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炜:流动的空气

比尔·杰克林

朱炜:流动的空气

比尔·杰克林

(Bill Jacklin,1943)

(英国艺术家)

生于英国/伦敦

文字:朱炜/审阅:白瓷儿/02.14.2016/Beijing

杰克林仔细的削着铅笔。削铅笔可是个技术活儿,必须用一把锋利的快刀,不借助于任何支撑,一手紧握铅笔,另一只手拿起快刀;铅笔的外部夹角越小说明你的技术越高,露铅的长度则取决于铅芯的软硬度,常规使用的HB或B1等铅芯可以超过一公分。这是一种炫耀更是一种画画人的需求。

在几个小时的石膏像写生练习中,杰克林的神经保持高度集中,对于画画的热爱已经令他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逃课也早已成了家常便饭。杰克林专注的练习写生石膏像。这对他来说,有着多层的意义。白色的石膏像不仅可以使人暂时忘记诸多的繁复元素,更可以直接感受光线是如何作用于物体之上——描画对象是白色的,纸张也是白色的,此时只有铅笔是有颜色的,而浓淡光影以及如何塑造形体、光影、质感等等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观察理解。所有这些都是杰克林少年时期非常热爱的事情。

今天,如同以往,背上书包的杰克林并没有朝学校走去。沿着一条小路,他漫无目的的走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Claudius)征服了这个后来被称为英国的地方,他们在泰晤士河畔建筑了一个聚居点,取名为“伦底纽姆”(Londinium)。在这里,杰克林还可以依稀辨别出罗马人在此修筑城墙遗址。他攀爬上一段古城墙遗址,停住了脚步,四周是他熟知的一切。城墙忽高忽低,不远处,为抵抗德国军队入侵时修筑的碉堡坚固无比,这些墙壁厚度超过一米的掩体可以承受坦克炮弹的攻击。杰克林来到掩体中央,四壁都是涂鸦,圆形的天井投射进一束强光,此刻的他就站在光束的下面。杰克林眯起眼睛向上望去,想象着朵朵白云在暗灰色中浮动。他一动不动,呼吸着掩体里面的空气,想象着云朵的变化。望着古城外的一片苍凉,茂密的树林光秃秃的,早已没有了繁茂的枝叶;城墙与树林之间是十米宽的护城河,昔日的清澈水流如今也变恶毒浑浊不堪。杰克林认真辨别着水流带来的各种物体。东边的太阳刚刚升起,河水带着潮湿的气息,此时的阳光投射到河面,带着光晕,金黄且刺眼。他扭头看了看身边的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低声说道;“从您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空气在流动”。透纳若有所思,紧盯着杰克林叮嘱道:“在你们的世界里,唯一能感受到的自然力量就是流动的空气和来自于黑暗和光明的光影”。杰克林注视着远方,自言自语道“流动的空气,黑暗与光明”。当他回过头来,透纳已然不见了。杰克林依旧紧紧盯着远方,想象中的硝烟依旧弥漫,他甚至可以闻到刺鼻气息。

在后来的艺术创作中,透纳的两个要素贯穿了杰克林一生的艺术创作。杰克林的作品使我们感受到他对流动的空气以及光影的痴迷。

作品是艺术家思想的表现。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朱炜:流动的空气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