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独憔悴

关于《花开流年》系列

关于《花开流年》系列

我骨子里很喜欢唯美的东西,而东方女性中的斯文静柔之美,又是我想去借用的一种审美承载特质。我很喜欢我们传统审美中的诗意部分,《红楼梦》对我的触动很大。可以说是触及骨髓,自然而然无需故意。应该说女性题材只是是表达的载体而已。画美女其实要很小心,因为美女画较好卖,所以作品数量种类多的惊人,说的不客气有点烂俗了。其实画美女没有错,关键看怎么画,取向是什么。我曾和朋友开过一个玩笑:我说画美女其实挺不容易,当代艺术会说你像商品画太俗套不够实验性,而商品画家又会说你不够商品,还爱故弄玄虚装艺术......其实还是想说画美女本没错,只是个题材而已。作品的最终品质其实拼的是才情.修养.审美.功夫。重要的是画者具有怎样的情怀,格调高低见仁见智。

我体会的东方女性美是:安静斯文、瘦弱柔美、感性羞涩、文雅矜持、甚有些孤独忧郁...当然女性的阳光开朗、甜美可爱我也觉得很美。可是要绘入画中时,我会选择前者。因为这种气质状态更能打动我。所谓伊人憔悴心怜惜之...伤感静美之气更能承载和契合我的表达,而不只是单单长的好看漂亮。

我自己很痴迷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那些诗意的审美,这种喜欢是经过长期对比体会过后得来的自然结果。在美术学院时对现代艺术的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新材料、装置、影像、行为等西方艺术形式的学习经历;而年少轻狂时甚至还组过摇滚乐队。经过各种艺术形式的体会和比较,觉得中国古传统的审美方向更适合我。这不是刻意的选择,而是发自骨子里的情感需要。把写实油画和中国传统审美意趣的有机结合这是我目前努力的方向。《花开流年》系列就是我这个方向的一个实践系列。很多现代人都不太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以至于有中国传统文化即将消逝这种悲观的说法,而我倒是很乐观,我的观察是这两年传统文化在复兴之中,而且是全方面系统性的。我们反倒是要提前担心传统文化复兴过程中的泛滥化和低俗化倾向。

我的画作中有很多中国元素,比如笛子、旗袍、竹、梨花、桃花、太湖石、残垣等;有些画作的名字也用的传统字句,比如《红绡香断有谁怜》《花开流年》《伊人独憔悴》等。这些其实是我们传统文化自然而然的东西,我们骨子里或多或少都有的。不管你喜欢还是讨厌,觉得博大精深仰或觉得老土过时,它就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所谓异世同流,千灯一光。虽然当今在物质科技上的进化是古人想都不敢想的,可是在喜怒哀乐情感精神层面,我们和古人有有何不同呢?红消香断有谁怜?青春易逝有谁惜?情感上我们和古人并没有多大的鸿沟。一月同望,四季同感。美眷伊人同有憔悴时......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