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文化自信!

对话人:

许正龙 VS 宋伟光《雕塑》杂志执行主编

许,随便聊吧,或许会碰撞一些火花来。

宋,我想今天咱们就敞开聊,以对话的方式,主要是把观点亮出来。


1 结构•构造

宋,从结构,即构造这块先聊吧!之前,在我考虑你的“雕塑构造”之时,想到了福柯[Mirkel Foucault]的结构主义,其方法论就是把历史不作为一个时间的承接、朝代的变化以及政治的变迁,而是看作结构链的断裂及变化,他用结构主义观点和方法来看社会发展,影响了当代艺术思潮。

许,我一直在教学岗位上,面对雕塑现状,觉得诸多新作在造型上跟原先不同。作为教师是否先得理解再实施教学呢?紧扣跳动的脉搏分析其变化,其后在实践中逐步归纳和补充,前后二十年了,2007年成书《雕塑构造》,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转年被评为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传统雕塑主要是围绕“塑造”和“雕刻”展开的,这是“雕塑”所应坚持的合理内核。构造的特点之一就是分类组合出雕塑形体,构造被纳入雕塑造型必定有其合理因素,它符合雕塑的特性、发挥雕塑的作用,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雕塑造型上的体现,运用构造使原本无法设想的形态能够实现,现在构造雕塑已经普遍应用了。当然,这与人的观念变化有关,综合是大势所趋,现今不兴单打独干了,处理、摆布和协调相互关系变得更加重要。就像集团军一样,单兵种作战不是主流,时兴海陆空协同作战,其它领域也如此,我们就处在综合时代。

宋,也就是说你的“雕塑构造”是研究形体间的关系而不是单一的实体,通过分离和相通、单体和连接,考虑构和造的关系,是对艺术本体的本质性思考。

许,构造雕塑有很多优势,组合形体、整合内容,是想象而创造的产物。

宋,就是片段和片段之间的关系,真是福柯的结构主义哲学啊!可以片段地理解问题,不是片面,而是片段间的组合。

许,不光是西方现代雕塑,我反复强调,中国传统雕塑也注重构造,秦始皇兵马俑不仅单体做的好,更好的是复合态势,气壮山河的整体氛围;汉霍去病墓每件雕刻确实不错,宏观布局出祁连山的 “场”更为奇妙。

25!n600.jpg

宋,许老师,我觉得咱们这样谈,能谈出东西来。

许,对,中国雕塑史范例,除了宗教墓陵雕塑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提取出来。真正好的恐怕更多的是在民间,在建筑、园林、器皿之上,那些小雕塑不受宗教仪轨限制,不受祭奠礼仪制约,是随性有感而成的,那是中国雕塑真正的精华。

57!n600.jpg

2 形体•空间

宋,刚才谈的正是你在《雕塑构造》这本书里提到的关键论点,“20世纪之前的雕塑注重形和体,之后注重的是空和间。”

许,真材实体、产生虚空,虚实渗透造就雕塑。“形体”比较具体实在,“空间”有点大而无当,空间是各方面的关系,恐怕还有更广泛的含义。比如:将雕塑放在环境之中,就会形成相应关联,观众和雕塑的互动也是一种空间,雕塑家由注重本体转向关注周遭是二十世纪艺术的一大变革。

宋,你是这样理解从形体到空间的,围绕着雕塑空间协调相互关系,既然是协调相互关系,就不仅仅是实空间、虚空间,也有意念上的空间。

许,意念空间就是雕塑家创作作品,作品生发艺术魅力,感染打动观众,艺术家、作品和观者形成了三维关系。彼此融会贯通,观者有心灵感应和思维共鸣了,意念空间就形成了。

宋,也就是说这个空间体现在意念上。在展览会中,把一件作品放在展台上,周围拉上绳子,隔断了很多信息,太干净了,作品被迫地与受众对话,受众无法跟你产生空间上的联系。你讲的意念空间就不一样了,你和受众的思想在无形的空间中穿来穿去,比如你2001年做的那件《开放空间》,大眼镜是没有镜片的,观众可以在雕塑里外串来串去,很有意味。

33!n600.jpg

许,原来的雕塑是只能看不能摸的,高耸的底座致使观众和雕塑存在距离,只能仰视且远远地看,但是当代雕塑家非常尊重观众,主动邀请观众参与作品构成。就像我的眼镜雕塑,人们可以在镜架里外走来走去,有些人还爬到镜架上面去照相,相对于传统雕塑,这个雕塑空间是开放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眼镜是人视觉器官的延伸,眼镜帮助人们看清世界。眼镜没安装镜片,镜架是空的,按照传统文化理解,“空就是无,无就是有”,这镜框里面虽然是无,实际上什么都有,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变换。

