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画

引用王小箭大大的一段话:"肖像画,西方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作为一个专门话题来讨论和记述。我在纽约街头和马可鲁、王功新等朋友在街头画portrait的时候,脑子里闪现过这个问题,回国后还写了一篇关于蓬巴都夫人像的博文,甚至还支持过一位画商朋友做肖像画定制。 也有人讲都照片了还啥肖像画呀!不错,中国的照相馆的人像摄影的确起到了肖像画的作用,需要补充的是:人像摄影是从肖像画来的,是手工成像在机械时代的产物,后来又发展为数码成像。所有这些成像手段起的都是镜子的作用,所以,镜框和画框是没有区别的,取景框就是机器上的手比框,镜子中的自己就是一幅自画像,为此,照相机设置了自拍功能。 为啥要照镜子呢?起码的自我认知,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但镜子不做记录,所以需要肖像画,肖像画成本太高,所以需要用机械成像和数码成像来降低成本,于是,你的样子也因低成本而泛滥和贬值,弄得自己的照片自己都懒得看。 肖像画除了比人像摄影高价高贵,还有去瞬间作用。常把摄影作品称为"美丽的瞬间",捕捉瞬间的确是摄影的强项,于是去瞬间也就成了它必然的弱项,所以它又用摆拍来弥补这一弱项,而人像摄影基本都是摆拍,但摆拍记录的依然是瞬间,这也是证件照通常都不堪入目的原因。 记录瞬间是肖像画弱项,于是去瞬间也就成了强项,请注意,我们照镜子都会为自己定一下格,以便去瞬间,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至于用照片定制肖像画,就看你提供什么样的模样了,最好是去瞬间的,除非另有目的。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被称为"永恒的微笑",其实就是去瞬间的微笑。"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