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与“鸡”

――栗宪庭(2006-3-4凌晨7时)

刘海舟最近画了很多鸡,我一看就觉得有点靠谱,画鸡,就像画了一种与现代生活有密切关的东西,诸如电脑,高楼大厦,时尚生活什么的那样,“鸡”,当然是今天到处看到的那种“肉鸡”,在我眼里,那是今天的某种“标志”。


我想现在的年轻人恐怕都不知道,或者起码没有过那种真切感觉,就是鸡在以前,那可是很珍贵的东西。在我的感觉中,直到80年代中期,先出国到西方去的朋友,写信总是说那里的鸡很便宜,冰箱里塞满了鸡,可以天天吃。记得那时我好生羡慕,觉得西方真的很“富裕”。


大概90年代吧,市场开始有那种标着“西装鸡”的鸡,肥肥大大的,油油腻腻的,肉略过火就熟,不像以前的那种,得炖它个半天一天的。这全靠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发明,速成,量大,鸡才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我这时才真正理解安迪·渥霍尔及其波普艺术,安迪·渥霍尔在60年代就说过一句名言“15分钟就制造一个明星”。从安迪·渥霍尔,到杰弗·昆斯,美国艺术中一直有对消费文化反省的流派和艺术家。中国近几年,消费文化在媒体中发展迅速,“超女”的成功,让老美都大吃一惊,据说连《时代周刊》都发了专文。我一向反对“大众文化”的说法,在我眼里,“大众文化”这种东西,就是现代消费技术和商家的共谋,叫“消费文化”更合适,就像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发明,速成,量大,鸡才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但此鸡非彼鸡了,当然,非要叫劲说此鸡非彼鸡那也是鸡的话,那是另一个问题,这象陷入“白马非马”的论辩题目中,但我关注的是“此鸡”的性质。


我不知道刘海舟画鸡的时候是不是想到消费文化,但起码他直觉到了鸡(当然是现代化的肉鸡)这东西,所包含的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某种意象,一年前,刘海舟参加的一个联展,画的是彩色塑料袋包装的肉鸡,我写了如下一小段话:现代化幌子下的物欲横流,才是今天的真实,吃机器化饲养的肉鸡,使用化工产品的塑料,人类愈来愈远离自然,刘海舟以塑料袋包装的肉鸡,就表现了他对今天这种真实生活的感觉――艳丽而充满油腻!这次展览中的作品,海舟把肉鸡堆得象小山似的,构图采用充满画面,鸡改变了以往佳肴的珍贵形象,变成艺术家感觉中的“意象物品”,指代他们感觉世界中的现实――物欲横流和太平盛世的浮华。这批作品色彩更艳丽和灿烂,部分作品还使用了彩色负片的效果,翠绿和粉红交辉,艳丽得让人有种反胃的感觉。多年前,我一直想用“烂”的题目做个展览,“烂”在中国词意中包含有灿烂和腐烂的双重含义,那是事物的某种临界状态,我用它来形容我感觉中的中国浮华或暴发文化的审美趣味,诸如电视媒体每天充斥的廉价快乐,诸如房地产商业广告给出的那种乌托邦信息,诸如每一个城市花里胡哨的广告牌和霓虹灯,消费成了中国人最大的节日,在这极端人为化浓厚的节日气氛里,隐藏的是大多数人的贫困、社会心理焦躁、欲望的恶性膨胀、暴力……,如鲁迅先生形容中国传统文人浮夸文风说的那种名言:溃烂之处,艳若桃李。


我略说消费文化,不是想说刘海舟的作品是波普,波普作为一种艺术模式,采用了消费方式,即复制、大量、廉价、被制造的消费形象等等,如安迪·渥霍尔用丝网版画方式复制的多个梦露形象。与波普语言模式的创造比,刘海舟的作品还是传统方式――写实主义,象静物画,但这种静物,负载了作者对整个社会人的生存状态的感觉,静物在这里成了作者深层感觉的意象物品,这类作品,在目前中国画坛比比皆是。比起目前流行的学院写实主义对欧洲传统技术和语言模式的回归――诸如静物肖像画的甜美风格来,它更真实地表达了当代人的内心感觉,虽然不那么前卫,但在我心中这无疑也是当代艺术的一种转换。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