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漫步云端》弗里德里希(德国)1818年


“与无限孤寂之中,站离海岸静观郁黯天空底下的无边大海荒原,十分壮丽,此一感觉之外,必须加上渡越那片汪洋的欲望,以及我们知道此事不可能,以及一个事实,亦即我们注意到举目不见生物,但我们在波涛的怒吼里,在风中,在疾驰的云,在鸟的孤鸣里,意识到生命的声音;凡此都表现一股来自我们内心的需求,而大自然使之归于徒劳。但是,站在这景象之前,这一切都不可能,因此,我在和这景物的关系里,发现我希望在景物里找到的一切事物,因为景物在我面前设下的需求被这景物自身阻碍:于是我变成普钦的修士,景物变成沙丘……此画无疑是一种装饰,在它面前一定会有行动发生,因为它令我们不得安宁。”


 这是两位德国诗人阿尼姆与布伦塔诺大约在1811年写下的对弗里德里希的海景画的一段评价。和诗人的感触一样,“它令我们不得安宁”,或许也是很多站在弗里德里希画作面前的观者的感受。这种“不安宁”或许是画面所展露出的浑厚深沉,肃穆庄严的氛围像海浪将我们裹挟其中,也或许是由视觉引发的忧郁又孤独的情绪让我们内心深处泛起波澜,使得我们很难像观赏某些画作时那样平静。这种冷静与寂寞,孤独和迷茫,似乎只适合在安静的房间中独自欣赏,或者相伴一个沉默寡言的同伴。他的画很像是交响乐,总带着些庄严和肃穆,让人必得全神贯注才得其真意。虽说人生若总是深沉,便会少掉许多乐趣,不过如果处处轻松,也未必真的满足。


我很喜欢弗里德里希的画,他的画除了本身所具有的观赏性之外,还有一种令人思考、自省的力量。这些作品既有“有意味的形式”,又可以“唤起我们感情”,是被浓缩过的精神和被设计过的形式的很好结合。常常翻看,常看常新。在此尝试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些部分写下来,与大家共享。


一、孤独寂寥,何为彼岸


为了方便起见,我不严谨的将画家作品分为三个类型:首先是宗教性质的作品,其次是带有爱国、革命性质的作品,第三,就是一些有隐喻的、象征性的带着对人生或者哲学问题思考的风景画。囿于篇幅所限,在此仅分析第一种类型的绘画。


画家出生在德国北部的一个自然风景非常优美的海边小镇,父母都是虔诚的路德派教徒。他天生比较敏感、内向,在成长过程中,母亲、姐姐、哥哥三位至亲相继去世。过早经历的这些生离死别使得画家在创作中显露出一种比之平常人更加落寞和郁郁寡欢的气质。而苦难与宗教常常是一对孪生兄弟,世间无法解释的痛苦也许唯有在神的面前才能够寻找答案。加之家庭的影响,也使画家身上带着非常强烈的宗教情怀,这种情怀贯穿他的一生,促使他创作了大量的宗教绘画。他的三幅标志着个人风格趋向成熟的重要的画:《山上的十字架》(又名《台岑祭坛画》)、《海边的修道士》和《橡树林里的修道院》,均是宗教题材的作品。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山上的十字架》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巴尔蒂克海边的十字架》


我对宗教知之甚少,在此仅从绘画性对此种作品做一些解读。面对这种类型的作品,我们会非常自然的感受到一种超越了我们自身的“神性”的力量,即使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观者也可以感受的到。那么,画面中这种“神性”来自何方呢?也许,是基督这一救世主的形象在画面上直接的应用,也或许是,嵯峨的高山,无际的大海,以及同样为神创造的一切神秘的、难以征服的自然。无论哪一种,都会让我们产生一种对无法了解或掌控的一切肃然起敬的情感。


这首先是在题材上给我们的直接感受,进而分析作品本身,会发现画家不仅仅是运用这些象征或隐喻,也同时通过很多的绘画技巧,使我们更为强烈的感受到这种情感。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大教堂》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海边的修道士》