宋,有一个成语叫“无中生有”,听起来好像是贬义,比如,你这个家伙无中生有地陷害我,其实这个词充满中国哲学意味,即“有”往往自“无”中产生,这也是一种对空间的认识。

许,这种空间类型,中国古代早已有之,比如:国画中的留白、园林里的窗格等。扇形的、圆形的、菱形的窗格各式各样,虽然没有具体画面,可是风雨云雪、春夏秋冬啊全在里面,游人欣赏到的是一幅幅流动的画。

59!n600.jpg

宋,它是一个活的空间,这点就像太湖石,孔洞穿来穿去。摩尔的雕塑有孔洞,中国老祖宗早已发现了这个,为什么中国文人这么喜欢石头,是因为石头里虚空间造成了他的思维可以进进出出。

许,这是虚空间的妙处,现在越来越多的雕塑家发挥虚空间的作用,除了形体本身之外,更注意周围的空。

宋,在雕塑形体上挖洞是从摩尔开始的,我想太湖石早已有空洞的形式了。

19!n600.jpg

许,在中国园林里面,包括太湖石、九曲桥、竹林等,这些运用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南方园林,面积很小,怎么在小范围中营造空间,不能一览无余,一看就那么小,要别有洞天。

宋,照壁也是,它是含藏空间,是虚设空间,往里走,会惊叹还有另外一个天地。

许,靠人为的构想,产生一种有中生无、无中生有的境地,增加浏览回味余地。本来溪水不宽,几步就能到,桥非要弯九道;太湖石也是这样,通过空洞看见了,走一点又看不见了;竹林更是这样,风一吹发出“唰、唰、唰”的声音,竹影婆娑的,有实有虚,虚实相生,就是要营造意境、增添意趣。

宋,空间无限扩大,最后转来转去,又转回原点,一看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与中国文化理念有关系,本质上中国文化就是喜欢弯转曲达。

许,中国文化讲究意味,强调深思耐品。我认为艺术传达中也有一条神路,如果大道笔直,那就直白单一了;如果为死胡同,走不通,那也不行。最好是能走通,但不直截了当。

3 生活•艺术

宋,现在所倡导的:把艺术揉入生活,把生活艺术化,我想古人做到了。很久以前,我在沈从文的古代服饰研究室中体会过,包括:扇子、熨斗、暖婆子、鸟笼子、纽扣等,这些都很艺术化。我们现在好多是功能化的东西,好用就行,古人是真的在品味人生,很多细节都是这样,全是思考出来的,还是你那句话:“构造出来的”。

许,人也是空间当中的一份子,我对此有一个体会:从飞机舷窗往下看,长江黄河都是一条细带,那人算什么呢?是一粒沙子,微不足道。中国传统中有:“天地虽分身百亿,其实本为一体。”人虽然渺小,但人心中有个小宇宙,人人心中都有一扇天窗,人又是很大、很大的,不然怎么说“虚怀若谷”呢。文化人心中装有世界,人不是被动的,也有主动性,主动就在于创造,创造价值无限,在时间上延续,在空间上扩展。大中显小、小而渐大、大则及远,空时渐变令人反思。

宋,你这是通过雕塑构造来谈人,来谈人的构造和人的精神构造。

许,艺术评价体系已有变化,原来将现实作为参照系,以跟物象远近来判断作品好坏。现在,用到位率来判断,评价依据是相对整个美术史来说,作品具否原创性、是否存有价值?!

宋,中国文化是个系统,包括行为和生活方式,譬如说打太极拳是为养生的,太极拳的根本在于阴阳平衡,是种构造,是个互补、是个连接。喝茶不是渴了往嘴里灌,吃饭不是填饱了肚子就算完,是要品味这个东西。

许,生活艺术,艺术生活!

宋,对,西方吃饭用刀叉,像在做外科手术,中国呢?玩线条——筷子,翻来覆去,确实像在玩线条。

许,味外之旨、缘物抒情,借一个物体抒发另外一种情感。刚才你说的线——筷子,两根线,在西方雕塑里是尽量避免线的,中国雕塑中线却在到处游走,去掉线就去掉风骨了。

宋,许老师,我想咱们的录音如果整理出来……

许,会很精彩!

