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梅花天地心

读夏荣画梅 2007年6月刘庆祥

几点梅花天地心

读夏荣画梅2007年6月 刘庆祥

观夏荣先生画梅,是一种难得的艺术的享受。只见先生铺纸磨墨,笔蘸的是墨,心蘸的是情,挥毫的刹那,墨酣畅淋漓,情酣畅淋漓。说粗犷,大笔刷刷几抹,枝干曲如龙,劲似铁;说细腻,小毫轻轻点染,瓣可感,蕊可触,一幅似丹霞般的红梅便跃然纸上,令人怦然心动,仿佛嗅到了枝枝梅花飘来的馨香,其风姿绰约,铁骨生春,流影横斜,暗香浮动,又傲立霜雪,浓淡疏密,高远遒劲,恕放寒天,流露出一种清丽淡雅,骨韵声声的气质。一扫历代文人画梅的色冷气清之情调,形成了他鲜明生动,热烈奔放,雅俗共赏,清新向上的艺术风格。他已不是用笔去画,而是用心,用精神来渲染,先生画梅,梅化先生,总觉得先生心中有梅,又胸中无梅,才造化出笔下那份深遂的情感,梅就是他灵魂的寄托和写照,而灵魂中最具灿烂的,就是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精神,在枝干花蕊间无不充溢着。夏荣不仅红梅画得好,白梅、也一样,他都能表现得千丛万簇,珠胎隐现,风神绰约,独具个性。

夏荣先生的艺术,不但画梅出众,他的牡丹、竹子、以及泼墨、泼彩山水、无比鲜活生动,透着他的笔笔灵气。这些皆得益于先生对古典文学和诗词有独到理解和运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深谐其中的道理。他的书房中,几个大书柜占满了房间,他爱书如命,与文结友,与古诗词结友,总是思想和文采同伍,痴痴的守侯着那份宁静,以低头读书,关门咏诗,奋然命笔的怡情境界,尤以古典诗词,诗韵入画,迥异时人,幸幸自乐。南朝陆机的《寄梅》“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宋代杨万里的“小窠梅树太炎新,先为春花觅得春。日后千株空玉雪,如今一朵许精神”。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己是悬崖百丈冰,犾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等等。他一口气能背出几十首,诗情滋养着他,激励着他,使他一提起笔来,便要用笔墨表达诗意,夏荣正是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并以此为动力来营造自已笔下的梅花。

夏荣常说:“画是写出来的,字是画出来的”。他潜心研究二者的内在联系,书法、绘画同时学习、实践,不断钻研、揣摩,使二者相映成辉,相得益彰。在他画梅花的枝干时体会最深,如果没有书法的功底,很难一笔下来画出梅花的枝干,更做不到“长如剑,短如戟”的效果,绘画时讲究层次分明,“疏能跑马,密不透风”,这与书法的结构、布局等要求有异曲同二之妙,而夏荣的书法日超老辣,达到了与他的绘画互为媲美的效果。

夏荣正值“月到中秋分外明”的中年,他的画已经有了一定的内涵和造诣,他的巨幅“傲雪迎春图”“铁骨生春”等作品,已被挂于国家机关,宾馆,并被个人收藏,作品还被载入多部书画名人大辞典,多次获奖,受到了人们的赞杨。我们衷心祝愿他不断登攀新的艺术高峰,创作出更多更美的佳作。借用清代画家郑板桥的诗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竟成春满人间”。

几点梅花天地心

几点梅花天地心

几点梅花天地心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