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观牛文娟山水画有感

    牛金梁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博士,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我和文娟认识已有数十载,因为道合志同遂成为画界好友,虽不经常谋面,但却总是一见如故,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投缘吧。我们都热爱绘画,都希望在绘画的道路上有所追求,有所成就,这一点她做到了,我从内心佩服她,为她的精神所感动,为她的成功而自豪。“三人行必有我师”,虽然我比她年长数岁,但我觉得我有太多需要向她学习的地方。这些年她在绘画道路上的辛勤探索,显然已使自己如破蛹而出的彩蝶,成为当今画坛一颗初升的新星,绽放着熠熠动人之光芒。

文娟大学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又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她在绘画上有着扎实的造型功底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她原以工笔人物创作为主,后因机缘巧合转而投身于工笔山水创作,她的山水画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属于典型的“意象山水”风格。清石涛曾云:“夫画者,从于心者也。”中国山水画有着深刻的哲学精神,与西方风景画无论在表现形式、表现手法乃至审美理想上都相去甚远。中国山水画寓情思于画中,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少年来,这一艺术精神始终未变。文娟的山水画便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她的山水画以心造景,以心写形,自然山川湖泽、鸟兽林木,在她的画中皆幻化为各种表情达意的符号。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我想把这句话做一下拓展和外延,作为一个山水画家,亦必须做到“万物皆备于我”,做到对自然山川草木等自然万物皆备于心,所用之时,信手拈来,随心造景,随意布局,天马行空,充满想象,出新意于胸臆,展心境于案牍,这才是绘事真正之本真。当然,达到这一境界者亦非专事临摹,闭门造车者所能为也,画家须行万里路、阅万重山、写万卷粉本、集山川万物于心中,方能做到随意吐纳,游刃有余也。文娟的作品《无量》、《无极》、《一方水土》、《心往之地》、《他山之石》系列等集中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之“意象”思想,她的作品在形式上有着耐人品读的趣味和新意,画中又蕴含着自己无言的情思。

她曾受教于著名画家蒋采苹、苏百钧、林若熹等多位先生,自2012年北上研修访学以来,其绘画思想日益成熟新颖而富有创造性。她的作品首先是构思巧妙,富有新意。关于构思,张世彦先生曾说:“构思所为者,待图形转换完成之后,对绘画艺术外部形态中可以直观的诸元素——‘形状+色彩’、‘笔+墨’,尤其是章法之‘边+位+场+势+美’,予以反复斟酌推敲。在诸多可能中作出最佳择汰,以求准确地传达出心底的喜怒哀惊和是非曲直,直至全画完成终了。”张先生对创作构思的研究可谓鞭辟入里,清晰透彻,他的绘画思想也深深影响了文娟的艺术创作。对于作品所反映的艺术思想,她说:“我关注经济进步,伴随着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人类沉浸在高科技的消费时代带来的感观快感,自身麻木。这一切在我看来,是可悲的。什么才是我们的家园?是整日住在火柴盒一样的房子里,呼吸着含有工业颗粒的空气?我想,人类真的幸福吗?想必是无奈的幸福吧!”“这里面涉及到人性的弱点,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我觉得艺术家的责任不光是赞扬生活中的真善美,还应该真实地反应社会的现实,哪怕是残酷的现实,为的是唤起人类觉醒,不再妥协,不再沉迷!”她是一个富有社会责任心,有良知,有担当,有着无限悲天悯人情怀的画家,这也使她的作品更具思想性和精神内涵。在艺术处理上,她将自然之山、之水、之林木鸟兽、屋舍建筑,或古或今,随意布局置列,或置于杯中、瓶中及各种容器中,或置于惊涛骇浪、或置于湖静风平。其作品内涵或反映对人生、人性和生活的反思,或揭示人类、自然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她真正做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境地,画中咫尺无不显现出一个年轻女性灵活之思想和青春之魅力,读她的画令人心旷神怡,思想洞开,犹如品尝一杯茗茶,平淡中透着丝丝清香乃至微微冷涩,令人回味无穷。

关于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中国山水画之表现形式,我非常欣赏石涛的相关论述,一云:“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又云:“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山川形势之精英也,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阴阳气度之流行也,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再云:“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造的过程,绘画之道,从无法到有法,从有法到无法而法,这是一个不断超越前人,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形式美的创造,几十年前吴冠中先生提出了其鲜明的主张:“美术有无存在的必要,依赖于形式美能否独立存在的客观实际。”“缺乏形式感的画家,一如没有武器的战士。”文娟的山水画从传统中来,但经过了自己的创新显然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程式和审美,她的画有着新时代女性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发自性灵深处,她在借自然之山川草木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属于自我的清凉世界,用她的话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自我的净土与理想的世界,它很私密,与世隔绝;它很纯净,不沾染一粒尘埃。”她的作品虽没有鸿篇巨制,笔墨亦非浩瀚,但却宛如一首充满哲理和情趣的小诗,娓娓道来,耐人寻味。

中国山水画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对完善的图式经营、笔墨体系和色彩体系,在一代代画家的努力下,它时有进步时有停滞。当今画坛,站在艺术批评的角度说,中国山水画特别是水墨山水画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瓶颈期,人们更多地还是在传统的章法程式和笔墨法度中做文章,鲜有突破苑囿樊篱者,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文娟的工笔山水是一次对传统山水图式表现的大胆尝试性突破,虽是一点点突破,亦让人兴奋和激动。在色彩语言上,她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的勾染法,运用了“积色勾染体”的方法,同时,变重彩为淡彩,创造出了一片属于她自己的清新雅致的理想世界,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唯美风景。她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她能继续努力,不断创作出更好的作品,结出更多让人心动的硕果。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