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

素描 / 手工包板裱纸+铅笔+亚克力玻璃+外框 / 90×60cm / 2007

2022年3月24日发表22,099浏览53个赞

已售

邮费
包邮(仅限大陆地区,港澳台及海外地区双方可协商邮费问题)
销售方
卖家自营
有收藏证书

作品描述

作品《期待》是央美附中时期毕业前的最后一幅素描作品。画面中的老人穿着得体,拄着拐杖望向前方,似乎在等待着亲人的归来。一只小狗陪伴在老人身边,凳子上放着眼镜,报纸和水壶,传达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样的场景可能每天都在上演。 老人的眼神中掺杂着坚定的守候和失望的空洞,引人深思,他与身旁的小狗形成呼应,似乎他们才是真正需要相互陪伴的家人。作品描绘了生活当中的一个场景,期望能够引起观众思考。
孤独,等待,相依,陪伴……生命的温度在于相互的感知和给予,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同时渴望着爱与被爱……


在系统进行油画和丙烯画创作之前,我对素描有着很深的执念,这得益于中央美院的教学体系。在附中的中后期学习阶段,我已经有意识的把素描作业当成完整的创作去画,使之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创作方式,同时也避开了应试教育的误区。绘画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而应试教育是反艺术的,我很幸运能够保送美院,因此也几乎没有画过什么应试的考前素描,这也使我在读大学之后不必再花精力去改掉考前班的毛病。这幅作品入选了美院附中画册的封底,也是同时期最好的作品之一。希望有缘人能够替我妥善保管它。

【作品保存完好,可放心收藏。大陆地区顺丰快递,港澳台及海外地区按实际邮费收取。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发货有所延迟。】

秦鲲皓: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首都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
    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项目获得者
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人才项目获得者
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作品被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东亿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国家艺术基金,台湾永龄基金会,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及私人收藏。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标签 素描人物

秦鲲皓

401件作品2634粉丝

精选评论(3)

秦鲲皓

作者

2022年7月27日

稀缺作品,感谢朋友们支持![握手]
1

秦鲲皓

作者

2022年7月21日

素描为我在绘画上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掌握了素描就等同于掌握了造型能力,什么是造型能力,顾名思义,创造一个形体的能力,通俗讲,我想要一个什么形状的造型和体块,就会得到,也就是对画面的掌控和执行力。有了这个执行力,对画面的结构布局大的明暗体量关系就会胸有成竹,这也是一幅画之所以成画的基本要素。再者,素描的训练也会对色彩的表现起着决定作用,每一个颜色都有其明暗关系,通过对色彩明暗关系的把握,会赋予色彩更加强烈的表现力。 此外,素描训练最强大的一点还是徐冰所说,它会使一个粗糙的人变成一个精致的人,一个对事物明察秋毫的人。观众在观看作品时,往往不会意识到画家在创作中的心理过程,更多是画面所呈现的内容。但是对于画家本身而言,看作品再也回不到观众的角度,会从一个更加立体的角度去看作品,如果一件作品很粗糙,我几乎不会再看第二眼。这也就产生了当面对同一件作品时,观众与画家对其好与不好经常持不同结论的原因之一。 当然,抛开专业不谈,面对一幅作品所呈现的内容,观众有选择喜欢与不喜欢的自由,这也是目前大环境的现状。
3

秦鲲皓

回复@秦鲲皓:现在的市场似乎有几个规律:第一个,大的资本方出资的主动炒作。这点向来就有,没什么可讨论的。 第二个:谁有钱,谁喜欢,谁有理。消费者因为喜欢愿意为作品买单,但关于作品的其他层面往往不会被直接看见。由于消费习惯和喜好的趋同,会导致有同样习惯的消费者跟风消费,这一点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当我们不清楚一件作品是否值得收藏的时候,只有学习才是避免踩坑的唯一方式,跟风者一般都在坑里,你所以为的眼见为实就真的为实吗?建立对作品的独特判断是收藏的基础,虽然喜欢也很重要,但是“喜欢”只是作为消费的标准而不完全是收藏的标准了。 面对市场,画家容易产生迷惑,其实这个市场的建立(尤其是大众市场),多是基于大众的审美,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畅销作品,多数是买家审美水平的反馈。反而能够正向引导提高大众审美的作品会变得越来越少,因为即便是有能力的人,也不愿意多花时间去普及基本概念,所以到头来,真正的艺术还是小众,如果有朝一日观众的审美得到普及和进步(总有那么一天),那么昔日的畅销作品是否能够继续畅销就是个问题了。 所以总结,画家应该为长远利益去考虑,不能完全拥抱市场,应该在学术和市场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艺术家的市场化,是为了生存,而生存是为了画画,画画是为了能够在学术上有所突破,也就是画家应该尽可能的攀登艺术高峰才能不被历史淘汰,不被时间淘汰。如果只停留在一个位置,何谈高峰。然而在进取的过程中往往很少有同行者,因为大众的眼光永远都停留在目前的畅销者身上,没有鲜花和掌声,需要画家有强大的定力和意志力才能不被干扰,所以真正做艺术,太难了,但还是要做,而且要做就做不被时间淘汰,不被历史淘汰的画家,对自我的要求标准永远不可能降低,艺术家应该有不怕牺牲,即便不被理解也敢于走在大众前面的一面,因为这样的画家越来越少了,为之努力奋斗吧。 希望我写的内容能够给我的画家藏家朋友们一些启发,同时也是自我勉励(不讨论,勿回复)[嘴角上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