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

一川

山为何物?

《说文解字》中说:“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属皆从山。所闲切。”意思是说,高山宣发地气,散布四方,促生万物,有石崖而高耸。象高峰连绵之形。所有与山相关的字,都采用“山”作边旁。

《国语·周语》又说:“山,土之聚也。”可见山,是始终跟天地之根土石相联的。今天的高楼大厦也是以土石为原料为人们所居住,但是为何不能被称之为“山”呢?

01 现实的山

我自幼爱山林。

我曾经走过很多大山。这些山各不相同,各有千秋。每座山都有它独特的气质。小时候去的更多的是泰山。泰山给我的感觉更多是先贤们留下的至理名句,还有从中天门到南天门再到玉皇顶三段路途的不同心境。山中的景色成为了一种嘉奖,在路途中不知不觉忘记了疲惫,最终收获的是意外的心境。

后来上了大学,也去过不少山,北京周边的燕山山脉有着不同的样貌。仿佛各地山脉的浓缩版。它们有的很雄伟,有的很宜人,有的很悠远,有的很宁静。身处其中,就像身处一幅幅山水长卷之中,我看到的是天地之间的那股辽阔的灵性,那种人与自然灵魂深处的对话,令人无限沉醉。

今天我回头看看走过的那些山,似乎都有了特殊的意义和内涵。它们让我了解了万事万物的尺度、肉体的有限性和精神的无限性、超验式的存在方式、博大和精微同时并存,让我了解了那些不可说的事物,那些伟大的精神,永远存在于天地之间,存在于精神世界的深处。

“如果你不去寻觅这些足迹,很可能它们就逐渐随着时间消失了,你就会彻底忘记过去、现在、未来与你内在曾经建立过的某些联系。有的人寄情于子女、有的人寄情于作品、有的人寄情于山水,但内在需求都是一致的。”

“那些年走过的山,看过的风景,并没有从记忆中被抹去,而是成为了自身性格与内在感知的一部分,成为了自己灵魂的一个组成部分。”

“描述一座山是困难的,因为永远有那么一面你无法彻底了解。”

我们寻到最后,回头看看,无一不是在寻找自己内心的真实。无一不是去确认那个本真的自己。

02 欲望的山

《法华经》中说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意思是说色界、欲界、无色界没有安逸舒适的地方。世界都是苦楚,唯有修佛法能够普度众生。“火宅”用来比喻充满众苦的尘世。为何会痛苦呢?因为欲望过多。

“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物欲横流,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进行不断的扩张和颠覆传统价值。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贫富差距、战争瘟疫、基因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是这个时代人的特殊境遇。”

最近流行一句话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钱是电梯。”谈及钱,知识分子大多表现出不屑。尽管如此,有钱人和穷人却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中。这种差距越来越大,阶级固化日益严重,这种无形的界限让二者之间似乎不再有流动的可能。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是将人与人区别开来的现实。这句话充满了戏谑意味。对于知识,这个时代只有少部分发自肺腑热爱知识的人对此不懈追求,而大多数人追求的是直接的经济收益,是世俗成功学所标榜的那些外在标签。他们追求的是外部世界的丰功伟绩和眼前唾手可得的直接效应。此种现实又会将带我们通往何处呢?我感到隐隐的忧虑。

这个时代被物质、娱乐和膨胀的欲望几乎彻底毁掉了。尤其是年轻的80后一代。每每想到这里,我都感到十分痛心。每代人之中都有佼佼者和拖后腿的人。80后是受到改革开放以来资本主义价值观一股脑涌入中国的一代人,在多元文化价值观中感到迷惘和不安的一代人。90后、00后都没有这种不安。因为他们的时代这种情况已成定局。以日本、美国为主体的价值观让80后感到无所适从,但也在实践中寻找属于自己内心的原则。这有点类似美国“跨掉的一代”所经历的那种迷失感和自我放逐的心理过程。对于物质欲望的疯狂占有如果真的能够替代灵魂深处的空虚不安,那大家只要去尽情挥霍无度、尽情为所欲为就可以了,为何还要读书、还要成长、还要经历种种突破自身局限和狭隘自我的痛苦过程呢?我不断的反观自己和身边的人,我觉得那些佼佼者们都在身体力行着他们坚信的可以称之为信仰的事物,至少带着笃定和热忱;而那些精神世界停止生长的人,最终的命运将是被时代彻底遗忘。

