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汇聚成海……

我发现不论年代,不分国界,艺术作品在启迪心灵、感人肺腑、陷人深思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度。你可曾在听到某段乐曲后心情愉悦?你可曾在看过某部影片后热血沸腾?你可曾站在某件画作前泪流满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无疑验证了艺术作品的价值与生命力常青。

从绘画的角度看,我们常常羡慕孩童在涂鸦时的那份纯真无邪。西有毕加索刻意让自己回归孩童心态重拾画笔,中有画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期许,真实的表达一定源自真实的情感。简单快乐的生活哲学孕育简单快乐的艺术表达,复杂多变的生活哲学造就复杂多变的艺术表现。

我的绘画围绕着我的情感,它包含对世界的感知,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存意义的渴求,对内心自我的发掘。无数次的感激寻到了情感宣泄与疏导的表达方式,它带着我的梦想与无助,带着我的牵挂与孤独,不用假装,不用掩饰,自然而然由画面流淌而出。

顾城说:“现实出现越多断裂,梦想,便汇成了海。”

在这个碎片化、个人化时代的今天,当我们总是被各种各样远远超出人们想象力的社会现实击中时,我们应当如何仔细思考我们的道德、我们的畏惧、我们的担当、我们的信仰。艺术创作所以丰饶迷人,怕是因为它承载着人们难以言说的梦想,而这梦想无比真实而惨烈地警示着人类社会巨变下的种种隐痛与不堪。

我愿意相信,每个真心徜徉艺术海洋的人,内心都有着无尽的空洞。这空洞来自现实与梦想,无关乎与生俱来,亦或后天形成,它真实存在,依个体修为碍眼或者不怎么碍眼。正视这空洞,现实生活苦闷,但依附于艺术表达的精神世界充盈;无视这空洞,现实生活不那么苦闷,但依附于艺术表达的精神世界空虚。相应的,艺术作品所产生的共鸣以此为分水岭,感人或者相反。

空洞下的创作过程无法与他人分享,唯有熬过那些被孤独照得赤裸裸的日子,才有可能修成正果。其实我倒觉得静心品味喧嚣世界中一个人的孤独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比如此时耳中除了音乐无他、眼中除了色彩无他、心中除了情感无他,这是别人无法给予的。

每个人喜欢的东西都带有自己的影子,我为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深深着迷,它们看起来那么纯粹坚韧却又不失万种风情,此生不能化作一草一木,就用色彩与画笔借由它们表露我的心声,诉说我的渴求,抒发我的情感。在我眼中,用色彩挥洒与堆积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演绎与再现,我更渴望它们承载着绘画艺术丰富的呈现与伸展。

我不满足于完成一件作品,因为它往往是单向度的,而我们的生活早已不能指向唯一的终点,唯有无止境的创作才能为我们展现多重而又丰富的生活可能。

生命不止,创作不止。

宁雨霏

2015-9-24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