在此仅以《海边的修道士》为例,详细说明一下我对这些技巧使用的体会。这幅画的画面分为三个部分:最下面的是地面,中间是大海,最上方是天空。其中,地面和大海加起来所占的部分大约也只有1/5,而其余4/5则全是天空。画面中唯一出现的人类形象,只有非常小的一个小长方形。这种构图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个很强烈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就奠定了这幅画的一个基调,也是画家想让我们确定的一件事,即,人在大自然面前是非常微不足道的。


除了构图的安排,画家选用的色彩也加深了这种情绪。画面中主要分为两大块颜色,天和海可以归为蓝色,大地可以看做是土黄色。这两块颜色在色相、明度上也是一个较大的对比。当然,在大的对比中也有小的呼应,例如,天空中的白云,既为天空增加了层次和一种呼吸感,同时也和浅黄发白的地面形成色彩上的一种联系。白色的海鸟和白色的浪花呈点状分布,分别出现在天空、海面和地上,将这三个部分两大色块串联成为一个整体的空间,减少了色彩的孤立感,十分巧妙。


而作为唯一的人物修道士,他的颜色安排也颇具匠心。一件暗色的长袍包裹住整个身体,他的上半部分几乎要与海面融为一体,但画家给了头发与皮肤一个比较明亮的金黄色,下半部与地面的颜色形成反差,整个人物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点凸显画面之上。


这幅画是画家在1809年的时候所做,高度是110cm,长度是171.5cm,是一幅尺寸比较大的作品,现藏于德国柏林国家美术馆。尺幅大的作品,描绘的东西又不多,就很容易显得过于简单,或是空,但是这幅画并没有这样的问题。画家描绘的东西算上海鸟只有四种,但从放大的局部图可以看出,物象无论是在笔触上或是色彩上,统一中又有很多微妙的区别,细节刻画到位,整体变化丰富。这样的作品可远观,也可近看。既达到画家想要表达的一种辽阔、无边际的目的,又不至于空洞简单,言之无物。


立在画前,驻足观看,看那万里天空,看那无际海洋,看他们在那神秘又遥远之处相接。海鸟飞过,也许还伴着几声哀鸣,沙滩之上,只有一人独自矗立。大洋深处的海风裹挟着潮湿而陌生的气息扑面吹来,海浪翻涌,四周沉寂无声。也许只有此刻才能更真切的感受到,人并没有与海浪,与白云,与海鸟,与石头有什么不同,都只是大自然偶然的造物,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归处,却被千般事万般情所困顿,漂流在浮世的长河中,自以为优秀高贵,却总不过恒河之中一粒沙。


二、生活在别处,吗?


弗里德里希的画中还有一点让我很感兴趣的地方,就是对窗户这一场景的刻画。下面仍旧通过作品,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可以看一下下面这三幅画,分别是弗里德里希的《窗台边的女人》,法国画家巴尔蒂斯的《窗前的女孩》,丹麦画家哈默修伊的一幅窗前的女人(画作名字未找到),这三幅画题材、构图都很相似,但是呈现出来的气息却大不相同。


这三幅画都是以窗户和背影为主的,视角都是在室内,即作者、观者及画中人物同处在一个空间,这种形式是在许多画作中都有出现。窗户,还有背影。我认为这两种题材审美上都有其比较固定的隐喻(在此先对窗户进行分析,背影详述在下一部分)。其中窗户常常代表着两种空间的建立,将画面进行一种天然的分割。观者被固定在窗外或室内这两个不同地点,或许是在室外,或者身处房间,可以看做是一种限制,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明确的告知。我们站在画前,只需看一眼就可以确立我们的空间与身份。当我们在室外,我们就也许是过路者,也许是从房间内出来的人,但是都暂时不拥有那个被围挡起来的、只能通过窗户部分显现的私密空间。这种视角也为画面平添了几分好奇与新鲜。


而当我们通过窗户确定下来此刻是在室内,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感受。外面的世界成了神秘与诱惑之所在,进而产生一种选择感,即要不要出去。在这三幅画中,窗前都安排了一个人物,而且都是女性,都在向外张望。因为人物形象都是背影,使得观者和画中人物同处于一个室内空间,我们此刻感受到的也许正是画中人物所感受到的,自然会对这种选择感同身受。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窗台边的女人》


