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婉:
加州确实对我影响很大。当我首次踏足当地时,即1963年底,本来打算逗留六个月作画,而我在那里无亲无故。不知何故,我就觉得我会爱上此地。当飞机飞过圣贝纳迪诺的上空,我低头俯瞰,看到泳池、房屋、各种事物还有阳光,当下感到无比兴奋,其他城市无法相比……」—大卫·霍克尼(载于约翰·阿尔伯特·沃克,《文化攻势:1945年后美国对英国艺术的冲击》,英国,PLUTO PRESS,1998年)
加州是一个孕育色彩的地方。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的表达,奔放的色彩背后都是艺术家对纯粹的追求。
南加州奔放的日落,北加州清雅的余晖都让居住在西海岸的艺术家拥有得天独厚的灵感源泉。杨婉出生于长春,单色慢长的雪季是她童年对于冬天的记忆。在旧金山温暖的冬天和绚丽的黄昏的催化下,杨婉的作品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因为旧金山环海的地理特征,我基本走遍湾区每一个海湾。当我望想大海和天空,仿佛感受不到时间。时间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内涵是无尽永前,其外延是一切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分、秒或者是年、月,都是人们发明出的一个便于记录万物运动规律的记录单位,如公里、米等。但时间本身是不存在的。如同Vija Celmins的作品,Vija 认为“绘画没有一定的规则,但却有真实与虚构;艺术家要做的是记录下真实并进行转换。这种工作类似于写小说,其中虚构的部分才是真正创造”。
我的黄昏的系列创作正是将我看到的真实景象与当时的感受凝固在黄昏的一个时刻,将海面与天空受到光线变化产生绚丽的颜色概括成抽象语言,最终整合为自己的画面。所以这一系列的画面元素概括为时间,空间与光。《日出,而不是日落》和《黄昏》是这一系列最开始的两张,后来又创作了木板丙烯树脂作品《summer comes to a close 1》,《summer comes to a close 2》,《glistening》,及纸本作品《温柔日落 一》,《温柔日落 二》和《温柔日落 三》。在进入冬季后又创作了《初冬》 系列及《一个雨天》和《阳光下的冷空气》作为这一个系列的收尾。
——————————
易振鑫:
小时候听陶喆的黑色柳丁里面的一句“橘色的加州阳光”,一下就将我拉到了美国西海岸的阳光海滩上,醉人的晚霞和自由的棕榈都让我无法忘怀。
最近创作的加州游记系列便是对加利福尼亚一直恋恋不忘的一种回响。这系列作品用平面化的绘画手法来增强对色彩和光线的追求,同时结合了一些加州标志性景物,想将观看者带进加州那无数个令人迷醉的傍晚。
很荣幸这次能与杨婉一起发起本次专场活动,希望这次关于加州风光抽象与具象的不同绘画表达能擦出新奇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