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化状态

仰民的自述

业余化状态


坦白的说,做了几年的东西,我的创作状态依然显得非常“业余”。哥们儿们不知多少次跟我讲:“做艺术应该更专一、更职业,不然就是玩,太不严肃了。”确实,这种对什么都想玩玩的状态让我很吃亏。因为相比在一张画上死磕到底的其他人而言,我做的那些玩意儿总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这不但使得媒体总是无法对我下出个明确的判断,而且总也找不出个准确的套路来让我的东西进入大众传播。这副德性时间一长,慢慢的,在别人嘴里连我这个人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描述了……。说实在的……,有时看着在媒体上活跃的其它人,心头也难免会掠过一丝清凉冷风……。

不过,“自娱自乐”惯了,竟也让我发现了其间的种种好处,从而萌生了些保持这种“业余化”状态的念头。因为我发现,称之为“业余化”,其实是将它摆到了与“职业化”相对的一头,这样一来,反而强调了“业余化”所拥有的一片“这边独好”的景致。

这可不是没理搅三分,就拿这头一条来说,说某人“业余”,那就意味着说他不“专一”,说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没个准地方。这种看法,其实就是在拿不专注于某一种特定样式的面貌说事儿,认为所有做的东西攒在一起没法找个词来总结、概括。没错,这种“不专一”、“没准儿”确实与“职业化”比显得有那么点毫无章法。可是,只要咱们从艺术的创造性与可能性角度来仔细琢磨琢磨,就能看出来,凡是处于“业余化”状态的主儿,做东西时候的出发点,一不会来自于某种外界的认定标准;二不会为了“跟风”而去“随声附和”;三与“职业化”比起来,他们的东西总是会显得更加多彩和有趣一些。

所以依我来看,“业余化”与“职业化”状态其实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他俩是两种完全相反的创作立场。不仅这样,相比之下,“业余化”状态更是一种发自个体真实认知状态的呈现。 有了这样一种宏观视角后,我们再去看待“业余化”状态就会发现,“业余化”状态其实就是一种能保证创作活动起点独立性的绝对性方法。

这第二条,说某人“业余”,那就意味着说他不“严肃”,说他做东西总是轻轻松松、玩玩闹闹的找乐子。这种看法,实际上就是在找做东西没有个明确目的的毛病,觉得所做的东西没法跟别人形成那么种关系。确实,这种不“严肃”、“玩玩闹闹”的确与“职业化”的主儿比起来总是显得有那么点任性,不过,只要您从艺术精神化的属性角度合计合计,就能发现,但凡是被认为有那么点“业余”的主儿,做这件事的原因,一不会为了去挣点钱吃饭、去改换门庭;二不会为了彰显自己比别人聪明,比别人牛X。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之所以没事爱折腾这个事,主要的原因仅是出于喜欢,出于去寻找快乐、寻找精神愉悦,去感悟在日常生活中感悟不到的人生感受。一句话,他们是非物质化的。相比之下,只要是“职业化”的去做这件事,一般一点的主儿必定要让这事跟他们衣、食、住、行挂上钩,不然人家吃啥喝啥?牛X一点的主儿做这事儿还必须跟他们的社会地位挂钩,要不人家折腾个什么劲?因而“职业化”与“业余化”相比,不但必须“严肃”,并且更承担不起一丁点的“游戏”与“实验”成分,因为任何程度的“折腾”付出的代价都是巨大的……。

所以在我看来,“业余化”与“职业化”在做艺术这件事时的原因是泾渭分明的。这方面他俩其实也是一个向内一个向外。比较起来,“业余化”会更少的受到外界各种评判标准对创作活动的物质性干扰。有了这么一个追根溯源的视野后,我们再去看待“业余化”状态就会发现,“业余化”状态其实更是一种保证艺术活动呈现更为纯粹状态的可行性途径。

而于我而言,喜欢做与艺术有关的事也恰恰在也于我对这种构建自我精神家园的强烈憧憬……。拿它来卖钱?我可舍不得……。

总的来说,在日积月累地用“业余化”面对艺术那点事儿之后,我越来越认同和接受这种状态了。因为从这里我看到了一片更为干净、纯粹、独立、绚丽、丰富、无垠的精神乐土。在这里必须做一个小小的强调,或许有人会认为我应把“业余化”改成当下所时髦的“跨界”,这样或许更加讨好、更加让人易于接受或理解。那可不行!现如今这种“业余化”不但是对我创作状态、作品面貌的一种描述,我更想借它之手强调在面对艺术界时,我所想坚守的一种独立立场,决不能含糊!

业余化状态

业余化状态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