宋,对,我就想让你说精彩两个字,(笑声)会很构造!我一般访谈艺术家从来不用提纲,把提纲交给人家,第一个、第二个……完了,什么也谈不出来,而且很紧张。

许,由内心出来,有感而发。

宋,对,国外好多理论性著作都是对话录,像《罗丹艺术论》就是对话录,这样多有价值,它是跳动的生命啊!

许,尤其是谈论艺术,有时是无法定性量化的,灵感不是踩着点钟来的,它是绽放的智慧火花,偶发性的东西如灵光闪现,特有价值!

宋,这种东西说完你就忘掉了。

许,看似漫无边际的聊天,实是互相启迪。

宋,像其他的一些艺术家有对话录,如歌德对话录,还有梵高、达利,他们讲的多好啊!如果说达利你别讲话,写一篇文章,恐怕不一定能写出来。

许,现在一写就是东抄西抄,没有从内心出发。

宋,这又引出一个观点,艺术史是谁写的?我在论坛做发言,反问艺术史是谁写的?别看我是个搞文字的,但我认为艺术史不是史论家写的。艺术史的命脉掌握在艺术家手中。德国有个史学家叫兰克[lanke],他重视的是原始陈述,因此,他重视日记、信件、档案等等,对其进行考证、分析、求证,然后“秉笔直书”不加修饰。我们现在写艺术史往往是对资料考察的不太完备,带有个人的偏见,甚至还有一种现象是,他对自己策划过的案例大书特书,别人策划过的但却很有影响的案例则一笔带过。

许,比较人为。

宋,不说了,去看一下毕业生作品展,哈哈!

(宋老师去看展览,中场休息。)


1 冲撞

宋,许老师,别看我很少来,但我一直关注你,关注你整个创作走向,现在正好趁这个机会来谈谈你的作品。

许,好的,这是一件新作,宋老师,你谈谈高见。

宋,人与山融合在一起,山中有人,人中有山,山是北方的山。很有力度,我非常喜欢这件作品,发现你的作品中还有一个很可爱的元素,就是出现了小摩托车啊、小人啊、小动物啊,如果你作品中没有这些东西,显得过于冷峻,过于学术化,而有了这些东西,表现出你的童心,对自然的眷恋和割弃不舍的状态,里面有你本质自信的东西。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许,当然,它制造一种空间上的对比,另外,还暗示现代跟传统之间的关系。

宋,这还有一件新作?

许,这是脑海中的江南记忆。

宋,这块感觉就如山水画,像北派的山水画,范宽那个系统的。

许,这块的形是南方的徽派建筑,另一块呢有意处理成抽象的大块面,它是人工的形体,在自然与人工并列当中,存在一种冲撞关系。

55!n600.jpg

宋,还是那个构造关系,我们的主体语言又出现了。

许,我的雕塑经常会出现线,尤其是走直线。

宋,这种线的成分给人以力量。

许,一种人工、机械作用所产生的断面。

宋,人的力量要介入空间。

许,很多部分是随意的自然形,恰到好处就不做了,有一些是非常人为的、机械的,这样里面会产生碰撞。不仅形体本身,周围空间都是雕塑的部分。艺术还是贵在坚持,不然蜻蜓点水,什么都没留下。

宋,你的作品从对一个形态的把握,在形态的基础上,现在又进行了重组,剥离然后再连贯,这个过程是怎么形成的?

许,从开始研究雕塑起,我就不满足于做一个头像或是人体。就像刚才谈到的 我受中国文化影响较重,思维定式和传统画论“迁想妙得”有关,由此及彼、由外及里。我的雕塑一直是两种状态在构造,经历了融合、裂变、意境三个时期。1988年左右,当时在读研究生,那时的作品属融合系列,像《吉他》、《开关》、《提琴》、《火柴》都是其中之一,做了二十来件,现在只剩这两件了。(说完目光移向展架上仅存的两件雕塑)你可以看出有两种形态在里面,比如:《火柴》,做火柴但又做人,形体是人还是火柴,两种物象融化在一起,《提琴》和《吉他》也是一样的,似人非人、似物非物,两者相生相融,这一段做了十来年。1999年,千年交替之际,世人都在反思,雕塑家也不例外。中国有句老话叫“万物有灵”,雕塑里面也有灵性,想把这种“灵气”给释放出来。做雕塑就不仅仅是做雕塑了,那是一种心灵的苛求。将表层剥离开来,新与旧、自然与人为、光滑与粗糙,还是两种形态,不光组合在一起,还产生对抗形态。2003年左右,加进一些自然生态、城市变迁等元素,以此反思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生存与发展等当代话题。我在寻找一种大空间,所以往往呈俯视状态,人弱化而不太重要了,雕塑周围是一个空旷的“场”。我们处于文化杂交之际,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在交融、传统意识与现代观念在交汇,所以现今中国,农业社会较落后的东西还有,信息社会最先进的东西也在,整个就是一个杂烩时代,彼此有和谐共存的,也有挤压冲撞的,在价值判断方面,碰撞尤为明显。我用作品来反映思考,并试图把所思所想给展现出来。

