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行走、登高

冯法祀的“开山途”在央美展出了

很早就注册了ARTAND这个平台的账号,但一直没动笔,因为觉得自己实在是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青年”,对文艺咖们只有“艳羡其才华”的份。周六看了冯法祀先生的展览,先生的画挑拨了我那并不敏感的神经,趁着这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鼓足勇气写点儿什么吧。如有表述不当之处,望指正。

11月29日,纪念冯法祀先生百年诞辰专题展——“冯法祀先生的《开山途》”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了,展期至2015年1月8日。冯法祀先生之子冯世光先生为中央美院美术馆捐赠了55件原稿。

51!n600.jpg

展厅

这个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开山”、“行走”与“登高”,集中展示了冯法祀先生在20世纪40-50年代的作品。《刘胡兰就义》是公众最熟悉的作品了,我们在“具有教育意义”的读本上经常能看到。

冯法祀先生的作品与革命宣传画是很不一样的。极致表现奋进、勇敢与向上的“红光亮”革命宣传画是革命战争年代的流行产物,宣传画中的先进、模范与英雄们,好像无时无刻不在敦促着人们要“前进、前进再前进”,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特殊年代,这类创作着实鼓舞着人们的精神。

38!n600.jpg

《开山》 布画油彩 1944年 278X203cm

但是冯法祀先生却将目光与画笔投向了最平凡的人。创作于1944年,以修建黔桂铁路为创作题材的《开山》,绘制了筑路民工在陡峭的山间开凿巨石、修建铁路的场景。最前面的主体人物,表情专注、动作充满力量,仿佛能看到下一个画面是:锤子落地、巨石开裂。冯世光先生介绍:冯法祀先生画作中的许多主体人物的结构都是以自己为模特创作的,父亲经常照着镜子仔细观察肌肉骨骼结构,然后再体现在作品中。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反复出现在政治书上的话语并不空泛。《开山途》中所描绘的场景至今都让人觉得熟悉,修路工人、建筑工人,他们敞开衣襟、表情严肃、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情景想必我们都不陌生。因为“人民群众”总是相似的,尤其是最平凡普通的劳动者,放入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平凡的就像一滴水、一颗螺丝钉。而冯法祀先生的作品正是放大了那一滴水、一颗螺丝钉。

24!n600.jpg

《远望泰山南天门》 布画油彩 2006年 230X180cm

《远望泰山南天门》是“登高”部分的开篇,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作品。这幅作品创作于2006年,冯法祀先生一生作画不辍,85岁的高龄还同时进行着几幅作品的创作。冯世光先生回忆:父亲去世前一天的夜晚,酷暑难眠,父亲还起床为正在进行的画作修改了几笔。没想到,第二天老人就阖然长逝。“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大概只有用李白《游泰山》中的诗句才能形容《远望泰山南天门》这幅画作中的纵横捭阖之势。

04!n600.jpg

展出的冯法祀先生的手稿

“行走”部分主要展出了冯法祀先生的“风景写生”系列。1957年“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结束后,马克西莫夫带领部分学生在全国旅行创作。43岁的、已经是教授的冯法祀,是培训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嘉陵江边的黄昏》是这部分个人最喜欢的作品,在那个百废待兴、欣欣向荣,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年代,冯法祀先生笔下的嘉陵江没有波涛汹涌、也没有高歌猛进,只有宁静与悠远。

徐悲鸿1946年所作的《民族艺术新型之剧宣四队》中这样评价冯法祀40年代的创作:“冯法祀先生之绘画,彼皆以急行军做法描绘前后方之动人场面,题材新颖,做法又深刻,而后者尤为重要,如不深刻,则失却最有价值之真实,将变为无意义。冯君能把握题材,写之极致,以绘画而论,可谓抗战中之珍贵收获也。”今天看来,冯法祀先生创作于1940年代的作品更是揭开了中缅印战场上这段历史生活中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