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心灵的版画艺境

画家朱建辉是中国当代版画艺术的探索者与实践者。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先生所说:“朱建辉先生是中国版画界的新锐,我们知道几十年来,启东版画院在全国有很重要的影响,他的艺术贡献,中国美术界不会忘记的,由朱建辉先生担任启东版画院的掌门人以来,看到了一种活泼的生机,朱建辉先生的作品体现了这个年龄段的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拓展艺术语言这样一种可喜的势头……”。我想从全新的角度,来解读一个纯粹的版画艺术家。我所选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应该与普通新闻记者不同,因为我也是位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

 李新勇(以下简称李):中国当代艺术潮流始终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定历史条件息息相关。中国当代版画艺术的发展大致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相同,不过相比其他艺术形式,又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朱建辉(以下简称朱):中国当代艺术一般以“85美术新潮”运动为起点标志,“85美术新潮”是中国美术一个重要的转型期。我于1984年考入大学美术系开始系统的造型训练,我的大学时期正好遇上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门的打开使得西方艺术一下子涌入中国,所以学校的图书馆成为我了解西方艺术观念和技法一扇窗。

爱上版画是因为我喜欢它的印痕,喜欢它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在偶然性中所产生的那种无限遐想很打动我。日本版画家斋藤清对我有很深的影响,他的作品所呈现的简洁而稳重的造型、清淡而丰富的色彩以及富于肌理美的版画语言深深地吸引了我,并开始改变了我对传统版画的认识。我觉得版画的肌理美、印痕美以及它的复数性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大特征,所以我一直认为版画是造型艺术门类中最具发展空间的画种,也是艺术语言最丰富的一个画种,因为它留在纸上赋予思想和情感的那种痕迹是其他艺术样式所不能替代的,这也是我衷情于版画的原因。

李:艺术家是一个艺术门类的核心,没有大量艺术造诣深刻的创作者的支撑,其艺术精神难以为继。你认为,你的版画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朱:我1985年接触到版画,1986年(大二下半学期)开始涉足版画创作,我以大学生活为题材的综合水印版画处女作《觅》在当年获得“江苏省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版画展会”优秀奖,从此结下了我与版画不解之缘。

从1986年的处女作直到1989年第一次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我虽然学习借鉴了很多艺术门类的造型语言,但是一直力求坚持自己的语言风貌,刻苦地学习尝试各种的技法和造型语言。在美术系,我的主修专业是装饰设计,当时学校还没有版画工作室,靠着自己的兴趣和热情自修版画,我在版画创作中音入设计语言,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无论处女作《觅》还是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的《港湾音符》,直线的分割、平面的组合使我的版画作品与众不同,极具现代感,在当时江苏版画界引起了关注。1989年因入选全国美展调入刚刚成立四年的启东版画院工作,从此走上版画专业创作之路。

进入版画院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创作版画,有更多的机会与同行交流。1996年进入中央美院进行深造,开阔了我的创作视野,积聚了我的创作能量。作品从装饰风语言也逐渐向绘画语言的纯粹性转变,在感性中得到的灵感开始进行理性的梳理,在形式语言中开始注入思想深度的研究,在造型语言中逐步提升艺术质量的思考,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语言特征的《幽香》系列作品——既是东方的又是现代。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的创作逐步形成自己新的造型风格和语言风貌,从热衷于传统文化到关注现实社会,从情感性绘画语言符号到对生存状态的思维抽象化表达,注重艺术观念的转变、确立文化精神的意境,坚持绘画语言的纯粹性和精神内涵的象征性,创作了《索线》系列作品。

李:你在构思和完成诸如《索线》系列版画的时候,当时的背景和心境是怎样的?也就是说,你想通过这些作品,表达怎样的版画意境?

朱:一幅画的完成不是简单的瞬间描绘,它是一种思想通过情感世界体验、转换的过程。我是一个不擅长用文字表达的人,我的作品应该更能代表我的语言。最近几年创作完成的《索线》系列作品在国内外版画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索线》系列作品的诞生其实要追溯到1994、1995间完成的《符号》系列和1999年开始创作的《脉》《叙》两件作品,形式语言的探索和绘画纯粹性的研究为《索线》系列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前面积累的形式语言和视觉体验,作品开始向思想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深度转变,从而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结合点,于是就诞生了《索线》系列作品。《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博士对《索线》系列作品有这样评价:朱建辉版画的创作意义,就在于他从这种肤浅的版画现代性的理解中真正切入了当代社会,并借用当代视觉文化的审美方式来呈现他对于当代社会的精神体验。这就是我《索线》系列作品的意境所在。

李:你的艺术创作灵感和取材通常来源于哪里?