32!n600.jpg

01!n600.jpg

18!n600.jpg

宋,应该讲,这也就等于你的思想构造,你的艺术观的构造。

许,可以这么说。

2 诗性

宋,脱离开构造和所占有的空间,你的作品有一种诗性,诗歌语言其实是构成艺术的最根本的东西,古希腊特别重视诗歌,不重视工具性的东西,认为诗歌是“自由艺术”要高于建筑、雕刻等“机械艺术”,他们认为诗歌要比工具性的东西高级。

许,雕塑如诗,都要求用简洁、纯粹的语言去说明问题。好诗绝不为写景而写景,好诗是要让人回味的,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范例,横看、纵看、上看、下看、近看、远看,就那么几个字阐述了一个生存哲理。好的雕塑也要让人品味!

宋,还是空间问题。

许,对,有个文化空间。雕塑家大都运用简洁的形体,尽可能把虚空利用起来,传达社会命题。除了反映艺术家心境之外,还要启迪心智,追求诗性表达。

宋,这个诗性表达,从目前雕塑、油画以及其它形态来看,好像不太讲究。现在提这个东西,特别前卫的人会感到我们保守,是吧,有这种嫌疑啊!艺术还是要有意思,要玩味的,你说是吧。

本真

许,好的艺术往往由内心出来,作为艺术家,艺术实践应该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艺术家有想法再做出来、画出来,相反,他就憋得难受。不是整天想着做这个雕塑、画这张画是属于哪一派,评委是喜欢这种还是那种,或者是收藏家喜欢某种风格,或者是准备卖多少钱等等。从本真来说,我觉得一个艺术家不应琢磨这些,多多追问有何感悟?怎么用艺术方式呈现出来?

宋,对对,特别想去表达,文人画就是这个意思,特别想画、想述说,朋友过来看画,看到所画的枯枝败叶很有境界,由此又联想起一首诗来,反反复复地体味这种诗境,其实文人画就在于品味心境,现在好多画国画的人刚开始勾稿,我看还不错,然后稍稍皴染一点也还行,再继续深入,我说赶紧停住,别再画了,再继续深入便匠气十足了。

 许,要是真对这个社会有所思考,在作品中就会自然流露出来。我们处在一个很适合艺术表达的时代,融合冲撞时期反而容易出人、出作品,因为社会和时代蕴积了鲜活素材。不像西方艺术是一步步演变过来的,中国艺术在鸦片战争之前也是缓慢延续的。现在是各股势力激烈角逐,彼此形成博弈,显示出勃勃生机,尽管心灵会有所震颤乃至困惑。那么谁有刚强毅力,谁有深度思考,最后通过作品体现出来,谁就站稳了脚跟,变革年代是值得书写的。

宋,你的意思是:有生命力的作品是思考出来的,不是模仿出来的。比如你做的雕塑是对自然的石头和心态的石头产生的联动,然后生成的形式逻辑,我感到这种生命力肯定是长远的。

许,它不仅是一块石头了,还是精神载体,它里面有东西要出来,外围有东西约束住,产生突破和反突破,形成一个角力场。

宋,这是独立思考出来的。

许,现在的艺术家比以前的艺术家要难得多,因为信息太杂、诱惑太多。尤其是中国艺术家,背负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包裹,又面临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在这种情形下要去创新可想而知。

宋,那怎么办呢?我想啊,这也有办法,就是本真一点、自然一点、单纯一点。已经很复杂了,西方那么复杂的思潮冲我们而来,中国传统那么沉重的包袱冲我们压下来,在这里面搞一个新途径、新领域确实很难。很难的事情我们从相反的逻辑思考,不去干了,我就显得傻一点。这种傻是智慧的傻,比如说玩这个石头,我就原始一点,把生命信息再放进去一点,是不是这样啊?!

