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就是绘画

“什么”就是绘画

何俊艺的绘画语言,多来自于他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和经验。正因如此,艺术家不但拒绝许时下多约定成俗的表现套路,亦十分强调个人缜密的理性创作逻辑。

在此次展览中,主要呈现的《什么》系列作品,可以说已经较为全面的诠释了何俊艺的个人特色,艺术家通过设问绘画是“什么?”、又自答为“nothing”(取自艺术家作品的中、英文名称),企图将绘画本身架空,并将其带离到一种“非意义”状态,使观众尽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上来。

《什么》系列是关于“时间”的一种书写。不同于许多艺术家所惯用的、那种通过一些“重复劳动”来获得某种时间概念的禅意。何俊艺所使用的,则是更为纯粹直观的呈现时间过后的印记——用一种“再绘画”的创作方式,将以往绘画作品中,选择一些感性的局部重新放大,并用理性的写实解构出来。通过提取过去式,脱胎出未来式;每一刻都带着过去,却又是新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思考。可以说,何俊艺一直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画面中,通过有意识的构建,循序渐进着自己和作品的未来,更与自己生活中真实的感悟高度契合。而看似不甚复杂的“临摹”方法,却在不经意间抓住了时间在“不可逆”又“不停歇”之间的恒定属性,将自己的绘画,演绎出了始终处于动势的面貌,十分了不起。

具体到画面上来看,在《什么》系列中,充满了许多肆意的涂抹,艺术家说,这来自于他对儿时没有目的“绘画”形式的怀念,他始终认为,这种没有意识的行为,可能是绘画保持生命力的根本;人们可能并不知道,一个儿童所画的是什么,但这种来自本能的涂鸦反应,可能就是绘画的根。换言之,“什么”,这种未知的状态,就是绘画。

何俊艺将自己喜好的这种“涂抹式”绘画的表象在《什么》系列中发挥到了极致。首先,画面直观的叙事性“丧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其坚定的肆意挥洒风格,以及盘结始终和有着某种难以名状的构图、用色韵律,这一切似乎都将艺术家的作画轨迹完全公之于众。而这些画面,有的勾勒出了一些抽象景观,有的是颜料的二维形态,一些黑白作品,可能还沾染了书法与水墨山水的神形,而这亦来自艺术家的自然流露。

所有的明示与隐喻,都匍匐在其直白的笔触之上。用艺术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将平日创作中,偶发的美好进行局部放大,变成一幅幅独立的作品。而在如此遵循个人感受的创作习惯中,仅存的可以供人凭经验惯性考证的“技法”考量,便是那些油画所能刻画出的肌理感。何俊艺作品中的“肌理”,则是那些被夸张“提亮”后对比度强烈的直观色彩,和“肆意涂抹”的笔触本身。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颜料”的叠加,却堆砌出了对通常油画作品中,那些由画者可以营造的肌理的炫技手法的戏谑。浪漫中,带着嬉笑和对艺术创作之于自身经历的自白。

综上,何俊艺的种种做法:其将抽象作品中被剥离掉的、可能被轻易察觉到的感性成分,扩展出了清晰可见的引申含义。在另一组作品,《时间的厚度》系列中,艺术家在相似思路的指导下,将之前的绘画重新裁剪成许多尺寸相同的碎片,再把它们累加粘连起来,最终,最上层的画面仍然只有原作品的局部。不同的是,此次艺术家将媒材的物理厚度所可能透漏出的信息(画作侧面隐约显露的图景),媒材的“用量”和可能传达出的创作用时痕迹,通过拟物的手法,使绘画对艺术家本人来说更像是一种日常行为,也使绘画作品同时具有现成物的形式。读者可从有限的作品体量上,发挥基于自身经历的想象。在何俊艺看来。抽象和具象,其结果可能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有时就是这样一种观看过程、乃至创作过程方式的差异。


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