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绘画的基础

我的毕设《天光》




我的毕设故事《天光》


  《天光》的创作意图就是纯粹表达自然主义的,人对自然风景的审美可能保存着遗传倾向,视觉上喜欢看高山平原等视觉开阔的自然景物。 


我的毕设故事《天光》

《天光》素描草图 

我的毕设故事《天光》


 《天光》草图1 

       在勾勒出素描草图上,我基本上按照我所见到的情景进行描绘。努力还原我对西藏的印象,开始的时候想着把山的轮廓处理的更清晰化,带着中国国画的味道,使画面看起来更生动别致。自以为形式上会有创新,但是后来通过网络途径看到这种形式的油画已经很多了。 杜尚说"艺术不是剽窃就是革命。"虽然有些偏激,但是不管怎样,还不如将我看到场景通过自己的理解直接画下来,把普通的土地通过我所掌握的知识转换成一幅不普通的风景画。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非专业人士的视角,把土地拆散重组成了风景。于是有了第一张色彩稿。它在构图上构图上追求四平八稳,中心对称的方式给人一种稳如泰山的感受。虽然在构图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它保留着我最开始被打动的场景。 从画面的分割上借鉴了法国浪漫主义风景大师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许多作品,研究他的配色规律和技法:画面主观处理成蓝紫色调遵循写实的手法靠冷暖拉开空间,通透的天空透出一种空气感,处理山形的时候格外小心,一边追求统一一边想着变化。画面中景是受光最强的地方也是画面核心。凭着记忆罗列着炊烟袅袅的房屋,被打乱重组的灌木,小憩的牦牛和锄地的牧民。 


我的毕设故事《天光》


 《天光》草图2 

        在《天光》草图2的时候,我想还有没有更多的可能性存在,降低山的纯度色相更偏红,这几乎已近是脱离了自然现象的一种表现手法。接着去掉之前右边的一个小山脚,打破那种对称的画面构成,加强山的层次感加重了山腰背光的明度从而使中间受光的小山坡更具光感。 但是始终画面无味,没有定好草图绝不草草的去画正式的创作。于是自己主动的开始有了反思,这张画我到底是想要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怎样才能让观众看到自己的意图。之前总是想着面面俱到,既要山的形和层次,还有地面丰富的内容,还要前景的变化,从而失去了画的和谐和朴素之感。记得当时去到西藏的第一感受是什么,那稀薄的空气感,强烈的紫外线,无邪的圣地。 


我的毕设故事《天光》


 《天光》草图3 

       有了这个直觉于是有了后色稿3和色稿4,大胆的去掉山的形使它与天融为一体。于是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地平线上。于是画面似乎迅速达到我的初衷,山与天的表现会更加抽象与地面的写实手法相结合,追求另一种视觉感受。  


我的毕设故事《天光》


《天光》草图4 

      《天光》是大自然的一副肖像画,山色朦胧通过对山的弱化处理,加强了画面中心横向结构,在力量感方面试图把整座山的力向下,同时近景也处理成背光试图营造一个向上的一个力量,从而形成画面中心横向结构,引导观赏者从左往右细细的看,就像我们去看国画长卷一样从画面的一端慢慢的往另一端看去,看的同时会有新的发现。 我想去营造一种的画面秩序,但是觉得现在的能力还不够,表达上面还不够充分。我有意识的把灌木丛安排的有秩序,一排两排三排,力求在节奏上达到一致增加画面横向的力量。在里面每株灌木都是主角都有自己的形象,特征,它们不是以一种符号的方式存在的。前面的一排灌木我认为是画面的重心,形象特征相对来说更加明显,我有意识的把它们处理成背光,加重了明度,与画面近景的三棵树形成顾盼关系。 三棵树像是旅行者,隔湖远眺被强烈的逆光吞噬,仿佛自己已经消失不见。受光的平原支配着整个画面——所有的线条都将汇聚在它身上。那时候我们站在此地,凝望着连绵的山脉,看着平静的湖面,江山如画在眼前展开。我明白自己在语言上的乏力,我理解的绘画真理将在画中告诉你。 


我的毕设故事《天光》

我的毕设故事《天光》


 《天光》展厅效果

《天光》创作过程


我的毕设故事《天光》

我的毕设故事《天光》

我的毕设故事《天光》

我的毕设故事《天光》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