许,难是思想的难!作为中国雕塑家表现空档还是特别多,用“雕塑”这种艺术方式来服务大众本体、服务于公共空间,这个时间在中国很短,满打满算也就100年吧。

宋,给艺术家写评论,形容一件作品好说,怎么写怎么是,但是把你许正龙放在一个当代艺术的生物链当中,考察你的轨迹,这又不一样了。我的意思是把你放在当代艺术的结构链中谈你,这才有意思,如果抛开结构链来谈你雕塑的形体变化,这样没有意义。

许,从骨子里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影响深远。东方的致思方式跟西方不一样,他们往往就事论事,中国人思考就像构造,互相串在一起,说此既彼,全是联动的。

宋,你的作品其实是对中国文化、对中国社会、对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理解,你的雕塑不是西方式的,不是搬过来的,而是真正在做中国式的雕塑。

许,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学到西方的一些雕塑手法,满足于此是不够的。因为中国古代雕塑家没有条件来表达本我的所思所想,现在怎么做都可以,多好的机遇啊!中国古代雕塑家只能做庙宇里的佛像、坟地里的墓碑啊等等,没法完全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来表达独立思考。改革开放以来,雕塑变得丰富多彩,每个人抓住一个空档就可以做非常多的东西,所以有时候要秉持,这是一种文化坚守!科技有先进落伍之分,文化实际上很复杂,我们不能说封建制度落后了,就把整个传统文化都否定了,中国文化还是有智慧独到之处的。我一直主张学习欧洲,而少用美国的方式,因为欧洲与中国相似,同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当然也有教训。我们采纳美国方式太多了,导致传统大量失却,最明显的就是城市化改造,毁掉很多东西,这种历史“场”是没法再建的,以后发达了再有钱也恢复不了。

49!n600.jpg

宋,说白了,什么是文化,科技发达了不一定文化就发达,文化就是生存方式。现在把一条老街拆掉了,不仅是把硬件拆掉了,而且是把生活方式拆掉了,把文化氛围拆掉了,空的场也就没了。

许,文化是软实力,大国不仅指经济强国,更指文化强国。

宋,对,你看咱们中国现在好像很强大,但是我感觉强而不大,中国到现在为止没有文化输出。

许,重要的是文化自信!现在有些人缺乏文化自信,面对世代延续下来的好东西,自己都没有信心了,活生生地抛弃掉了,太可惜了!别忘了前清的经济在世界上一点都不弱,经济强大了文化跟不上,一样要被宰割。除了军事侵略之外,经济、文化领域也有侵略,所以文化实力一定要巩固。

宋,哈哈!我到一个地方去,就愿意逛破旧的巷子,这很有意思!

许,传统有让人留恋之处,在一些偏僻地方,比如在贵州黔东南,走在很窄的田埂上,对面来个苗族老农,2、3月份南方还是有点冷的,他先踩入水田让你客人先过。家里没人,房门也不锁,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真是一种美德!

宋,咱们谈雕塑其实就是谈文化,谈空间就是谈心态。

许,不能脱离品位而落入俗套,艺术家要坚守信念、要储备知识,从内心出发,发挥才智技能,体现出对人本的关照、对自然的热爱。

宋,我看过这么多艺术家,对许老师的评价,他这个人讲话不多,不是那种很能侃的人。很多时候是在思索,外部感觉比较冷,要不然他怎么玩石头,里面很硬!要把石头表皮撕开,还要和其它东西连在一起,这是他心态的一个写照。作品就是艺术家的孩子,肯定有他的基因。为什么雕塑家不轻易把作品送人,如果把作品送人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孩子送人一样。我想许老师动态经常是慢慢悠悠的,内心有很硬的东西,一个执着的信念。从作品中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所以说作品与人格、性格、背景、历程有关。古人讲“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怎么就乐山了,智怎么就乐水了,其中到底是个什么道理?第一次见你是在深圳一个石雕创作营中,其他雕塑家都有很多小工帮着敲打,许老师就自己干,戴着口罩,切割打磨,太阳正好晒着,天很热,对材料有这样的亲和力,真是想要了解石头,就得亲近石头。

许,对材料的情感传达,直接接触会自然流露,艺术有时应见好就收。就像画水墨一样,一笔下去,浓淡、轻重、缓急,只有本人知道,若找人替一下,韵味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心境是不一样的。

宋,对,小工是在那地方干活。

许,临摹永远是临摹的!

