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梦幻的外化

葛本山(美术评论家)

在中国美术史上,谈及庄周,往往只引用”解衣般礴”的故事。《庄子·田子方》原文为:“宋元君将图画,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赢。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其实,这一故事着重讲的是画者必须以心为真,以虚静为美,不为世俗困扰,才能做一个真画者的道理。

如果说更接近于绘画核心本质的,应当是庄周化蝶的故事。《庄子﹒齐物论》中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物化与移情,是绘画的本质。只有当画者将自己物化并移情于对象之中时,才能真正体悟到道之所在。虽然每个画者因各自心性、修养、认知等差异而导致每个人的道不同,但追求绘画艺术之道却是每个真正的画者所共同的目标与方向。

入蝶出蝶,梦周觉周,真幻假幻,虚生实生。人虽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生死与物化的关系,但这并不妨碍对其进行无穷的探究与追问。艺术求美,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之美从何而来?美就美在她亦真亦幻亦梦亦醒亦虚亦实的不确定性。

青年画者娄濛所追求的绘画艺术,就是这种真幻、梦醒与虚实的不确定性。

娄濛是比较典型的做人老实做艺术不老实的人。他为人谦虚实在,博闻好学,英华内敛,虽然酒量甚豪,但不尚言谈。按说,他自幼学习水墨,受传统家学影响,大学又毕业于儒家大地上的曲阜师范大学,走传统绘画的模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便他又师从周韶华先生,可说到底周先生也是从传统水墨发展出来的。娄濛却走了一条不同的绘画艺术之路——梦幻表现水墨。

娄濛以传统绘画中的点、线及块面为基础,学习吸收了周韶华先生厚重大气而富有变化的笔墨线条营养,同时参照一些解构构成主义表现手法,“选择一些赋予了各种含义的符号组织在一个虚构的精神世界中,去感受一个从未知解构到已知,继而再到未知的过程,以一种荒诞的叙事方式进行内心的表达。从画面平面化、符号化的图示语言在水墨氤氲中改变其本体含义”,其目的是“从观者的视觉累积扩展到情绪刺激,抑或菶符号成为个人情绪变化的映照。引发观者对当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物的真实关系的思考。”(娄濛语)

娄濛的艺术目的非常明确,理论脉络非常清晰,这在他这个年龄来说,异常珍贵。他的绘画之路大抵经历了从《臆造敦煌》系列、《人之初》系列,到《ROCK重金属》、《高级世界》系列,一直到目前的《庄周梦授》系列。在这一系列作品的创作中,他选取的艺术符号虽然各不相同,但共同点却极为明显,那就是历史要素、人文要素、时代要素和人生要素及梦幻符号要素。这些要素已经站在了社会人文的高度,远远超出了普通绘画题材的概念。用通常的绘画表现手法或技法难以表达。娄濛用他特有的方式,确定了自己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样式。而在《庄周梦授》系列中,他明显将其以前创作中的思考和总结综合到了新的作品中,所以,其思想性,艺术性及人文哲理深度有了明显提高和深化。

先思想,后艺术。没有思想的画家不会有前途,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画家。娄濛有独立的思辨能力和对艺术独有的敏感性,他是杰出的。

或许,娄濛在创作中不断经历着像庄周一样的化蝶过程?希望他能把这梦继续下去,不断总结、深化、提高,最终到达心灵与艺术尽皆自由的彼岸。

                                                      2019年6月11日于东方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