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韦晓天

韦晓天

1983年生;甘肃人;现居栖村艺术区。

对自己艺术创作的回忆:

2000年左右学习国画,画工笔画。因为所处地域的信息闭塞,能看到的“高点”也就是美协画家的一些作品。

2002年人生第一次见到了一张油画原作,被油画厚厚的肌理所征服,毅然抛弃了国画。2005年疯狂的在室外写生以至于左右手是两种肤色;同年开始否定传统国画的形式,否定学院艺术路线,开始创作思考并创作大量作品。

2006年在做个人创作展览的时候,一位也是在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老师说“你的作品在甘肃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是如果放在全国还有点弱,艺术应该有全球化的视角,如果想走艺术这条路就去北京”

2007年初只身来到北京,第一次出远门,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头一天租房,第二天买画材,绷画布,做底,第三天开始创作来北京的第一张作品《我们从哪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年我送给自己了一句话“一个幸福的人”。

2007年围绕着之前的创作思路做了大量的作品,内心并不认同当代艺术中主流的“玩世泼皮主义”,暗下决心将自己的创作意志“发扬光大”。

2007年末至2008年初,计划创作一张高两米长百米的作品,于是啃着馒头就着咸菜没日没夜的连续画了三个月在三个月的某一天我突然矛塞洞开:艺术可以更加纯粹。这张百米的作品最终画了十八米,也就是作品《众生相》。

2008年,围绕着艺术可以更加纯粹,剔除掉了之前作品中的“叙事性”“故事”“哲学思辨”…形成了完全独特新颖的个人风格,这期间重新审视“传统艺术”,发现八大山人的作品一点不比西方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差,开始转头研究传统艺术,但没有“画国画”。

任何一种新的东西都是很陌生最初很难被人接受,个人经历了长达数年的作品无人问津的局面,甚至有的人到工作室对着墙上的作品会问“请问您的作品在哪里?”

我觉得我人生很成功的一件事情就是来北京后就和父亲有一个争论:他说“你的作品谁都看不懂,没人会买”“你应该去看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创作一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我说:“我的作品肯定有人喜欢肯定会卖掉的,它们都是真诚的产物”。伴随第一幅作品的销售,这个争论就此画上了句号。

从2006年正式开始创作至今感受就是:创作作品本身是种享受,作品中线条一层层的覆盖,一层层的叠加,能感受到像宇宙星球的旋转;像日升日落;像四季的交替流转;像年复一年的劳作;像儿时母亲耳边的唠叨;像生死死生的生命流转……
16次浏览