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流變:張健老師畫作介紹

昨日(4/22)與摯友參觀台北新藝術博覽會。這幾年在開幕前後,我總是努力邀請我的朋友,一同去感受這場藝術饗宴。

常因為時間以及其他因素被友人拒絕或忽視,但我才不會放棄繼續分享這份來自藝術的訊息,然而這幾年最常聽到的理由是「我看不懂繪畫,我無法理解裡頭的涵意」所以不願意參觀畫作。其實這樣我覺得是非常可惜的。對我而言,藝術或者繪畫,不一定需要什麼特別的涵意,你可以揣摩,更可以覺得好看就好,藝術的價值只要喜歡也是最好的涵意。

再提我過去曾與母親及家人參觀畢卡索的抽象展覽,那時我只有四五歲,對於圖畫,只有寫實的概念,我當時站在一幅大型人物畫作前,對著我家人大喊:「媽媽,這個人流鼻血了」我母親很壞心的沒出來認我。也是我時常和朋友間的調笑。

但是這又如何呢,我不理解畫作的其他面向,或者我認為他流鼻血難道就是愚蠢嗎?

其實對於五歲的我,用我當時的眼睛去解讀我所理解的圖案,那就是這幅畫的涵意了!

誰規定一定要是這幅畫鮮豔明媚,人物立體,或許畫家正是看著流鼻血的人畫的呀?

想過了這個問題以後,決定分享我一些對畫作的感受,希望你們都能從我的角度看到一些不同的解讀,希望也可以聽到大家的想法。

感受是越體會越多的!!

下面的作品是張健老師的桌上觀系列

請大家先看作品,我會在作品下方分享我的想法

張健 - 桌上觀:瑞鶴圖

 感受流變:張健老師畫作介紹

張健 - 桌上觀:Mantegna的小天使

 感受流變:張健老師畫作介紹

應該有人好奇為什麼會選這幅作品?

簡單來說,我們欣賞一幅畫作,最先要問自己的是這幅畫哪個部分吸引你(喜愛)?

張健老師作品有個很吸引我的地方:那隻立體的兔子,很可愛!

然後大家可以注意到他的遠景是比較深色系的,但是兔子跟近物都是亮色及柔和色調。

這邊的對比就像畫作跟畫作中的第二幅作品(如:瑞鶴圖)的交互作用。

近景的亮色調及兔子,能夠加強你注意畫中的瑞鶴圖

然後我們看畫可以給自己第二個問題,叫做,為什麼他要畫這個元素(想像)?

現場導覽員告訴我們,桌上的兔子是畫家本人的象徵,大家可以注意到兔子的動作有點像一位導遊,他手指伸出來,似乎代表著他正在指引我們觀看畫中的畫。他也同時讓我感受到畫中的圖畫是一幅傳世的經典。畫家細膩地揣摩了原作品,你在觀賞這幅作品,也在觀賞畫家眼中的作品。

這邊有個有趣的地方,因為我很好奇為什麼畫家要在瑞鶴圖的旁邊放一只黃色的絲質錦盒。

大家知道黃色在古代可能代表著帝王,而錦盒的大小看起來可以存放一種印章,我聯想到的是瑞鶴圖的作者,也就是宋徽宗。

剛好畫家本人出現了,我和我親愛的摯友說,我想要問他為什麼這幅畫放了錦盒,可是其他西畫也放中式的擺設,是不是因為老師想要在他的畫中傳達他中國古典式的文化及感受。

然後可愛的張老師說:「不是,你知道有時繪畫需要搭配一些對比的顏色,所以我創作時加入一些物件跟曲線,我認為畫作有時不需要所有的物件都去解讀」

然後我就被蓋上『ㄍㄟ ㄠˊ / 裝懂 』的標籤(摯友在旁邊憋笑)

大家也知道,其實我不用裝懂呀,我本來就姓董(眼神死)。

我裝懂的部分是我們可以學習對畫表達自己的感受跟疑惑,甚至是共鳴(回響)。

當然,我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感受畫作,你不需要在乎別人的想法,甚至你所想像的都和畫家本人不同,但是能出你的想法,這樣就很棒!!!

就算只覺得看了心情很好,覺得很可愛,那樣也未嘗不可以吧。藝術的價值可以是為了讓人心情愉快,當然也可以是讓你有所感觸。

但無論如何你要看了才能知道,原來是什麼樣的感觸與體驗。

※強烈需要有人在下方分享對畫作的感受,畫作圖像來自張健老師網站: 

http://artand.cn/zjian

董维(台北)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