《海上钢琴师》的男主人公在决定下船追随他心爱的女人时,走下甲板的那一刻,当他面对纽约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头的高楼大厦时,他止步了。因为他瞬间理解了人对欲望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是令他感到十分恐惧的、无法控制的事物。他最终选择回到他的钢琴前,回到属于他的有限的琴键的世界中,与它共命运。

那些生于欲望、毁于欲望的例子比比皆是。人类历史上无数的悲剧都是始于过度的欲望。历史上的那些暴君、亡国之君,那些耽于女色、残暴无度、疯狂压榨百姓的如夏桀、商纣王都是很好的例子。他们的统治只会遭到人民的憎恶。他们的无度使得天平早已倾斜,最终自己和王朝毁于一旦,永遭唾骂。

这次流感病毒如此猖獗,到2020年4月为止,全球超过过80万,各个国家都陷入恐慌,哀鸿遍野。不论病毒的源头是哪里,这次流感都是史无前例的规模,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尊重生命的一次惨重的报复。代价是无辜者的生命,以少数人的牺牲换取多数人的平安。灾难和悲痛的背后是人们物欲的极度贪求、过分膨胀的自我、对于自身和自然之间连接的无视与无感。据说前人对此次浩劫有过预测,然而最终依然发生了。如今不仅是佛教的末法时期,更是天道运势的衰败期。所谓境随心转,如果不能从人的心性进行修正和调节,只是修理表面,那么我认为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于事无补。

03 交流的山

今天的交流很多,跨文化交流合作比比皆是。然而,交流的双方真的达到相互理解和共识了吗?真的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问题吗?我想,真正的交流是困难的。

在今天,拥有知识的人很多很多。但能够将知识作为交流沟通媒介的人少之又少,知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具有人性。而唯有真正的交流,才能达成这一目标。

“过去,大山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信息的互动,这是地理的因素。而今天,阶层固化、文化信仰差异成为人们心中彼此隔阂、阻碍沟通的一座大山,只有跨越这座山,人与人之间才能达成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人们因相互吸引而相遇,又因差异而分开。可是这个过程却是必不可少的,是能够碰撞出人间最绚烂的火花的。因为在交流中,我们了解了彼此,走近了彼此,深入了彼此,我们才知道我们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有点类似恋爱的双方,相互之间从互不了解,互相防备,到卸下防备,相互理解。从相互指责到相互体谅。从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那一刻开始,交流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

交流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文字、语言的交流。这个见诸于普遍的社会层面。第二个境界是心灵、精神层面的交流。这个存在于知识、认知、思维层面。第三个境界是思想维度、意识能量的交流。第三种更接近于与上帝之间的神交。

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世界有它各种各样的分组方式,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更多的兼容性而不是排他性。我们需要理解、包容、超越偏见和共同促进。很多时候我都带着好奇去接近不同的人,我不知道拥有一张偶像一般好看的脸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每天会很开心吗?还是会一半开心一半忧愁?每天我都在试图和不同的人交谈,作为不同的个体的人生体会,我想象着成为各式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北境、身份、成长经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价值观。每个人都有各自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观点。我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以谦卑的姿态,而不是带着一种骄纵和自大。

04 记忆的山

“我们的传统由无数的山组成,这些山有画家笔下的、有画家心中的、有画家经验中的。这些都是文明的记忆,跟我们每个人的记忆密切、休戚相关。”

纵观历代山水画,有几件作品深入我心。

《明皇幸蜀图》呈现出一个神话般的世界,那些云和树木山石都有自己的灵魂。一切都美好的生长着,发生着。尽管故事其实是很残酷的。这种美化更像是一种对于现实的粉饰。

钱选的《浮玉山居图》描绘了几座像岛屿一样的山的样貌。这些山毛茸茸的,像几个沉睡的生物漂浮在水上。这种山与其说是现实中的,毋宁说是记忆中的,或者说是被作者内化提炼而成的。无比的干净、纯粹。