比较这三幅画,弗里德里希的窗外看上去是最诱人,与室内反差最大的,也是最让人感到“不安”的。首先我们可以发现,这三幅画中,只有这张画的窗户是没有边界的,两边的窗框并没有结束在画面之内,所以我们无法判断窗户具体有多大,但是看上去这扇厚重的窗户似乎还要再向上延伸一段。而这就很自然地让我们产生一连串的猜想:这么高的窗户必然安在更高的墙上,如此高的墙必然是一座大房子(看地板也可以发现)。但似乎对于这座大房子,画家并没有赋予它愉悦的、温暖的氛围。无论是从色调上看,还是到具体物品的描绘,沉重感都充斥着整个画面。窗框和开着的窗户都是厚重的木头质地,略微斑驳的颜色似乎表明他们似乎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墙面、地面、还有女性的服装,都是暗绿色的且非常相近,呈现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似乎刻意将人物隐藏于其间。空旷的房间,有些昏暗的光线,穿着保守暗色长袍的女性,种种所有将窗外的明亮蓝天,朵朵白云,茂密树林和一艘缓缓驶过的帆船映衬得格外的清透与明朗,所以,这样一种对比,产生的效果就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情感期盼。而这种期盼与渴望正是内心波动的来源。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窗前的女孩》 巴尔蒂斯(法国)1955年


相比而言,巴尔蒂斯的这幅画就少一些这种波动的情绪。画面中的室内,比较明亮,窗户也是浅色调,整体看来比较温馨。画面中的人物身子趴在窗台上,腿放在凳子上,都有依靠和支撑,看起来比上图中站立的姿势更加的稳定,似乎可以多待一会。这幅画比起上一幅还多了家具——一把椅子,这很自然就然人联想到,有椅子就应该会有桌子,有桌子就应该会有其他的家具。比起弗里德里希描绘的大大的但似乎又空荡荡的房间吸引人一些。另外,我们看窗外的景致似乎是一处庭院,有草坪、树和建筑物,这些事物更像是出现在自己或邻人的花园之中的常见景象,并不像那也许是曾远渡重洋归来的船舶,再结合人物的姿势,看起来并不是十分想要出去,更像是靠在窗前发一会呆,打发一些闲暇时光。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哈默修伊 丹麦 


而这一幅哈默修伊的作品则完全流露的是另一种心绪,完全没有“离开”的感觉,反而是“乐在其中”。这间明亮的房间布置的很舒适,闪闪发亮的钢琴,同色调的桌子,椅子,高几,一尘不染的洁白的窗帘和桌布,墙上还有两幅画做装饰,窗边的高几放着类似花瓶的装饰物。这个室内一看就是精心的布置与整理过,居于其中想必十分舒适。而窗外则是略显单调的大同小异的楼房,连一棵树也没有,既没有广阔的视野,也没有能感受四时转化的大自然,看起来似乎比较的乏味。这样比起来,更没有要出去的必要了。


当然,这三幅画的作者都是各有目的和意图的,每个人也都完美的传达了自己的感受,并不存在高下之分,都是很优秀的艺术品。放在一起只是为了通过参照物更简便地理解弗里德里希画作中所表达的一种情绪。


我将这种情绪归结为:“生活在别处,吗?”我觉得这是画家通过画面对观众提出的一个问题。生活到底在哪里,我们所向往的生活到底存不存在,在实现了向往生活的同时会不会伴随着我们未能预料也无法掌控的种种,我们每一次的选择对于以后的人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呢,还是转折点呢?这是没有答案的问题,却不能不思考。


三、那些背影之人


弗里德里希的画另外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就是,他作品中出现的的很多人物,都是以背向我们的方式出现的。我们和画中人自然地成了一队,我们像排在他们后边的人,和他们一起面向高山大海,深谷沟壑,面向一切未知和神秘。他们没有面目,所以更加可能是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这种背影比起正面更加的抽象,他形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位代表。我们不仅面对着他面对的一切,还面对着他的背影,这种双重的未知则加重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忐忑不安和无所适从,与我们形成了一个互动,即,要继续,还是要逃离。


