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讳”解《周易》计划

本作品不是绘画、不是书法、不是装置,它是一种行为过程的物质呈现,是行为的痕迹与残留物。视觉是它的体验与感知的方式,但得到的未必仅仅是一次视觉经历,更不是某种理论和道理,它是一个赤裸如白骨的认知呈现。所以它仅可以被描述,而不能够被解释,因为一切解释都会使它片面、简单和无趣。

【注:计划属“解计划”——《“讳”解周易》、《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音”国际歌》)的一部分。】

背景:

1.《周易》

《周易》是中国上古奇书《易经》现今唯一留下的版本。它并非仅仅是一本占卜之书,而是承载着国学(儒道两家思想)思想的重要经典,也是现存的、最古老的、中国人的哲学、行为学、预测学等方面的智慧结晶。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中华文化之源。

55!n600.jpg

2.“避讳制度”

“避讳制度”起于周朝,是中国民国之前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与制度,主要特点是不能直呼或直书皇帝或尊长的名。规则分为“三不讳”和“五不讳”八条,具体内容为:“讳名不讳姓”、“二名不偏讳”、“不讳嫌名”、“父已死不讳祖名”、“君前不讳父名”、“已祧不讳”、“临书不讳”、“临文不讳”。

27!n600.jpg

3.帝王名讳

中国古代共有24个朝代,帝王494位,横亘千年。

47!n600.jpg

内容:

    “传统”是一个民族的根脉,在探讨一个民族文化的价值时,我们往往习惯于通过探寻“传统”的“正朔”来追溯文化之源。但是在时间的洪流之下,环境连带我们自己到底经历过多少次彻底的洗礼,其实早已说不清楚。历史尚被人们戏称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么,这个虚无的“正统”是否真的存在?

    《周易》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在历经千年的过滤与筛选之后,它又会剩下多少可以证明“存在”的证据?

方式:运用“避讳制度”将《周易》中涉及到古代帝王名讳的字全部框出。

尺度:146页

起始时间:2015年

目前完成进度:第一部分——先秦帝王名讳部分

(下图为节选)

08!n600.jpg11!n600.jpg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