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将物理空间压缩在一个平面内,他带着一种诗意和美好的眼光去描绘和记录当时的游览体验。两座山相视而立,中间是大片的树木、湖泊、屋舍和家禽,山上的荷叶皴其实是不存在的,这是作者主观的语言,非常有趣。一旦山被人所观察,进入人的视线之后,就会具有了一种新的生命体所需要的骨肉和毛发。像是被注入了灵魂一般。

李公麟的《山庄图》中的山,像是梦中奇幻的景象。秩序井然又奇异多变的山形,有趣的结构,不断重复而多变的组合关系,画面中的远景和近景似乎被强行的拼接在了一起,形成奇异的空间关系,一切都是那样引人入胜、神秘莫测。

吴彬的《方壶图》呈现出了仙山的完美图示。画面中部的仙阁,被云层和高耸峭拔的山体所环绕。山体层层叠叠,由近及远。造型接近《明皇幸蜀图》中的山体,整个山体四面环海,这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世界,是精神世界的彼岸。

仇英的《浔阳送别图》似仙境美轮美奂,山峦层层叠叠,使用的是李公麟、钱选的重复组合的手法,在美丽繁盛的景观中游走,留连顾盼,目光一直消失在视线的尽头。这个神秘的世界所呈现的是永恒的景色,山在整个画面中的比重不大,却令人感到似乎有宝藏埋藏在山的深处。远处的烟岚是区分前后空间的一种方式,同时增加了画面的结构层次。

这些山大多来自于画家的记忆或想象,它们都有神秘梦幻的一面,有作者的主观性,同时也有文化历史的记忆,这种记忆是建立在客观存在之上。直到今天,依然深刻影响着我们。

在我的记忆中,山是一个有生命的、会呼吸的生命体,与人同根源。山是人最初的记忆之所。人们生于山中,葬于山中,人们依赖山而存在。山为人类提供了富饶的养料和庇护所。在人类原始的记忆中,山的形态千姿百态。早期壁画中的山和人的比例几乎等同,到了山水作为独立门类的隋唐时期,山和人的比例恢复了现实的比例,山的伟岸和崇高感被衬托了出来。到了宋代,这种雄伟、巍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山在人们心中的经典形象得以确立。到了元代,神圣的山变成了失落文人的隐居之所。成为一个现实与理想矛盾之间的存在。一个精神的寄存处。这层关系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今天,山的含义更为多元。可能是游览景区、隐居之所、宗教胜地等等。

05 遗忘的山

“我们在遗忘和被遗忘之间学会了如何生活。”

“有些山逐渐被岁月遗忘了,有些山在板块运动中成为海底了。珠穆朗玛峰从前是海底,如今却成为了地球的最高处。人,也是山,那些被遗忘的人,本不该被忘记的人,正是时代的高山。”

“被遗忘的其实不仅仅是山,更是人类灵魂的归处。”

今天的人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或者任何事物的时候,过于关注事物的“相”,从而忽略了深层的“质”,以至于总是停留在表层旋转而远离事物的深层内涵。有时候,被遗忘的和被忽视的其实是人的思维惯性所导致的。而有些则是人们刻意忘记和忽视的。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里。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所拥有的当下是过去的人所憧憬的未来。而我们当下的每一个选择又会对未来人们的当下产生影响。

06 废墟的山

“工业化的废墟成为了这个城市的景观之一。那些垃圾也成为了工业革命的一部分。革命永远是悄悄开始的,但革命的结果却深刻地影响着时代的每一个角落。”

“信息碎片化的世界成为了另一种废墟和垃圾的发源地。今天人们的焦虑更多来自于互联网虚拟世界带来的信息爆炸,微信朋友圈的各种功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人与人之间缺乏安全感和基本的信任。如果这些垃圾不去及时屏蔽掉,就会深刻干扰我们的生活。为精神世界带来更多不必要的耗损甚至灾难。”