朱:灵感是艺术家梦寐以求的财富,我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个人生活体验的积累,包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艺术的使命感等感知程度以及个人精神体验的深度有关。我喜欢运用现代造型语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来刻画对当代社会的关注,近年来更趋于个人情感体验和对现实生活的思想表达,追求独创的语言纯粹性。

李:你的期望受众是什么样的群体?你认为这个群体为什么会欣赏你的作品?

朱:我的作品受众应该是有思想寄托、有艺术感悟、有文化判断力的群体,只有当受众与艺术家在一条平衡线上碰撞时才会发出共鸣,才能读懂你的作品。艺术家是最赋予想象的人群,因此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他必定会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然后通过作品描绘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艺术家更希望用作品来引领。

李:版画创作,常常受到它本身的局限性,在创作时,你是如何扬长避短的?

朱:每个艺术样式的存在总有它的特点和存在理由,在我看来缺点正是它的特点。发挥版画艺术的本体语言特点,扩展版画当代性的语言途径,而不是被其他艺术样式所同化、人云亦云才是版画艺术发展的关键,这也是我一直乐于去探索研究的努力方向。

李:当代版画的发展,仍然在探索的路上,这为每个从事版画的艺术家,提供了足够辽阔的飞升空间。你在创作时,是否会考虑它的当代艺术价值?你又是如何做到让自己的创作切入到当代艺术语境中的?

朱:我们每个人的存在,或许都会因为某种缘由而不得不打破,或被打破原有的平衡而进行一次重新关系的梳理与调整。这在我们日趋激烈尖锐的社会竞争,是一种不能再深刻的心理描写与体验了。艺术家是社会的一份子,喜欢宁静的创作空间,但不等于脱离生活。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和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与当代语境关联,体现当代性。

李:版画作为绘画的一个分支,生成和发展的时间很短,就近年来的情况看,版画市场始终没有打开,学界对此颇多关注和推动,尤其是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已经举办了四届,我们启东几乎每届都有作品参展。你认为这种模式对于推动版画走向市场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朱:我们参与国际版画展览更多的是为了学习和交流,在学习中发展我们的版画事业、在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我个人认为无论那个国际版画双年展都只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我是反对绘画产业化的,真正的绘画艺术绝对不是通过产业化的途径来发展的,艺术需要安静的环境,研究需要平和的心态,市场的竞争会使艺术家产生浮躁的状态,从而丧失艺术家的本真。而我一直把创作当成自己的生活,从未考虑过市场,也从未被市场左右过,市场不是艺术家考虑的事,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创作好作品才是我的第一思考。

李:启东版画院目前的创作,你认为是面向市场的有利因素多一些,还是面向创作者和观赏者心灵的因素多一些?我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启东版画院有没有整体定位?启东版画院的整体定位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太过于直接,你不妨举例。

朱:应该基本上属于后者。不被市场因素左右自己的创作初衷,创作出每个画家发自内心深处的作品来,注重学术研究,挖掘思想深度,既有个人面貌又有时代气息,这就是我长期以来对“中国版画第一院”相匹配的定位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来,启东版画院所取得的创作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

李:启东版画院在你的努力下,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能否用简略的语言概述这个群体的不同语境定位和风格?

朱:我历来不赞同群体版画的整体风格要求,更反对版画作品有“叙事性的插图型”倾向,在一幅画中想表达许多的思想和含义,其结果是适得其反的。绘画不同于文学,应力求概括、纯粹。近十年来,启东版画院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近两届全国美展中就有8件作品入选。有擅长黑白木刻语言探索的,或以单纯的黑白两色放刀直干刻画自己的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或以同色两版进行重叠组合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有以水印木刻为创作手段的,或以传统文化元素的图式表达为研究课题,或以放大技法功能语言的综合运用为传达方式。总之各有各的创作方向和风格特点,多彩丰富,这与我院的定位是基本吻合的。

李:每一种艺术都是在修行中成长的。你对自己的艺术未来充满什么样的期待?

朱:选择艺术,就意味着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也许人们能从我的作品里体验我对艺术的情感,从年少轻狂时对艺术的肆意挥洒到现在积淀后的自然流露......永远行走在艺术修为的路上……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军先生对朱建辉及其版画作品有过这样的叙述:朱建辉是启东版画院的领军人物,在中国版画年轻的这一代里,他又是相当的成熟,他的探索应该是对年轻人的版画探索有一定的取向作用,所以许多人对他的版画有很大的期待……

期待吧,我们一起期待朱建辉的版画新作……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