在此推荐一本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背影》,里面是专业人士对包括弗里德里希在内的好几位画家画作中出现的背影做了非常详尽的解释。比我业余水平的解说精准权威很多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拿来参考。在此仅放几幅弗里德里希的作品图片,请自行体会: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林中的轻骑兵》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在帆船上》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薄暮中的两个男人》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观月的男女》


四、请对比以下两幅画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读碑窠石图》李成(北宋)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雪中的大石碑坊》弗里德里希 


第一幅画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是北宋时期的画家李成所做的《读碑窠石图》。枝桠苍冷,枯藤盘附,荆棘丛生,荒野寒凉。一耄耋老人,一驴,一童子,一荒碑,一片萧疏之气。让人观后不禁悲从中来,感慨良多。


再来这一幅是弗里德里希的《雪中的大石碑坊》。这个季节应该是比李成的那幅更晚一些,一个深秋,一个寒冬。同样是在荒野之中,一座被遗忘的石碑废墟,厚厚白雪覆盖其上,四周萧索昏暗。阴郁冬日,人迹罕至,唯有鸦雀为伴,无比凄凉。


李成的这幅画是相当写实的,蟹爪枝还有枯藤都刻画的无比精细,和弗里德里希所做的枯树放在一起,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画家都以不同的材料和方法画出了同样的感受,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深深的打动我们的心灵。


所以无论何种材料工具,其实都是外在的表象,他们都可以表达真挚诚恳的情感,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要运用得当,也都能妙笔生花。


五、作品欣赏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钟乳石洞中的骸骨》1826年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海上生明月》1817年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墓穴上的猫头鹰》1836-1837年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沧海明月》1835-1837年


六、一些题外话


弗里德里希的画当然还有很多值得学习、欣赏的地方,国内关于他的资料和画册也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在此便不详述了。关于画家本人,还是想简单描述一下。弗里德里希生活的年代,大众比较接受的是一些历史题材的绘画,风景画的地位较低,且大多品位不高,流于艳丽。在这种情况下,弗里德里希以他自己的画笔,描绘了他心目中“简单、高贵而伟大的自然”,并为之努力终生。他的画在他在世的时候曾经被市场热捧过,甚至一度需要不断复制自己的作品才能满足订单,但是慢慢的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画家的画又被推下神坛,备受冷落,经济和精神的压力慢慢摧毁他的健康,画家本人也变得越来越多疑、暴躁,郁郁寡欢,终于在66岁那年撒手人寰。他的画也随着他的去世被渐渐遗忘,直到20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


翻看美术史,我们就会发现类似这种经历的画家并不在少数。其实市场和作品优劣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成正比,进入市场之后,一幅画就成了一件商品,商品的流通则有它自己的规律和规则,这和是否是艺术的评判标准是不尽相同的。所以,画家名声起起伏伏,评价时好时坏并不能成为判断他艺术成就的标准,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如此。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在欣赏作品时单纯一些,不要只去看价格的高低和名气的大小,多多思考,多多学习美术知识,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才能不被眼花缭乱的现象所迷惑,去伪存真,邂逅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艺术品。


背向世界——弗里德里希

画家自画像


画家年表: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


1774年9月5日 生于德国北部的小镇格赖夫斯瓦尔德

1781年 母亲去世

1783年 姐姐伊丽莎白去世

1788年 哥哥克里斯多夫为了救助即将淹死的弗里德里希去世

1791年 另一个姐姐不幸去世

1794~1798年 就读于丹麦哥本哈根学院,主攻建筑素描 

1798年春 迁居德累斯顿, 接受了浪漫主义艺术思想的影响

1805年 参加由诗人歌德等人举办的魏玛艺术之友有奖作品竞赛,有两幅棕色素描风景画获奖

1807年 开始创作油画风景,同年完成杰钦城小礼拜堂祭坛画《山上的十字架》

1810 年 在柏林美术学院展出了《海边修士》和 《橡树林的修道院》, 这两幅画是他的艺术进一步成熟的标志

1816年 聘为德累斯顿美术学院油画教师,开始卖出画作

1818年 与克里斯蒂安•卡洛琳•邦梅尔女士结婚

1824年 晋升为副教授

1835年 中风瘫痪

1840年5月7日 在德雷斯顿去世享年66岁


感谢阅读,比心。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