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纸上作品创作备忘录

(此文章没有图片;看热闹的读者可以考虑返回上一页)

  要说空白纸上的十几件小作品是2015年生完女儿后,老婆坐月子,有一段时间在家陪护,小孩子白天睡的多,我又没发去工作室,就把在家的时间利用起来,想画点纸上的作品。


 当然除了画的几张妮妮的画像总想着自己的空白系列,要做一些前期的色彩方面的练习。


 其实在2012年就画了和"移动山水"相应的纸上练习,当时是想解决"移动山水"色彩体系的构建方式问题。我用了伊顿色彩分析的方法,把中国画的色彩强行总结成色谱色。后来还在上海isgo gallery展出时和策展人增琼老师讲过。其实我做的是一个"矛盾",背后是两种完全对抗的色彩体系。也是用以嘲笑并摆脱长期学院训练的色彩体系对我的影响,去寻找我关于"色彩的时间性问题"作材料上的准备。后来包括好朋友策展人雷倩也收藏过一件。


 回头说说空白纸上的这十几件作品。因为是"空白"的准备作品,没怎么发表过。2015年经好朋友策展人廖廖推荐参加了林大画廊的一个展览,展出了六件。展览结束后策展人殷嫣收藏了一件。再有就是这次"三为"艺术马上开展的纸上作品展。


 因为是"空白"的准备作品,不是油画作品,所以是以侧面的角度思考空白的一些问题如下:


 材料问题:因为我一直强调色彩的时间性问题,就是我不把色彩看成是数理性的,标准的,逻辑的固定色谱,就像惠普打印机里的颜色,要统一,标准化。(这里涉及到现代工具理性后殖民的大问题就不展开了)我要把它的材料性和人的情感性凸显出来。所以我用了如:中医、烟丝、墨块通过浸泡的液体。在作品下方的签名处标有如:T;C;I;W。来表明每张画的材料。这些经验在之后创作的空白系列转化成了对"朱砂"的经验回忆的多种可能,不同于西方色彩体系中"某一种"红颜色。这些在2016年国美基金会我个人展览的视频采访发布里都可找到。 


绘画方式问题:我一直比较怀疑过分强大的主观性。说白了就是直接用手画,一时时的决定和激情是我要警惕的东西。在纸上我就开始新的尝试,就是不让笔和纸直接接触,把笔浸满颜色后让重力来画,对!就是滴再纸上。滴落的水印大小形态各有不同,为了又要有一定的次序感,我用自动铅笔把画打上长短均等的格子。等第一遍颜色彻底自然干透后,留下的是颜色材料的痕迹。(当时有两个技术问题不好解决:a因为水分太大,画容易褶皱不平b轻轻一点点震动画面的水滴就会溜溢出来)开始的几件作品都不大成功。后来得到了相应的经验和技术调整才解决掉这些问题。


色彩问题:关键的是要"反复滴";每一层比前一层小一点,留下边缘。中间是几个色层"叠加"的结果。当然,这些经验也用在了后来的空白系列创作中。比如,覆盖不是遮挡,虽然从西画的意义上讲纯度是降低了,我却把它看作让下面的颜色透出来,是遮蔽也是激发。还有就是通过透明色不断覆盖得到的不是"灰"而是各自颜色并列的丰富性。如果没有这批空白纸上作品的后期的空白创作也不会那么顺畅。


因为这批纸上实验解决了我创作中的基本问题。很像现实主义画家创作油画前搜集人物动作,勾勒小稿的过程。只是不是直接画"草图"罢了。


 我作作品的原则不是从"效果"出发,我还专门写过文章谈这个问题。就是不要从结果往动机上推;是推不出来的。我们学习时看的艺术史上的作品,相当是一个结果;但做一个艺术家要创作一种新的东西,一定是有一个个体独特体验的内在动因,那一步一步下来一定是一个个人化的面貌风格。最终指向的是审美的批判问题。 


把作品的"样子"当成工作的目的一定成不了大事。 还有就是纸上的作品是跟着相应的油画创作的,是前期准备,是试验,是注脚。是一个系统的各个部分。从"移动山水"到"空白"系列都是这样。 


本来没想单独写写这十几件纸上作品,居然有朋友说我这批作品是抄袭;而且抄袭的是我研究生进修同学,实在是哭笑不得。


 当然,如果那些只看表面,完全不理解我再讲什么,为朋友出出气,站站队的人也不会看到这里了吧。


 不想因为这事和我那位同班同学断绝,也是写了这么多的原因。 废了这么多口舌把这批作品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我也是醉了;如果还是觉得我抄袭我也是懒得再说。


毕竟骂街是最简单的方式,不用讲逻辑;也不用动脑子。至于其他人,爱怎么想都好说。


 另,本月20号其中四件作品会在"三为"艺术展出,欢迎大家参观;也欢迎方面质疑。

 (不知道算不算软广)


 孙策 

 2016年12月18日晨 

 于北京酒仙桥家中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