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山

油画(布面油画) / 布面油画、24k金箔 / 190×240cm / 2019

2021年3月28日发表3,678浏览28个赞

非卖品

邮费
包邮(仅限大陆地区,港澳台及海外地区双方可协商邮费问题)
销售方
卖家自营

作品描述


郑宏祥关注时代变迁的大环境下世界规则不断变换中个体处境和人文关怀,他出生在80年代的东北辽宁,幼年在辽宁营口的一个海边渔村长大。从父辈的时代到自身所处的时代,东北实际上是有另一重含义的,这里曾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历史和地理因素使这片土壤很长时间里带有一种集体主义影响下的特殊质地。8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其实是经历过上一个时代的尾巴,遍地工厂的繁荣、改革开放后重工业基地的衰落、90年代的下岗大潮……郑宏祥看过父母做过工人、农民、渔民、小个体经营者……也算是经历和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或者对于个体来说是一个时代被打断了。之后中国进入到最快的一段时间。而东北从兴盛到衰退的过程恰恰是整个中国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点挺特殊的,萧条和凛冽的环境对人的视觉经验和心理经验的刺激都注定会在他的内心快速的起着一些化学反应,必将在将来爆发出来。
2002年至2006年郑宏祥在沈阳的鲁迅美术学院学习油画,当时的鲁美偏重严苛的基础训练,鲁美的气息在那时或多或少在他身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是相比较技艺性的绘画,他更喜欢带有思辨性的绘画。后现代主义之后,包括现代主义在内的传统绘画遭到了普遍质疑,具象绘画更是一度被认为是过时甚至是死亡的。在很多艺术家在努力寻找出口的时候,郑宏祥也在做着这样的事,之后的多年里,他对具象绘画的探索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早期创作的以细腻和安静的画面表述刺激的内容,转换到现在的更注重语言逻辑和画面张力的新作品,其缘由是对创作方向上由向外到向内的转变。在前些年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一味追求概念新颖的伪美学形式泛滥的艺术潮流下,郑宏祥并没用急于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找到一个“不可动摇”的、“正确”的证据,他一直专注于在传统绘画的基底上如何能有更好的图像呈现方式,将自己放入一条历史的线索中去创作,最终进入一条自己的线索。如今,具象绘画仍是带着制造图像的功能存在,只是无论从目的到结果,它所涵盖的范围都变得更大了。郑宏祥擅长折叠思绪,懂得利用自己擅长的技巧层面的优势,尽管这样的过程依然需要带着巨大的热情和信念才能持续。
这样的时代里,关于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郑宏祥关注的命题之一,北方环境带来的目力所及的开阔苍茫的感受也对他的作品在很长的时间里影响很大,对他来说,那些都是充满张力的和鲜活生动的精神图像。从营口到沈阳再到北京,都市和乡镇的巨大反差带给郑宏祥的并不只是赞叹,都市和其心理经验的距离让他有了一个置身事外又身在其中的特殊视角,一个充满拼贴感的有趣位置,他在处理图像的过程中不断的连接着各种不同感受的经验,以自身的敏感捕捉物象之间潜在的联系。就像有一次当他看到北京东坝的村庄在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后所感受到的某种神秘的雄伟,从里面劳作的人们身上看到自己和自己的父辈的影子时所感受到的生存的浪漫…
他以此为素材画了《黄金骨》、《移山》、《巨人谷》、《丛林》等一系列大尺幅画作,拆毁的建筑残骸被描绘成失掉空间感的色块和线条,以特定的构成方式安放在画面里,金色的荆棘穿插其间,《黄金骨》三米的大尺幅画布上男子的深沉和满怀期待,黄金骷髅的静默,《移山》里从事着莫名劳作的人物、《巨人谷》里巨人俯视的激流中慌张划行的水手…无不透漏出时代更迭的缝隙里那绚烂而巨大的喘息声,关于时代变迁,他这样形容“如果给我们过去到今天的时代加一个背景音乐,我觉得应该是一种透出无限安静和沉着的的巨大噪音。”
他不怀念旧的时代,相信新事物的能量,笃信历史的必然性,关于时代的更迭,如他自己所说,“当世界的虚妄残暴变成一种日常的时候,所有不寻常的事物都慢慢变得寻常, 而这些寻常的事物又变成某种神秘的雄伟。而这些东西积累之后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他沉浸在自己和画布所构成的世界中,不断制造着新的郑氏视觉图像,后英雄主义的、黑色幽默的、沉着的时代图像切片,是郑宏祥作为艺术家与这个世界的对话。

(节选自“沉着的噪音”)

标签 风景人物变迁城市时代

郑宏祥

525件作品37567粉丝

精选评论(0)

还没有精选评论噢,是时候发表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