这些无论多么离奇古怪,也不会有神秘的感觉。烂熟于心的变化无神秘可言;一目了然的简单藏不住神秘。然而,若能道法自然,以造化弄人,可得神秘难测之巧;若能出人意外,从简而不凡,则得一线玄机之妙。神秘的美,喻意象外,摄人心魄。

       古人将书画分为神品、妙品、能品三格。后人又加上逸品,谓之“神逸妙能”四品,也有“逸神妙能”之说。逸品特性因文人画而设,不能概论书画整个艺术。若能富有变化的美,可谓能品;若能巧得简洁的美,可谓妙品;若能至臻神秘的美,可谓神品。

      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结晶。中国画离开笔墨与其他画种相比就失去特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画只有传承笔墨特性,才能永久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要以“笔墨当随时代”的理念,通过“法古不泥”加“外师造化”的磨练,从而能“漏泄造化秘,夺取鬼神工”,方可经“迁想妙得”及“神遇而迹化”出笔墨精品。

   求美之术 (四)

作者临唐伯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