姚璐的摄影作品呈现的是工业垃圾堆积而成的山。城市的现代化和越来越多的废墟同时并存。在这个物质成就日益富足而精神成就日益匮乏的时代,我感到的一种便利之下的沉重,那些让我们感到舒适、轻松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某种沉重的代价之上的。而这个浪潮又是不可逆的。因而沉重的果实需要人们共同承担。但事实上,享受者与承担者往往是两个阵营的人。

屈原在前3世纪说到:“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丘”的一个含义是往昔建筑的所在,只不过建筑物的主体形态已荡然无存。在巫鸿先生《废墟的故事》一书中,有关于废墟的种种历史文化性思考笔笔皆是。

07 看不见的山,山在哪里?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中写道……如今,山也成为了一种虚幻的存在。看不见的其实都在眼前,看见的却被人们强行略去。这是现代人之所以感到迷惘的原因。”

“今天的人们习惯了城市,习惯了娇生惯养,习惯了舒适的生活,习惯了被服务,人们最终会去哪里呢?山又在哪里?”

“人们从山中出来,最终又回到山里。这个过程中的意义在于何处?人们最终将如何安置自己的灵魂?”

“今天的人面对一座大山的心情是否跟古人有着相通之处呢?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态去接近自然的?”

这个时代的人缺乏强大且坚实的信仰。因此会用对物质欲望的无限追求来填补内在的空虚。人的精神因而变得渺小而脆弱。精神世界支离破碎,困顿不堪。山在哪里?何处是归宿?从古老山脉中走出来的自然之子,如今已经进化到高度复杂的城市生态环境中。而精神与自然的隔离,是人感到迷茫的根源。肉体与精神的割裂、价值信仰的混乱与分裂、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今天这个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种种问题。乡关何处?或许人们真的该好好反思这个问题了。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谈到:“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的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不但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这种传统乡土社会结构以及所倡导的精神在工业时代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被逐渐遗忘,吞没,今天人们所提倡的是一种高效、快捷、开放、多元的生存观和价值观。这一系列的巨大变革带来了无限舒适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危机。今天人所面临的巨大的危机就在眼前。工业化的巨大高山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如何翻越这座高山?这是这个世纪留给每个人的一道课题。

08 精神的山

山只是世界的表象,而精神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才是世界真实的本质,是人类世世代代不断探索、不断找寻的真理。我们的旅途最终都是为了到达彼岸,有的人先到了,有的人还在路上,有的人只是站在岸边眺望。

“我在一座山面前,确立了作为人的尺度。学会了谦卑、臣服、并永远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面对这个巨大的、无边无际的世界,我该何处安放我的孤独?山为我提供了一处灵魂的安放所。”

“对于那些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不知自己为何而来的人来说,无论是城市还是山,对他而言都只是牢笼而已。”

“这么多年,我还是义无返顾的一次又一次的进山,出山,再进山……山对我而言,就像家一样无比的亲切、温暖。”

“城市和山之间的距离,就是人和人灵魂的距离。这个尺度,对于古今中外来说具有一致性。”

“山水始终是与生命的本真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是自我与造化、传统和现实之间形成的一种平衡关系。”

每个时代都有其精神领袖。古代的屈原、李白、岳飞、文天祥,近代的鲁迅、蔡元培,这些都是每个时代的灵魂人物。灵魂人物的意义在于引领一个时代的精神发展方向。而到了今天,灵魂人物的匮乏,价值观的丧失,信仰的缺失,人们所追求物欲生活的盲目性,这一切都反映了同样的问题。不能不让我们重新回到原点思考。

