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彼岸之花

——丛艺水墨创作解读

    在当今艺术界,水墨无疑是一个时髦的话题。各种水墨展览层出不穷,各种水墨热潮此起彼伏。然而,当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反思的话,在这样一种“喧嚣”的繁荣背后,往往面临着水墨表现语言的泛滥与水墨价值评判标准缺失的困境。在我个人看来,针对当下的水墨生态,我们至少需要用两种眼光看待所谓的水墨,一种是作为文化传承的水墨;另一种则是作为媒介材质的水墨。前者,自有一套完整的笔墨程式语言与价值评判标准,而后者则往往可以将其放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去考察。我认为,当下水墨界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是,那些纯粹将水墨视为媒介材质的艺术创作,似乎非要勉强地与传统拉上关系,这一方面给水墨原有的绘画系统造成了混乱,同时也为这些艺术创作进入当代艺术语境的阐释体系制造了重重障碍。我想只有我们清晰地厘清当下水墨现象的复杂性时,这一现象背后所隐含的讯息,才能自然地呈现于我们眼前!

    基于此,在我个人看来,近些年在艺术界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才俊丛艺的水墨探索,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归到后一类中去考察。丛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师从刘庆和教授,在美院的深造不仅使丛艺的水墨创作从尝试、探索到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同时,通过对近现代水墨人物画史的梳理也使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水墨观。在丛艺看来,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相对中国画传统语言在任伯年作品中更具独特性、排他性而言,徐悲鸿则以一种更为开放的态度,将水墨语言作为一种材质属性表现的更为突出。顺此思路,作为媒介材质的水墨,在当下艺术语境中所表现出的张力维度,则是丛艺主要思考的方向。正是选择了这样一种水墨观,使得丛艺得以放下传统沉重的历史包袱,平静的面对自己内心,将不同时期的心性借助水墨得以表达,所探索出的作品面貌都是他情感的即时写照,这更为直接的回应当下生存语境中所面临与生成的命题。在笔者看来,至目前为止,他的创作至少包含两大阶段的探索。

    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2008年所创作的《四月的温度》系列,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丛艺以现实生活中的都市女性为描绘对象,画面色彩鲜亮,内容甜美舒雅,这一系列作品一方面体现出艺术家观察与创作的一种心态,同时也与他多种材料的尝试相关,在丛艺看来,艺术家敏锐的思维,精湛的功力与对材质的准确把握是一件优秀作品不可或缺的几个方面。然而,一年之后,丛艺已经不满足于这一“娴熟”的方法,而决定开始尝试新的材料,用丙烯在生宣上进行创作。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他的硕士毕业创作《滞后的青春期》,这是一组五幅的人物画创作,表现对象是和艺术家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艺术家努力尝试从对象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一种从生理年龄上本应该成熟,但却依旧矛盾、腼腆、内向、纠结、焦虑的一个年青群体的共性特征。比如下雨天却穿着棉袜配着人字拖,男性成人化的胡须长在一张青春羞涩的脸庞上;女性成熟的身体曲线与稚嫩的面部表情之间的细微变化……作品采用大量凝重而具有“破坏性”的书写性笔法来刻画形象,笔笔流露出艺术家此刻内心的真实情绪,深刻地体现出艺术家敏锐观察与感知身边世界的状态。丛艺在这一系列作品中采用自我剖析的方法,把自我内心世界的困惑与感伤直接呈现于读者前,不光是在抒泄个人的情绪,也是对一个生存群体展开的深刻反思……

    丛艺与其他艺术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带有极大的问题意识,不断向自己发问。在一系列人物画创作之后,他发现,当一些作品画面很写实、很逼真的时候,却少了些许画面的趣味性,也没有了情绪表达的感染力;而当重视后者的时候,又在物象表达上感到不足。“人物画到底要如何表现才更加贴切,一味的抽象?还是绝对的具象?或者是夹缝中寻求神似般的得意忘形?”或许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3年他开始转向花卉的创作,展开第二阶段探索过程,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阴晴冷暖》、《花非花》等系列,主要材料是丙烯、生宣、卡纸,在画面上借助书写性的用笔以及黑、白、金、银、灰等一些色彩的交融来表现当下的情绪。他赋予花卉以生命,尝试借助意象中的花卉充分的展现个人内心的情怀,在形式上暂时绕开人物主题,站开一点距离来重新审视自己之前的人物创作;令人吃惊的是,随后丛艺展开了完全相反的另一条探索——对“具象”的进一步深入。这一方面,他认为意象的成熟应当建立在具备一定具象能力的基础之上,得意忘形而不“走形”,他开始了尝试将影视作品《冰与火之歌》中的人物进行二次创作,根据剧中不同角色强烈的个性特征进行深入描绘。充分运用精准的造型功力尝试最大限度地表现对象的笔墨可能性。丛艺正是在这样一种两极的状态展开他深入的艺术思索的。我想,将这种水墨花卉的自由状态重新注入水墨人物创作中所带来的无限的可能性或许正是丛艺的用心所在。

    当我们暂时搁置这一系列复杂的创作思路,整体审视丛艺的创作时,隐藏于画面背后的艺术家的心境也逐渐浮现出来。生理与心理之间的矛盾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必经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或许充斥着我们周围更多的是纠结与迷茫的群体心理状态与历史记忆,而这一心理记忆无疑成为丛艺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在他看来,人物的情感、性格、思想在时间的沉淀中逐渐化成一系列的抽象符号,而艺术家则使这些抽象符号借用水墨获得重生与永恒!

    我想,丛艺无疑是他们这一群体的先行者,他正是在自己深刻且敏锐的生存体验与理性的学理反思之间展开探索!黑暗中,璀璨的艺术之花就在那远处,不见蹊径,只得前行。

葛玉君 博士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

2014年9月于花家地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