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创作成长历程

我的创作成长历程

回想自己的创作,最早的时候是高三考前班学画画的时候,那时画了好多傍晚的景色,就在太阳刚落山不久,路灯刚开天还没全黑透的时候,北京的初冬,天空的云的色彩异常丰富,因为有来自夕阳的色彩,又有城市的灯光,还能看见背景的深蓝色天空,星星和月亮,有时候有很奇怪的云,厚厚的,云层下方被城市的灯光映的有点紫红色现在回想这些都是理性的分析,当时只是震撼于那样瑰丽的景色这是我前期一个典型的创作来源方式 - 。感于物就是外界的某个点直接触及内心,直接被外物打动。这应该是我的第一次创作吧。再之后有画过一张表现主义效果的自画像,那时候照着镜子就觉得自己抬着头,稍有点歪着嘴很合适,当然不是觉得那样帅,还有脸上的颜色,就是莫名的觉得深绿色最好,这些都是潜意识里觉得应该这样的形状,应该 样的颜色,一张画就这样被我的意识挤出来了,这肯定是和我当时的状态分不开的,那时带着考学的压力,听着各种摇滚,窦唯,张楚,唐朝,崔健等等,看着梵高,马蒂斯,毕加索这些人的画册,现在想想出来这样的画也对,这是发于心。

我想这两点也应该是大多数人创作的起点吧。

第二阶段,是我的大学快毕业的时候,这段创作偏重理论,知识性,可能是学习了一些美术史,艺术理论,做了些艺术家创作方法分析和看了相关书籍。当时里希特的一本书“形象的模糊”对我影响颇大,我也是以此我根基制作我的这一时期作品的,这些作品可以统称数码审美系列。因为当时玩一个游戏“魔兽世界”,对里面的简化三d模型还有一些电脑数码特征进行了艺术提取,简单来说就是里希特受照相技术影响创作了有照片审美特征的作品,我受其影响以数码审美的方式去表现由1和2组成的虚拟世界。这样的作品画了几年,期间也会做点装置,但是都是理性知识为主的,但是后来慢慢觉得不对,就是感觉这不是我,这个作品不能代表我。虽然有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作品,好像全世界都认可这样做作品的方式。我认为这样的方法对很多艺术家是 好的,很容易让人迷失,容易产生一种假象,就是开出了五颜六色各异的花朵,却不是一株植物,更不是有深厚根基自然生长出来的花朵。完全从理性知性出发的创作方式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弱化了物质性,感受性,这也是观念艺术的问题所在,在智力游戏上赢了,却放弃了存在主义的物质性。不管这样判断对不对,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不是我的创作方式,于是开始反思,也有新的东西在萌动。

第三阶段,这段是在我大学毕业六七年之后,可以说这个时期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我,由于前一阶段的过度理性,导致我回归最初的感受为主的创作,但是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而不是原点,这时的感受已不只是停留在创作出期的小情绪小感受上,而是找到合适的点,把感受和关注的主题连接起来。这时候你会慢慢发现之前关注的很多点,最后会连成一个很大的网,你的过去和未来开始链接起来。这期间我研究了很多感兴趣的材料形式,我把一些简单的具有诗意效果的形式叫做原始词。比如把植物用石膏定型,锈铁的图像,脂肪对锈铁的浸染,水泥的反碱效果和时间变化等等,再把这些原始词和我关注的主题关联组成句子。并且希望组成关于民族的历史的人类的长诗有些关注的主题比如:苦难,肉体的矛盾性,植物,神性,传统文化的精神性 快速现代化的矛盾,民族性的根源,北方民族的韧性,前文化原始性,时间性,诗意,当然也会有些社会政治主题。我觉得人是只有经过一些年的沉淀,大概到了中年以后才有能力做这些。因为有些事情不经历过是没法通过理论或者言说去理解的,理解不到,你的表达就更不可能触及了。有些东西我还是理解不够,还需要慢慢体会虚心学习,不断升级。人要慢慢生长,自然而然。

我想理论对于创造性事物最大作用不是指导行为而是改进自己的方法论,是让人更快的超越自我,向前升级,并且保持警醒不沉迷当前。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