这个时代的浮躁、追求表面的浮华、片面、轻浮、物欲横流都是使人心异化的因素。但是最重要的是价值信仰的缺失,盲目的追求那些浮华易逝的事物。人们判断力的丧失导致了盲从,外部诱惑越大,人就越是浮躁,结果往往就越是惨淡收场。如果漠视个体的生命和尊严,那么整体也会陷入同样的困境;如果失去生命的神圣感和恭敬心,那么生活如同一片死灰,失去了它的荣耀。这个世界不再神圣,因为只有欲望,没有神圣的理想,因而浊气上升,心被污染。人活的不像人,鬼活的不像鬼,没有尊严、没有尊重、没有人格、没有崇高感,每个人都无比渺小、卑微。这样的世界,只能满足人的欲望,却无法给人以精神、灵魂的提升。过分追求浮华、物欲,必将被其反噬。在看似理性的逻辑背后,支持人们的却是巨大的非理性,这是耐人寻味的。正如地壳看似稳定平静的外表下面,是喷薄欲出的岩浆在滚滚中涌动。

9 工业化的山

西方学者莫里斯将人类社会分为三个社会价值体系:采集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从而形成三种价值观。

“觅食价值观”:主要通过采集野生动植物、狩猎为生,故觅食者看中平等,比较能够容忍暴力。

“农业价值观”:通过驯化动植物来维持生计,农耕者倾向于看重等级制度而非平等,比较不能够容忍暴力。建立大的等级社会国家以保障定居者和休养生息。

“工业社会价值观”:通过钻取已经转变为煤、气和油的植物化石能量来增加现存动植物能量,故而化石燃料使用者倾向于看重大多数类型的平等而非等级制度,且非常不能容忍暴力。

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基本事实:即人必须获取物质能量才能生存下去,而且获得的能量较多才能繁荣,才能发展起一套精致且奢华的文化。

在今天,工业革命、机械与科技的引入和发展对时代的影响,彻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了人的属性,改变了人存在的价值。机械人、人工智能取代人的时代降临了,每个人都在恐惧和忧虑中。每个人都担心自己的价值被人工智能替代。这一切都颠覆了过去的生存模式。如果智能人在未来能够完全取代人的功能,甚至比人还要高效、富于判断、精明能干,那么人存在的意义讲被重新审视。很大一部分人将为这种新的机制所淘汰。人将沦为人类自身发明的附属品。这是一种悲观的论调。底层人将失去生活来源,失去盼头,丧失在社会上生存搏击的信念。即使是精英,也会被恐惧所笼罩。因为他们不清楚智能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自己的价值。

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分离,人的精神分裂,这种种问题都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凸显出来。人盲目的强调自我的重要性,自我的价值,失去了依凭,沦为一种偏执狂的妄想症。人的异化,使得人对人,人与人变得非人性。将情感、道德与价值割裂开来,人完全沦为社会机制的工具,陷入永久的空虚之中。工业革命和全球一体化导致机械式的工作模式统治着这个时代的节奏,每个人都是工业大机器之上的一颗螺丝钉,做着重复的运动。人性被异化。马克思说:“每一个领域都用不同的和相反的尺度来衡量我:道德用一种尺度,而国民经济学又用另一种尺度。这是以异化的本质为根据的,因为每一个领域都是人的一种特定的异化,每一个领域都把异化的本质活的特殊范围固定下来。并且每一个领域都同另一种异化保持着异化的关系。”这即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人的价值,审视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

成文价值观就是真实的道德价值观,如果想让它能够支持不同的能量获取方式所必须的各种社会组织形式,那么人们必须相信其正当性和真理性,永恒不变性,尽管这种倾向非常脆弱,极易受到扭曲。随着农业时代的来临,人类开始积聚权力和财产,各种意识形态开始产生,它们扭曲了真实的道德价值观,直到现在,人类已经进入工业化、科学和普及教育时代,我们才开始慢慢克服这种扭曲。

山和人彼此共生,在相互的依赖中,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演变,从农耕时代到手工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人类都是从山中获得养分,来谋求更好的生存层级。在这个过程中,山被人开发、重塑、改造,最终形成一种“被改造的自然”或“第二自然。”而人类文明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改进、推翻、重新整合。在不同的力量之间的博弈和制衡之中,人的意志与自然并肩齐驱。我认为,二者之间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共同作用、共同塑造彼此。

也许今天,我们可以从工业化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定义“山”这个概念,重新阐释它的文化含义和精神结构。我的作品《黑山》即是基于这一思考之后的一个结果和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