宋,就差那么一点,那是心灵体会出来的。

许,艺术家自己还要防范呢。

宋,对艺术家来讲,某种程度理智是有害的。

许,怎么释放纯真自然,恐怕要闭关修炼。

宋,我很喜欢书法,比如米芾的字斜倚成姿,再看黄庭坚的字非常舒朗,肯定这个人气宇轩昂,非常放得开。

许,有些人写的字是浮在表面的,用手一擦感觉就能抹掉。高手的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穿透人心。有些人心界很小,写的字再大也是小字,心境很宽的人,字虽然小,但气势会感觉特别大。同理,摩尔说过“一种雕刻作品可以比真人高大好几倍,但在感觉上却是小的,而几英寸高的小雕刻却可以给人以很大的和纪念碑那样宏伟的印象,因为在雕像后面的想象力是巨大的。”今天我们谈到了高境界,气、力、情、场,好雕塑就应该具备这些元素。

宋,咱们今天从形而下谈到形而上,又从形而上回到下面,不虚空。

许,有人说,在工作室里我的作品很小,印在画册上感觉很大。

宋,像你这样理解材料,材料肯定会助推你,与材料有一个关系,而不是冷眼看材料。

许,你看这件作品(许老师指着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的一张雕塑照片)

宋,哦,感觉很大、很大!

许,实际上这件作品呢?!(许老师带宋老师观看展架上的雕塑实物。)

宋,这里面像有种东西在释放,哎,这很有说服力。

11!n600.jpg


宋,许老师,接下来想问你的是关于教育的责任和方式,我想你肯定有自己的见解。

许,现在社会有点发热,什么叫“不要输在人生起跑线上,”如果商家说,还可以理解,那是商家盯着学生家长口袋里的钱,如果老师也这么说,那就麻烦了,急功近利会害死人的。人生不是百米赛跑,人生是跑马拉松,抑或只是长途旅行,沿途的风土人情尤为重要!学习是终生的,活到老、学到老,人一生都应不间断地学习,圣人也如此!

宋,你的教育就是你的作品,你的作品同时也反射出你的状态。

许,对,跟国外不一样,国外呢,老师就是老师,艺术家就是艺术家,两者是分开的。而在中国呢,优秀艺术家相当一部分在高校里,还有一些在研究机构。艺术家往往和教学是连在一起的,就是说,一方面当教书育人的先生,另外一方面,在教学之外出作品当艺术家,这是中国艺术教育的一大特点。作为个体,我也不例外。教学跟创作大不相同,教育有章法,有递进的教学步骤,有信服的评判标准。教育当随时代,所以课余时间,看相关书籍、编写教材、几乎每天准时上网查看最新艺术动态。好老师对课程要有独特见地,有文字表述,理解透了再传授学生,不是谈谈创作体会而已。好老师因材施教,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帮学生找寻切入点,从哪“点”进去,作为 “面”扩展开来,使其成为丰满的“体”。好老师言传身教,学生不必非跟老师做的一个模子似的,不是师傅带徒弟,你只能这么做,不能那样做,太狭隘了吧!

宋,我认为后者是不成功的结果!

许,对,不是上课时间教,下课就完事了。好老师旁敲侧击,激发上进心,把求索精神贯穿进去,同学主动求学,那你还用得着斜眼盯吗?艺术为什么要讲究由心出发呢?心不在焉怎会有感情流露呢?艺术离了情感那就难了,自己不投入,怎能打动观众呢?

宋,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许,不是1+1=2那就是好艺术,艺术家是熏陶出来的。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引导艺术追求,学生沉浸其间,感受这种氛围,自发刻苦磨练,力求跻身其间。好的大学不是楼有多高、建筑有多大、多么气派,而是有大师、出人才。像巴黎美院、比利时皇家美院面积都不大,走廊里面、院子里面,到处都有精品佳作或大师痕迹。“天地有大爱才有大美!”一草一木皆是情,激情弥漫之时,艺术由然而生。

宋,什么是天赋?天赋就是不能教、不能学。

许,一旦量化人文,艺术就显得刻板拘束。艺术学子想象力和本体悟性难能可贵!而就他所处的氛围来说,当家人要有所营造。

宋,你好像对学生提出了四个创作要求:“中国、当代、个性、智慧”。

许,对,作为华夏学人,作品尽量不人云亦云,因为你是土生土长的,要对得起这块土地;做的东西虽然很东方,但你不能跟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之作一样,你不是古代人,而是当代人;搞学术肯定要独立思考和有鲜明追求;针对作品来说,还是要蕴藏智慧、营造意境,这几项合在一起其实挺难的。

宋,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做到这四个点,肯定是艺术家了!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